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一个多月,隔代育儿的矛盾彻底爆发,怎么办?

一直以来,“隔代养育”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却又是许多夫妻面临的现实选择。面对矛盾,有些家庭处理得很完美,有些却因此闹得家吵屋闭,片刻不得安宁。


如果你也面临这样的困扰,甚至因最近疫情宅家、困扰加深,希望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温暖的支持。

在家一个多月,隔代育儿的矛盾彻底爆发,怎么办?

1

“婆婆,您这是要制造童年阴影啊!”


昨天深夜,前同事拉着我吐了好一阵苦水。听她细数的家庭矛盾,归根结底是和婆婆隔代育儿的联盟结谊,又翻船了。

矛盾点大概是,疫情这段时间一起在家带孩子久了,发现孩子的事很多方面两人的冲突都无法调和。


像她儿子有个习惯,爱抱着小时候的一条方巾睡觉。在同事看来,这个习惯只是儿子把方巾当成了安抚物。而她婆婆却觉得孙子天天抱着这个玩意不好,想用恐吓的方式让孙子改掉。


同事觉得婆婆的做法过激,就当着婆婆面直言了这样做的利弊,婆婆却觉得她小题大做。

还有孩子社交的问题。同事说年前婆婆提前了一个月带儿子回老家,年末她回去后发现儿子夜里总是哭闹。仔细观察了几天,才发现问题所在,原来老家的一个亲戚家的孩子,总喜欢抢她儿子的东西,好几次儿子还被打了。


但她婆婆对这件事闭口没提,非但没有提,在喂她儿子吃饭时,还吓唬说:“不吃,让哥哥来吃了!”,而这个哥哥,就是那个打自己的小朋友。


同事说到儿子越来越胆小,夜里爱哭闹时,情绪尤其激动。看的出来她现在很焦虑,特别担心孩子安全感出了问题。

其实去年就听她说过相同的问题,那时候还纠结着要不要回归家庭,后来综合考虑,再三斟酌决定暂时继续留在职场上班。现在看来她让婆婆搭把手,自己去工作补贴家庭经济的折中做法,估计要从长计议了。

而她,也陷入了是否2020年要回归家庭的纠结中。


在家一个多月,隔代育儿的矛盾彻底爆发,怎么办?


2

选择工作还是家庭?万千妈妈的难题!

就像微博一位妈妈说的,每年都有一百次冲动想放弃工作,回归家庭。但是在经济面前,一切只能妥协。

我在深圳的一位朋友的儿子和我女儿同年。这几年她的儿子一直是婆婆帮忙带孩子,期间各种养育矛盾,已经发生过无计其数,甚至几次闹到要和老公离婚的境地。

她的家庭有点特殊,儿子生下来就有凝血症,每年需要在这个病上花费不少的钱来治疗。


然而目前凝血症并没有治愈的药物,但为了儿子以后可能会有好的治疗条件,一直坚守在职场。她觉得毕竟医疗如此发达,万一有治愈的药物出现呢。

既然选择职场,这也就注定了,她要么雇保姆照顾孩子,要么请老人搭把手。就目前她的家庭状况,请老人过来帮忙带孩子是最经济,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然而和老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要用不同的方式养育同一个孩子,日积月累的养育矛盾,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填充完的。

可以说面对“隔代育儿矛盾”这个话题,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有细数不清的无奈。


在家一个多月,隔代育儿的矛盾彻底爆发,怎么办?


3

隔代育儿的矛盾从来无关科学和对错

而是立场的冲突


隔代养育中产生矛盾,老人往往也有细数不清的苦楚。

一边是自己放弃悠闲的老年生活来帮忙带孩子,一边要承受和年轻父母生活里养孩子的矛盾。论苦楚,老人也有细数不清的难。


隔代育儿,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父母,都有着各自的不容易。

这些年和老人一起带孩子的经历,也证明了这句话说的很在理。因为无论谁带孩子,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把孩子养育好,只是看待问题的立场出现了歧义。


最有代表性的冲突体现是“我们以前都这样带孩子,孩子不也好好的”。拿喂孩子吃饭来说,老人的内心os是孩子吃的多长个子结实就行,而年轻妈妈的内心os是,孩子不仅仅是吃饱长个,还想培养他的饭桌习惯


在家一个多月,隔代育儿的矛盾彻底爆发,怎么办?


还有溺爱孩子。老人带孩子的方式是不能让孩子哭闹,所以孩子要什么马上给什么。在老人看来,当下孩子开心就好。而年轻妈妈并不这么看,她希望是有原则的满足孩子,而不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


都是为孩子好,想养育好孩子,但老人是用经验育儿,年轻妈妈是遵从科学带娃。


老人更注重孩子当下的健康快乐,年轻妈妈却更注重孩子长远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养成。

所以你看这些所谓的育儿矛盾,如果要论对错,压根就没法论,论谁错都不合适。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家庭在隔代育儿矛盾中,闹的不可开交,老人委屈,妈妈抑郁?


因为,这是一道注定无法公平处理的难题

在家一个多月,隔代育儿的矛盾彻底爆发,怎么办?


4

到底是选择回归家庭还是继续工作?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参考答案。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处理问题的心态也不一样,所以压根没有什么参考意义。这和为什么看了那么多处理隔代育儿矛盾的方法,却依然和老人相处的拔剑弩张,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如果二选一,硬要做个决定,我觉得可以优先选择隔代育儿。和老人慢慢磨合,找到适合共同生活和养育孩子的方式,毕竟就目前中国的家庭结构和经济压力,这是比较好的选择,既缓解了生活压力,又能满足老人含饴弄孙


在家一个多月,隔代育儿的矛盾彻底爆发,怎么办?


就像张思莱奶奶说,隔代养育有利有弊,主要看自己如何平衡。

张思莱奶奶,应该是隔代养育上比较有话语权的一位老人,她既是儿科教授,也是隔代养育的亲历者。她的经验之谈概括下来如下:


老人要懂得在隔代养育中和年轻父母保持一定的界限,该放手时绝不过度干预。年轻父母,也要体谅老人带孩子的辛苦,懂得感恩。


如果选择请老人帮忙带孩子,倒是可以转发一些科学育儿以及日常带孙子的经验之谈,也不失为一种折中解决矛盾的方法。

正如段子所说,媳妇说一百遍的科学育儿道理,都抵不过领居家大妈一句话。老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和自己有相同经历人的话。

当然,如果养育的矛盾无法调和,有选择余地的话,那选择回归家庭自己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无论于孩子的成长,对家庭和睦都好。

其实在面对隔代养育矛盾上,大部分人都是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一边不停地的复盘总结,所以别人的经验总是很难适用于你。

还是那句话,别太依赖别人的意见,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