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也會隨波逐流嗎

​斯諾蒂勳爵買了一幅新畫,畫面上是插在花瓶裡的鬱金香,是荷蘭著名畫家範德賴弗的作品。


每有客人來訪,斯諾蒂都要向客人說:“這幅畫真了不起。瞧這筆法,這色彩,真是一幅傑作!”但有一天,來訪的客人是著名的美術史學家莫里斯?丹斯。

“呃,呃,”丹斯說,“好像你是買了一個膺品。瞧這特點明顯的筆法和色彩,這根本不是範德賴弗的——這是他的學生範魯熱的。”

“誰?”斯諾蒂尖叫起來,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是什麼人?”來訪的美術史學家解釋說,範德賴弗常常讓他的學生範魯熱臨摹他自己的名作,再賣給不太重要的客戶。

丹斯最後說:“你這幅畫恐怕還不如這畫框值錢。”可憐的勳爵,真是羞慚難當,把這幅可恨的畫束之高閣。它一文不值。勳爵真無法想象自己當初是怎麼會喜歡上它的。

6年以後,斯諾蒂有一天看到《電訊報》報道說美術專家們已發現,範德賴弗的名作幾乎都是範魯熱的作品。在範德賴弗才思枯竭的情況下,範魯熱使這些作品達到了更高的境界。現在,範魯熱的作品的價值得到了應有的承認。《電訊報》的報道最後說:“範魯熱才是真正的文藝復興美術巨人。”


現在斯諾蒂勳爵怎麼想呢?一幅畫的價值高低起伏如此搖擺不定,他敢冒險把它再掛出來嗎?或許,它本來就是一幅精品?

討論

那幅畫還是原來的那幅畫,只不過它要求我們承認那畫家創作這幅畫的意圖不只是臨摹,而是更高尚一些。許多名畫都不是絕時意義上的“原創”——畫家可能模仿了別人的風格,或是做過一些相似的研究。在如今高科技複製的時代,原件和摹本之間的區別更是越來越難以判定。

價值可以分為共價值與私人價值,公共價值則是所在的群體所認可的,私人價值則是個人所認可的。一幅畫的價值判斷涉及到人們對美的定義。

美學是哲學的一門分支,所探討的是有關美與藝術如何定義的問題[美學的原文“aesthefics”來自一個與“知覺”(perception)有關的希臘字]。在“美學”這門學問中,這問題往往用行話來說,就是:美究竟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和隨情緒而定的。


若是前者,我們就確實應該學習如何去欣賞;若是後者,那麼一個人的觀點和另一個人的觀點就是同樣重要。前一派以柏拉圖為首,他在《斐多》篇中借蘇格拉底之口說“正是美使得美的事物美”,而後一派則是相對主義,認為各人以為美就美。然而,如果美是主觀的,我們就只好承認眾人之見的權威。

關於美的現實,有一種觀點認為功能好的比功能差的美,也比雖起作用但帶些多餘、無用之物的東西美。例如,身體健壯的人比蒼白無力的人美,一座四四方方的鋼筋水泥大樓比裝飾華麗的中世紀城堡美。


柏拉圖在他的著述中通過蘇格拉底的口明智地指出,這種事因人而異,自得為樂。不能說一個好一個不好,就看各人自己的眼光了。

目前主流的觀點也是認為,“美”因個人而異。一幅畫,眾人覺得美,得到眾人的認可,那就具有了公共價值,但眾人的美觀,又會發生變化。公共價值也好、私人價值也罷,都會流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