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网上出现了好多房地产的小软文,你怎么看?

Sun159251047


地产稳中有升,因为经过疫情的影响,政府会拉大基建的投入,那在拍地这一块会比较积极,所以总体的基调是稳中小升



阿森旅游爱好者


这类不是多了而是关注了。瘟疫严重导致整个全中国暂停了一个月多,房地产千方百计回款,什么生意在这个时期都想追求正常化,商机不等人!写多无非卖东西,最终是卖楼,推销产品让你买房。所以最终的问题你买不卖的问题。投资房子目前不建议。高峰期已过,瘟疫严重影响国内楼房地产的产业链!如不是刚需还是缓缓看看接下来国家政策,利率,什么的。实现自己最大利益化!



大鹏家家乐


软文是地产营销传播中一种常见做法。

在报媒时代,企业都会做硬广的投放,之后出现了软文,其原理是以第三方视角,用柔性手法,将产品卖点植入其中,规避客户对广告绕道而走的情况,让客户在潜意识里接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广告传播。

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眼球转移到网络,但软文上述本质并没有变化,只不过网络媒体,自媒体,公众号成为最重要的软文传播阵地,企业或项目可以自行发布各种软硬广告,也可以通过第三方媒体进行更多角度传播,软文的表现形式也从单纯的文字方块,演变为图文、视频等更加丰富的形式。

但是我们随便点开一个楼盘公众号的推送文章看看阅读量,就明白当下新闻稿件的传播还是主要通过搜索引擎。个人认为,在移动时代,沿袭了报媒时代软文新闻稿件的写法,内容上要更软,以故事或者科普的方式,不仅可以做到自娱而且能留住顾客的眼球。


大若喵


房价涨是不可能涨的。

个人认为一开始国家想引外国人进来消耗房产泡沫但老百姓不愿意啊。

国家这个时候要防各种泡沫重叠爆破。

房产泡沫可能国家要产用别的方法了。

我认为分几步走

先断买房意愿,长时间公租房例如住20年或30年房主就有居住权房产证,私租房采取缴税公租房不交税,打压私租房;

接下来原买房的价格不变,原本买房的安安稳稳做房奴;

省下来那一部分房地产由房地产商、银行买单。

吸血鬼也要适当死些,别拼命养肥猪。


用户112612297953


这问题很正常,因为急着卖房的人比买房的人多,房子可以隔年再买,如果需要救命不可能隔年再卖,再说人们都开始清醒了,没有那么冲动了,一时的冲动和虚荣导致一生房奴是非常可怕的,物流商机就是定理告诉人们房价逐日下跌已成定局玉皇大帝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房价收到疫情的严重撞击必须承受一个急转弯,正常情况下每年下跌20%到30%,不过今年就会自然下跌50%到60%


用心评论


房地产的软文,乃至各行各业的软文其实年年都有,无论是行情好的时候还是行情不好的时候,你身边总不乏各个楼盘或中介的推销电话。

只不过今年由于疫情原因,2月份楼市0成交的新闻刺激到了大部分人的神经,所以人们开始对这类广告格外关注。其实广告推送量并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因为关注而感觉变多。

这是一种心理学现象,这就好比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晚上一看表就是22:22分,感觉冥冥之中注定了一样,其实只是心里不断自我暗示和加强,你看到的其他时间并不比22:22少。这里广告变多也是一个道理。

最后,从政策和市场供需来看,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经济好的城市,楼市基本不会有大问题。房住不炒缩略成一个字,就是“稳”。


浙江说房


购买需求不会消失,而是推后!这就是抄底价的时候!房子不是消耗品,而是保值自带增值的固定资产!





张÷先生


关于房地产我还是能说两句的,首先网上随便找一个人都能对房地产说两句,而且他们主要关心一个问题:房价涨与跌。但事实上房价涨跌背后有很多东西,大多人没有时间精力去认识房地产市场。所以他们的观点看看当做段子也就罢了。其次,网上有网红经济学家讨论房地产,如叶擅,宋清华,任泽平,这些人的观点可不可信主要看两方面:她们有没有对房地产做过深入研究,发过学术期刊,她们在为谁说话。最后,我个人是一名研究房地产供给的一名经济学者,西南财经大学在读博士生,我认为网上房地产软文越多说明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变化,要么大涨,要么市场表凉


托宾张


先说观点。任何行业从来都不缺少软文。

1、你感觉变多了,应该是你最近也比较关注的原因,大数据推文给你的。

2、疫情按下的暂停键,积压的市场情绪被释放出来。销售的,炒房的自媒体大v们早已饥渴难耐了。

3、经济下行期,最近房地产市场政策频出变化。市场情绪变化大。

4、刚需情绪起伏加剧。类似信息比较博眼球,所以关注度,阅读量高导致平台频繁推荐。

5、外部环境恶劣,资产投资避难情绪高扬,关注度高。

6、房企和购房者现金流面临断裂,一方线上发力,另一方关注变化。

以上原因综合导致您出现了房地产软文增多的既视感。

不用谢我,我叫红领巾。


房南岭


您好:关于买房子,不要看太多的文章或者去不停了解各种信息,如果是刚需的话目前的价格还是可以的,该出手时就不要犹豫,不要只时买涨不买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