50、60后的老年人以后的日子好过吗?

毛锦洁


我觉得5o,6o后的人是当今最好过的人,因为这批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但也吃过苦,受过累。一身中没有什么大富大贵,一晃就老了。可是苦,甜都过个,所以心声都满足,心态也平,看一下广场跳舞的都是这批人最多,因为这批人,已经进入老年时代,都有养老金,也基本上不依靠子女。反而子女有些还肯老,所以这批人就一个想发,能多活几年,身体健康就是他们的最大财富。


蒲公英老中医


我是58年出生的人,我出生时中国刚刚建国9年,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洗礼,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在一片废墟上建立了新中国,那时候人与人之间是那么的友好,那么同仇敌铠,那么大公无私,不记个人得失,人人平等幸福。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中国在毛主席领导下,为中国打下来全面的工业基础,直到今天为止,全面的工业体系都是那时的牢固基础。请大家记住,只用了30年时间啊。并且还制造了原子弹,在那么艰难日子里,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愿意放弃优越的生活选择回国奉献,那是人心所向、不愿中国被西方列强欺辱,更不会选择做奴才。我见证了祖国的成长,我们与共和国同生长,我们勤劳致富,我们骄傲、自豪!富裕的中国,全程灌注了30、40、50、60年代的人奋斗心血!我们能不幸福吗?


用户59261013607


50.60要说好过谈不上,这一代人也是最苦的一代,他们一生经历不少时局,读书文革,结婚晚婚晚育,婚后计划生育,好不容易有个工作,干了不到十年企业改制,遇上下岗潮,这段时间也是最难过最难忘的时段,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上有老下有小,小孩读书也正是需要钱的时候,不得不四处奔波找工作,好不容易奔到小孩大学毕业有工作,我们也老了,他们也成家了,而孩子要面对四个老人,这还不包括我们的老人,他们现在工作压力大,我们的事只能自己解决,也不愿意给孩子说,因为我们上还有老人要照顾,所以说要说好过谈不上,但日子还是要开心的过,


手机用户50752107384


50后、60后,目前基本上也都六七十岁了,差不多是80后的父母辈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全国总人数的17.9%。这些人中,退休人员有多少呢?

2018年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15898万人。

国家规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年龄都是60岁,而且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以前,年满60岁的老人都可以直接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因此,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大约有9000万。

实际上,小于60岁的人也有退休的人员。2018年末,全国企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共计11798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是4.46万亿元,月人均养老金待遇3153元。但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待遇每月只有154元,相差3000元左右。


总体来看,如果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他们的生活确实会非常紧张,只能依靠子女养老或者自己积蓄的财产,比如储蓄存款和房子一类资产养老了。


暖心人社


我是一个农村人,我就说说农村的老年人他们以后会不会好过。

我们老家是现在的60、50后的人都有缴纳一些农村保险,到了60岁后,他们都可以领到一点钱,每个月大概几百块钱,虽然不多,然后还会种田有一些收入,作为他们的基本生活费用其实差不多,也就是说农村的基本吃饭的问题不用太担心,加上现在农村基本都是盖的是楼房,所以住房也不是很严重的问题。

对于60、50后他们会遇到的主要问题,首先要带孙子,而很多人因为要带孙子就必选到城市重选适应生活,这可能是他们比较难受的一件事情。然后很多家庭由于孩子在城市里面买房了,所以孩子的压力会比较大,老人还会想办法补贴孩子,就会造成老人都爱60岁左右还要到城市打工或者做一些工作。

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外面生活,一年回家就几次,会感受到一些孤单。其他应该还好,现在医院费用国家也能报销一批,减少了一些家庭的医疗压力。

总体而言50、60后的老年人以后的日子会比以前的老人要好过一些,他们基本上不存在考虑生活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问题。


帝国烽火



彭1779


题主您所问的50.60后的老人以后生活,,?

拿本人所感受与傍人所言,这一辈子人员要从多方面来回答,,,

(一)这些人多数步入老龄化的人群,要是在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生活一般可以好一点,要在事业单位退休更好。

(二)在农村老人,多数与退休无关。在我们这里,除即将退休人员外,依失地各项补贴含独生子女补贴有每月可领1000来元,生活节约一点可以过吧。

(三)即将退休人员是,依15年农龄打底,或者自己补交满15年为准方可退休,有1000元多一点。

(四)这些人员,如果身体尚可,倒也自由自在,但是随着年纪谁也保不准,这样哪样的疾病缍身,可麻烦大了去了。子女有子女的任务,况且多数是独生子女,故事情就可想而处了,,,

(五)这些老人,如果身体尚可,但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在50.60,年代笑颜眼开,欢欢喜喜冲出学校大门口的弟弟妹妹,,,》现在仍然在学校的大门口候着,认领自己的“祖宗”

从这些现尚来看,想必题主略有思考?这代老人有多艰难?。。。


永德492


50后一枚,有女儿一个,一周回来一次吃饱就走人,我没有怪她的意思,她们有她们的生活,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想那么多,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吃好喝好玩好。真到不能自理的那一天,进养老院。想多没有用,人算不如天算。


馨园221544854


别说我目光短浅,都活到这把年纪了,活着看呗!如果说奢求少一点,活得就自在一点。提问者是一个有善心的人,关心我们時下的生活。我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经历了几十年的坚苦奋斗,现在能拿到养老金我已知足了。现在我觉得幸福才刚刚开始。


周永根1


好不好还都在过。

一个多月前从东北、四川和两广有九个人汇聚到南京,然后乘沪宁高铁来看我。年龄最大76最小59岁,一个四十年代八个50或60,退休金都不多,具体多少我真不知道。我只知道退休时几百元,其中农村的从290元开始。现在生活基本靠自己退休金。子女收入各异,他们的十个子女只有四个受过高等教育,收入应可以。饭桌上知道82的已买三房两车。我猜想是父母、岳母和自己共三房,夫妻各一车两车,存款没曝。没读大学经商,搞旅游或企业工人都有饭吃。孩子有饭吃老人也就安心了。他和她们的机票或车票都是子女或儿媳预购,只有一人坐高铁八人坐飞机。他们也算集体参观了总统府。说实话老伴去过总统府我还真没进去过,门前步行走过几次,可我拜谒过中山陵他们都没去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