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鋒在前的醫護人員,這份“心理救助單”請查收


衝鋒在前的醫護人員,這份“心理救助單”請查收


央視網新聞

1月28日 · 央視網新聞頻道官方賬號

央視網消息:庚子鼠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波及全國,近6000名醫務工作者馳援湖北,共克時艱。面對疫情,白衣天使們逆行而上;病人無助彷徨時,白衣天使們是他們生的希望。然而,對於這些衝在一線的救援人員來說,既要面對生死一線,也要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在救助別人的同時,他們的心理也同樣需要疏導。

 “問診”:疫病之下壓力來襲

疫情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威脅感、不確定感和不安全感,這會刺激人產生交感神經的過度興奮,主要表現為過度搜索各種信息,焦慮不安,社會交往過少或過多,強迫洗手、搜索身體不適等強迫性行為,增加貪婪地囤積物品建立安全感等,甚至出現抑鬱症狀。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特殊職業群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西城區平安醫院院長、西城區精神衛生保健所所長肖存利認為,作為一線醫護人員,同樣會出現不同場景下的壓力。

“比如空間環境的變換,對於支援異地的醫務人員而言,到陌生的工作場所和一些不熟悉的新同事一起並肩作戰,還要重新適應當地的語言、文化習俗等;對自身安全的擔心,當聽到有人感染尤其是醫務人員工作過程中感染,甚至死亡,擔心自己是不是被感染,是不是在工作過程沒有保護好自己;當患者救治無效,職業的挫敗感、無力感和無意義感在增加;救治患者不理解帶來的委屈憤怒等;家人對自己擔心的自責委屈等;工作強度明顯增大,感覺支持不夠等……這些原因都會影響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需要及時預防。”肖存利說。

長時間工作在高壓高危環境下,醫護工作者如何進行自我診斷和疏解?肖存利表示,需要首先要在心理上有所暗示,穿上心理的“防護服”和“隔離衣”。要充分肯定醫務人員角色的榮耀感,相信自己能完成任務,允許自己的不完美和不堅強,允許現實環境和所幻想環境的不同。

“藥方”:讓心理和情緒“睡個覺”

肖存利建議,消除心理的負面影響,醫護人員可採用自救、互救、他救助三種形式。

一是工作之餘,花10分鐘停留在自己的心理空間。讓大腦走走神,或者拿最親的人的物件看看、觸摸,找一個屬於自己內心的溫暖的一個時刻,讓內心在這一片刻變得舒服、易掌控和溫暖。

二是在工作時候放平心態。當病情的進展迴天乏力時,平衡心態,這不代表沒有盡力,也不代表沒有盡責。

三是建立與人或者事物的一些鏈接。可以通過視頻和正能量有溫度的朋友打個電話,聊聊天,訴說自己一些感到委屈不安、緊張的故事,以及看到的溫暖的畫面。

四是動用身體建立穩定感和秩序感。身體可以幫助我們去感受周圍的一切來表達自我的情緒,當工作太久的時候,讓自己跑一跑動一動,洗個澡,去唱支歌,甚至是在反覆抖抖腿,甩甩手等等,都可以讓身體內部的情緒能量得到釋放,讓身體變得穩定下來。

五是深呼吸訓練。深呼吸是對所有的醫務人員在這種情緒焦慮的狀態下自救最好的一個方法。

此外,除了以上幾種自救方式之外,肖存利認為,還可以通過外界環境進行自我救治。

“可以相互傾訴,來表達情緒,達到相互支持;建立正性資源。共同聊一聊一些美好的片刻,共同談一談每個人身上的優點;共創開心片刻;出發前儀式化鼓勵,在進入工作場景的時候,相互加油。”肖存利表示,一旦出現嚴重失眠、嚴重心理創傷、情緒出現較為嚴重的應激情況時,則要藉助專業的幫助和藥物治療。

自我評價小測試 超過7分請關注

高壓之下,助人者往往會忽視或壓抑自身的負面感受,肖存利建議可以進行簡單的自我評估判斷一下目前的心理健康狀況。

心理健康自評問卷如下

姓名:

性別:①男 ②女

年齡:( )週歲

工作崗位:

你和災難現場接觸的時間:

①一直在 ②大部分時間 ③小部分時間 ④不在現場

評分方法

條目1——20按照“是”記1分,“否”記0分,將所有條目得分相加得到總分,總分超過7分及以上,提示需要引起關注。

搜索

心理疏導五步法

醫護崩潰大哭視頻

疑病症心理疏導

心理諮詢師補貼申請

護士心理精神壓力

什麼是心理疏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