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中有哪些无比悲壮的场面?

MF七仔


我国抗战中,悲壮的场面出现过许许多多次:

(一)淞沪会战

整个淞沪会战,我国军队经常呈现这样的场面:在同一个阵地,一支部队进入一线战斗,激战一两天过后,该部大多数牺牲以及重伤;紧接着,第二支部队换防,顶上来,激战一两天,该部也牺牲及重伤大半;然后,第三支部队接替,又一轮血肉拼搏…… 就这样,队伍一支支倒在血泊中,一支支顶上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最终,最后一支部队已经弹尽、粮绝、人绝,而且失去了后续增援,这支残部不得不忍痛放弃阵地而撤离。

在淞沪会战中,罗店之战等战斗尤为酷烈,被形容为“人肉磨盘”,其间,我国军队有时一天的阵亡人数即达到几千人!作为中国人,每当读到这些战斗的酷烈经过,我不禁潸然泪下!

据第78师第467团副团长李日基回忆,该团投入淞沪会战之后,第三营前后两任营长——毕营长、易营长皆阵亡,全团第一周就伤亡三分之二以上,第二营全营牺牲于罗店附近。第八连因伤亡惨重,一天之内就换了三个连长。类似的悲壮事例,在淞沪会战中比比皆是。

淞沪会战三个月期间,在淞沪会战的战场及其附近阵亡的将军(生前已经获少将或者少将以上军衔者)多达15人,包含吴克仁中将(第67军军长)、吴桐岗(第67军参谋长)、黄梅兴、蔡炳炎、吴继光、邓玉琢、官惠民、朱之荣、秦霖、路景荣、庞汉祯、李伯蛟、刘启文、杨杰、夏国璋。可见战事之高度白热化。


(二)

江阴之战,是我国海军在抗战期间为数不多的与敌寇大规模激战。敌军的海军实力具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日本海军舰艇数量是我国的四倍,舰艇总吨位是我国的三十倍以上,舰艇的体量、质量、战斗力远超我国舰艇,而且有强悍的空军作后盾,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即便如此,中国军队在江阴之战中还是顽强地拼尽了全力。

为了阻止敌寇大举逆江而上,中国方面甚至采用悲壮的“玉碎“之法,不惜将我方的大量小型舰艇及征用的民船自沉于江阴的水下,组成阻塞线!

江阴之战,最终以我方的失利而结束,经此一役,中国海军几乎丧失殆尽。但是,滔滔大江见证了血肉长城的不屈的意志。


晓帆轻舟


1998年,我所在的部队在湖北嘉鱼簰洲湾抗洪,我们部队牺牲了17个人,包括高建成。在空军武汉基地机关礼堂开追悼会的时候,墙上挂的是17个年轻的面孔。他们是父亲,是儿子,是丈夫,是我们的战友,我们的兄弟,他们牺牲在保护父老乡亲生命安全的前沿。很多年过去了,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比起我们这些平安退役的人来说,他们更无愧于人民子弟兵的称号,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永远顶天立地的活着,否则真对不住他们!


谨信


“2000人葬身于虎口,当地80人村庄惨遭一天吃掉32人”这就是发生在60年前的故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毛骨悚然?这是真实发生在60年前湖南的虎灾;老虎在中国历史里,一直是一种颇有争议的物种,它不仅象征着勇猛,也被人视为图腾,例如古代的虎贲军、虎符之类,然而,在实际里,它也是一位凶猛血腥的动物。

用机枪扫射下的虎灾

据史料记载,明清之前东南地区就时常闹虎灾,有相关人士还曾统计如下:“北魏至元末,千年历史共计老虎伤人16人数,其6处为东南,因此华南虎,由此而来。”

而这,只是元末,在明清时代,老虎出没更是不计繁多,因为人口增量,导致虎出丛林,明代205均次,清朝时期为309均次,随着开发越广,人口增加,虎灾也愈演愈烈。

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的湖南,由于改革,政府为了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就业问题,相继对省内众多荒山开垦,过度的开垦也造就野岭减少,导致很多森林内的动物被迫栖身于群众视野。

例如当时的野猪、山牛、老虎纷纷跑出来祸害田地庄稼、乃至于“太阳未落去,老虎撞门来”,在当时,政府还专设有持枪民兵守护,但由于村庄众多,难免无法雨露均沾。

也就在这一年,饿虎出山了。

1952年初,饿虎相继在湖南省份周边村庄到处伤人,当时中南军政委员还发出指令:“招各地森林猎户上山围捕大型伤人动物,凡打死一头野猪奖励谷一斗、打死山牛奖励谷两斗。”而老虎由于比较凶猛,需上报,如果量多,还需要派遣民兵。

就这样,至1936年,这十年间湖南地区与饿虎杠上了,该地由于明朝、清朝时期都是虎灾之地,自1952年起,当地常年受虎群危害,据当地不完全统计,10年间,湖南周边有接近2000余人先后葬身于虎口。

其中良田破坏、家畜损失不计其数,而这场虎灾最严重之时,曾一个80人村庄一天之内被老虎吃掉32人,还因此政府调遣众多老兵前去围剿,当场用机枪扫射死两只老虎,一只为330斤,一只为234斤(图一)。

图为1955年12月一名湖南猎户骑在已经打死的老虎背上表彰留恋摄影,这个打虎英雄不是谁,而是叫陈耆芳,他29岁从师打虎,半旬还誓死虎患不消不放手中枪,为何如此,源于耒阳龙山一带虎患过于频繁,他家的孙子就是因此遭难,被老虎撞门吃得仅剩一只脚掌。

蒙难后,陈耆芳与其两子与老虎较上了,凭借追虎经验,在一年间猎杀老虎多大40余只,并在当地组织了打虎队,当时还是由省民政厅公布的,其后众多猎户慕名而来,后来还因为名气过誉,被韶山当地政府邀请去除掉一只300公斤的大老虎。

1958年,陈耆芳为民除害,成绩卓著,还赴京出席了全国劳模大会,被授予“打虎英雄”称号,与大会代表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并合影留念,也是至此,虎患得以遏制。


探索历史奇闻


20多年前,还记得1998年的那场暴雨吗?还记得哪个眼含泪花的将军吗?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1998年的那场洪水,给中国人留下了刻苦铭心的记忆。长江、松花江、珠江、嫩江等洪峰接踵而来,武汉、荆州、九江等地纷纷告急,人民子弟兵在党的指挥下,迅速投入抗洪战斗。

在抗洪结束后,一张新闻照片,戳中了人们的泪点,照片的主角是董万瑞将军,原南京军区副司令,1998年长江抗洪期间,他是南京军区驻九江抗洪前线总指挥,在完成抗洪任务后,将军在车站送别抗洪将士,泪洒站台。

1、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8月7日下午1点左右,长江九江段突然决堤30米左右,洪水向九江奔涌而去,九江危在旦夕。九江决口的消息,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此危难之际,谁能扛起重担?

时年57岁的董万瑞中将临危受命,接到命令的董万瑞丝毫不敢懈怠,带领三万人民子弟兵就赶往了九江抗洪现场,没有当过兵的人,很难理解军人的那种使命感,他与战士们一块儿签下了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状,当时的那种豪情万丈让人每当想起都会湿润眼眶,人这一辈子,哪怕只做一件让自己每次想起都会感到自豪的事就足够了。

我们很难想象,已经年近花甲的将军和战士们一起,连续五天五夜没有睡觉,只吃了一个包子和一碗面条。这么长时间不休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可能扛不住,而且身为指挥员,在这种高度神经紧张的情况下,能够坚持这么久。如果有人问什么?那么答案只有四个“我是军人”。

2、

董万瑞将军的儿子董三榕少尉也在抗洪队伍中,是尖刀排排长,两人被誉为抗洪“父子兵”。虽然两个人在一个“阵地”上,两人却很少相见,中将父亲还是在龙开河工地和陪同总政治部于永波主任看望抗洪官兵时,才见到又黑又瘦的儿子。

见到儿子,两人并没有多交流,将军只说了一句:“看看你的手,你还没有我黑。”董三榕不好意思的笑了。其实在连队里,董三榕已经是最黑的人了,他被战士们称为“酋长”。

有人说,董万瑞将军不心疼儿子,却十分关心基层战士。他不止一次的辈战士们舍生忘死堵决口的事迹感动的落泪,总是让记者不要老跟着自己,要多写写奋战在一线的官兵们。他说:“要我讲官兵中有多少英雄,我说不清。但我可以说,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英雄,都有一串催人泪下的故事……”

3、

和平年代,抗击重大自然灾害正是对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直接检验。1998年的洪水,百年不遇,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奔赴抗洪一线。

在九江决口处,战旗飘扬,两千官兵组成一道道传送链,将堵水用的石料、粮包向激流中抛去,奋战在决口上游的官兵,连夜奋战,他们借助月光和探照灯光,同时从江堤和煤船两边抛投砂石袋和粮包,可是,湍急的水流转眼将沙袋、粮包冲的无影无踪。

钢管运来了,将士们把钢管绞成栅栏,一排排地打入江底,然后飞速地抛块石、袋装碎石、钢筋笼块石和一袋袋的稻谷、蚕豆。石料流失被遏制了,堵水效果明显。部队官兵连续奋战,一个个疲惫不堪,不少人中暑、脱水。

结语:

2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看到将军的这张照片,不禁猜测,满眼泪花的将军在想什么?

或许他在想,自己的士兵不顾生死的跳入洪峰中,扛沙袋的肩膀都脱了几层皮,累得不行了躺在地上睡一会,饿了用矿泉水方便面充饥,凭什么啊,自己的士兵不是娘生爹养的吗,他们没有朋友,没有爱人吗?但是凭什么,凭什么,他们不能在家照顾自己的父母,不能和爱人孩子在一起,不能和朋友聚会,而仅仅一个军人的身份,一身军装就能让他们出生入死!

  是对基层官兵的爱和不舍!

  铁血将军董万瑞,那一张从不表露喜怒的脸啊!此刻却因普通战士的告别而动容!那一双极少流泪的眼啊!此刻却因战士的忠诚而闪动着泪花!

  2017年2月,董老将军去世的消息传来,如同当年的那张照片一样,再度引爆了无数国人的泪点。


史海勾沉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世界末日那样的场景的话,那么1987年发生在大兴安岭林场的那场大火灾一定算一个。那场灾难的幸存者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这个梦魇,要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最严重的一场火灾。



大兴安岭林场位于我国最大的林区,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生态屏障。这场火灾起初只是有两个火源引起:一个火源是有人抽烟丢弃之后的烟头、另一个火源是林场员工错误使用割灌机导致汽油引燃。但是这两个火源并不致命,由它们引发的火灾很快就被扑灭了。真正致命的是扑灭火之后不恰当的操作。按照常理来说,林场大火被扑灭之后应该及时设置隔离带,并且对剩余的火星进行处理。但是扑灭那场大火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这么做,这就为灾难埋下了祸根。



在大火被扑灭不久之后,刮了一场8级的大风。这场大风使得没有被扑灭的火星又复燃起来,大火刹那间腾空而起,并且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向周围蔓延开去,火焰的高度可以达到十几米,甚至是二十几米(火焰相当于4、5层楼房高),其恐怖程度可想而知。当时有很多的居民楼都被烧毁,只剩下一片废墟;而且燃烧区域还在向油库逼近,如果不及时扑灭大火,这对于生活在林区附近的人来说,将会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于是5万军民紧急出动,大家齐心协力,心里都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把大火扑灭。但是这又谈何容易,那时候的中国消防人员设备极其落后,灭火大部分只能够靠纯粹的能力。经过25个昼夜之后,终于战胜了这个世界末日,扑灭了这场大火。在这场大火中,有5万多居住在林区附近的居民流离失所,193人葬身火海。灭火过程中牺牲的救灾人员更是不计其数,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景仰的英雄。这次灭火被誉为世界消防史上的奇迹,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次奇迹是消防战士们用血和肉换来的。相比最近澳大利亚烧了4个月的大火,我们中国的这些消防战士是当之无愧的真英雄。

图为 灭火英雄们就地用餐

消防战士用他们的生命保护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或许不能为他们做出什么大事。但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火预防火灾,尽可能的减少发生火灾的概率,这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慰问了。


趣史笔谈


逃奴

1856年1月28日夜,美国肯塔基州布恩县的麦普雷伍德种植园内一片寂静,暴雪过后的土地显得格外萧瑟。黑奴玛格丽特·加纳再次检查了储备半年之久的粮食,怀着身孕的她静静看着丈夫罗伯特和四个年幼的孩子,轻轻点了点头。

从外貌上看玛格丽特并非纯粹的黑人,她有明显的混血儿特征,有传言这个女人是庄园主约翰·盖因斯酒后胡来的产物。但这样的身份并没有给她任何特权,她依然是个奴隶,依然嫁给一个奴隶,也依然很快被转卖给了自己的叔叔。

受够这种命运的玛格丽特决定逃走,丈夫和家人都支持她的决定,没人愿意当奴隶,遑论祖祖辈辈的当奴隶。在这个冬夜,他们做好了一切准备,顺利偷走种植园里的马和雪橇,逃往俄亥俄州辛辛那提。

杀女

这17名黑奴十分幸运,那是6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俄亥俄河被彻底封冻,他们无需渡河,直接抵达了目的地。但玛格丽特一家又十分不幸,他们主人的哥哥曾经是俄亥俄州长,在当地势力强大。

刚刚在亲属家中安顿下来的玛格丽特一家很快被奴隶猎手发现,他们被包围在房子里。丈夫罗伯特开枪打伤两人后被制服,这家人的命运似乎注定要回到种植园继续当奴隶,然而此时玛格丽特做出了另一个悲伤而疯狂的决定。

这个刚刚22岁的姑娘用斧头杀死了自己年仅两岁的女儿,并且准备继续杀掉所有孩子后自杀!短暂的错愕后奴隶猎手们很快制服了她,可是这些壮汉却听到一句萦绕一生的话:“他们不能再那样活下去!”

结局

当时美国的法律也算满奇葩的,玛格丽特可以被控两种罪名,“谋杀罪”和“财产侵害罪”,因为“财产侵害罪”隶属《逃奴法》,所以竟然优先于“谋杀罪”。这一家人最终被交还给原来的主人。

后来玛格丽特一家又被转卖给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一个庄园主,在乘船前往新奥尔良时,渡轮和另一艘船相撞,玛格丽特和另一个孩子被抛进了大海。孩子被淹死了,玛格丽特再次尝试自杀未果。

1858年,玛格丽特在田纳西因一场伤寒而去世,临终前她叮嘱丈夫罗伯特:“不要再当奴隶,为自由而活”。罗伯特随后在南北战争中加入了北军,1865年获得了真正的自由。1870年他向《辛辛那提纪事报》的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的结局。


事实上玛格丽特绝非那个时代的孤例,有无数玛格丽特式的黑奴母亲在杀死自己孩子后自杀,这种大规模逆转生物天性的行为吐槽机不知道是否该形容为悲壮,但我可以确定,对自由的追求不会因命运而终止。扯淡完毕。2020年第一篇。


历史吐槽机


1986年5月14日晚,苏联每一台打开的电视机中都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那就是当时的苏联主席戈尔巴乔夫,在这个晚上,他终于公开说出了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事故,而这个时间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了18天,那是噩梦般的十八天。

就在十八天之前的4月26日深夜,普里皮亚季市发生了一件足以让人类铭记的事情。

这座城市是为了距离城市三公里之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而建造的,但在那一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4月26日深夜1点23分,切尔诺贝利的技术人员需要对核电站做一个实验,地狱之门也因此被打开。

根据后期苏联官方的解释,爆炸是因为技术人员的操作失误,核反应堆出现了温度异常。

异常几十秒后,紧急暂停按钮被按下,反应堆内部高温从700度上升到2000度,爆炸开始了。

爆炸轻而易举的将上方反应堆上方重达1200吨的封顶掀开,核反应堆直接暴露在了空气中!

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大量核燃料溶解之后的辐射粒子直接伴随着蒸汽与气流开始向外逃窜,甚至直接喷发到了数千米高的高空,然后四处溅落

根据当时目击者回忆,那时候的夜空漂亮极了,整个天空流光溢彩,如同彩虹一般美丽,那是来自死神的死亡惊艳!

爆炸三分钟之后,核电站的消防队就迅速出警,第一时间就乘坐了消防车开往现场灭火,在路上因火势较大,开始呼叫普里皮亚季市的消防队支援。

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这些第一批赶往现场的消防员,他们要扑灭的并不是普通的起火,而是因核爆炸而产生的大火!

在当时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厂房上方辐射强度一度达到了两万伦琴,内部辐射强度高达三万伦琴,而人类在五百伦琴的辐射照射下,一小时就会急性死亡!

所有的消防员都没有穿戴防护装备,直接按照普通的流程开始了灭火,一批勇敢的消防员登上了房顶,开始直接向起火点喷水灭火。

而另外的一批消防员则在外围布满辐射溅发物的空地上灭火,有一些消防员甚至直接踩在了石墨块上灭火,那些

石墨块是包裹反应堆使用,具有极强的辐射性!

凌晨2点10分左右,明火被基本扑灭,第一批的消防员也发现身体开始头晕,并且剧烈的呕吐,这批消防员被换了下来,送到了医院。

这第一批赶到现场的消防员在之后的三个月内全部去世,在去世的时候皮肤剥落,全身有灼烧感,全部因辐射板病致死。

三小时后,消息被传回克里姆林宫,但戈尔巴乔夫只是知道了一座核电站发生了火灾,于是立即咨询了当时的苏联最高科学权威:苏联科学院院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亚历山德罗夫院士。

但这位已经八十三岁,早已经脱离一线工作的院士自信满满的对戈尔巴乔夫说:反应炉军绝对安全,就和烧开水一样安全!

因为这句话,没有人将这次事故放在心上,26日白天,一只军队开到了普里皮亚季市,并且开始测量辐射指数。

中午的时候,辐射指数就超过了正常值一万五千倍,到了晚上的时候辐射值已经超过了正常值的六十万倍!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三公里之外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内,反应炉还在持续高温,辐射物也正随着被炸开的口子不断散发到空气中,并且随风飘散到了周边地区。

意识到事情不简单的军队立马前去核电站周围测试,而测试结果显示:2080伦琴!

消息传回克里姆林宫,做出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立马疏散普里皮亚季市的全部居民。

27日上午十一点,事故发生后三十三小时,一千辆巴士抵达普里皮亚季市。

留给普里皮亚季市居民整理物品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当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普里皮亚季市居民在离开的时候也大多以为是暂时的,并且在门上贴上了纸条、

比如“亲爱的好心人,请不要在这里寻找贵重物品,我们没有贵重的东西,想用什么尽管用,但是请不要把这里弄得乱七八糟,我们会回来。”

28日苏联军队开始大批抵达,同日苏联电视台终于播出核电站“事故”的消息,但这时候的辐射物已经到达了上千公里外的波罗的海,与此同时,美国与欧洲也开始注意。

通过间谍卫星热成像系统,欧美也发现了出事的切尔诺贝利,面对这样的情况,苏联还在捂着盖子声明非常简短: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意外,当局已经采取行动处理了问题,并为受灾者提供救援,政府亦已成立调查委员会。

因为官方特意隐瞒,在救灾现场,牺牲也越来越大,苏联一共动员了十几个作战师,阿富汗总指挥被调回国内指挥这一次的救灾。

但这是一场自杀式的救灾,因为反应堆还在持续燃烧,苏联军队的第一件事就是扑灭大火与降温。

80架米-6与米-8直升机被调集,苏联军队在核电站上空两百米处徒手从飞机上扔下沙袋和硼酸,沙袋用来灭火,硼酸用来中和辐射。

在这个高度,飞机内部的辐射测试仪已经爆满,但顶格之后还在疯狂的跳动,而飞机上人的防护也仅仅只是带了口罩,简单的用铅皮裹了一下地板。

在随后三千架次的任务中,火势被控制,温度也被控制,但结束任务之后的飞行员回来就开始不断地呕吐,感染上各种各样的辐射病,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最终为了彻底的堵上核电站被炸开的口子,苏联军队最终动用上了米-26吊装了一块重达三十五吨的混凝土给核电站上盖。

执行这个任务的是苏联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卡拉佩田,因为吊装高度很低,直升机旋其的辐射粉尘包围了飞机,但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这个任务。

四年后,因移植骨髓无效,卡拉佩田最终死于白血病。

悲壮的救灾工作不止在空中,地面与地下同样充满了牺牲!

事故发生的四号反应堆碎片大多散落在厂房的楼顶上,需要尽快清理,不然后果将不堪想象,可是散布着碎片的屋顶辐射值也超过了一万伦琴,怎么清理?

在开始的时候,派出的是机器人,可是这些机器人无论是苏联自己的,还是外国支援的,全世界最先进的机器人都瘫痪在了这一片房顶上。

最终苏联决定,换“生化机器人”上,大批量的年轻士兵被调集在事故现场,全部穿上厚重的铅服,但即使是这样,每个人也只能工作四十秒,多人轮换来。

根据上去了之后下来的人描述,上去了之后嘴里全部是金属味,眼睛酸涩,仿佛被吸血鬼吸干身体,不断地有人流鼻血,不断被送往医院。

留在现场的士兵全部都在不停抽烟,只因为据说香烟的烟粒子能够吸附一些进入肺里的碘同位素,再一起被呼出来,多少能够减少通过空气产生的核沾染。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地下,因地下室积水较多,如果蕴含着大量辐射的炙热岩浆融穿地板接触到这些地下水之后,将会发生巨大的蒸汽爆炸,整个欧洲地区都将受到影响。

同时因为此时的地下室已经充满积水,内里一片漆黑,狭窄阴暗,只能让对于内部熟悉的人来,外人无法进入,最终三位勇敢的英雄站了出来。

他们分别是切尔诺贝利值班长鲍里斯·巴拉诺夫,2号涡轮间控制单元高级工程师瓦列里·别斯帕罗夫和2号反应堆高级机械工程师阿列克谢·阿纳年科。

经过这三位英雄的努力,水池中的放射性冷却水被排空,熔融物只是落到了空空如也的地下室中,并没有发生爆炸,拯救了欧洲

与此同时,还有一只矿工队伍在地下拯救苏联,因为融化物带有高温,一旦融穿混凝土工事,将会进入苏联的地下水系统,到时候整个苏联的地下水都会带有辐射性。

这一只矿工队伍需要从3号反应炉那里先下挖12米,然后再向4号反应炉下方挖出一条长达150米的通道,最后再挖一个高2米,宽30米的空间,用来装一套冷却装置。

此时地下的温度超过五十摄氏度,辐射强度超过一万伦琴

,矿工根本没有办法戴呼吸面罩,就打着赤膊开始挖掘。

这批矿工的四分之一最后都在四十岁之前死亡。

所有在核电站发生事故之后参加抢险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理人”,根据统计,苏联一共投放了五十万名“清理人”其中大约百分之十都因为受到各种辐射牺牲,而且不包括更多的并发症以及终身残疾。

在抢险完成之后,所有用于抢险的装备被全部废弃,因事故而死亡的人全部被装入铅棺,因为他们的尸体也成为了一个个的辐射源。

然而,即使是再周密的封锁,再完整的防护也不能封住,也不应该封住人类对于切尔诺贝利的反思与警钟长鸣!


疯狂青史


抗美援朝战场上,在异常惨烈的长津湖战役中,我20军、27军的三支连队在准备阻击溃败之敌时,坚守在阵地上、穿着单薄的官兵们因天气过于寒冷,全部被冻至壮烈牺牲,英雄们以身铸成的冰雕在阵地上造就了史诗般无比壮烈的场面。

打开我军20军、27军的军史,上面记载的“冰雕连”的光辉事迹,好似一座精神丰碑和熊熊烈火激励着后继之人无私奉献,勇往无敌,战无不胜。


1950年11月,志愿军九兵团入朝作战,这个曾是第三野战军主力兵团的英雄部队,作风硬朗,有着极强的战斗力,此时由于从华东地区开赴前线,所以身上的服装是薄棉衣,这与当时朝鲜地区的寒冷气候很不合时宜。

本来九兵团计划到东北换装后再入朝,但由于战事紧张,所乘火车只在沈阳停留了两小时后,这支官兵大多数来自江南水乡的部队,穿着薄棉衣,蹬着单胶鞋,连棉手套都没有配备,就义无反顾的踏进了天寒地冻的战场。


雪上加霜的是九兵团刚入朝,便遭遇了当地50年不遇的寒流,气温骤降至零下30度以上,由于我军此时的后勤补给相对落后,九兵团在严寒之下,部队出现了大量冻伤减员。

但官兵们以顽强的斗志,与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浴血奋战,并在长津湖战役中,苦战数天,歼灭大批敌军,狼狈的“联合国军”突破重围后开始向南溃退。

志愿军乘胜展开围追堵截,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和27军80师242团5连奉命穿插到溃敌之前,在其撤退的必经之路潜伏阻敌。


但当敌军到达时,三支阻击的连队却没有人投入战斗,心存疑虑的敌人上前察看,发现我阵地上的官兵们手握钢枪,阵容整齐的俯卧在各自位置上,保持着战斗姿态,但却都己在严寒中全部被冻至牺牲了,形成的冰雕仍然作着战斗的准备……

如此气贯长虹、悲壮无比的场面,不由得让敌军军官肃然向我官兵致敬,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明白,我们的战士为什么会宁可冻死也不放弃阵地?

牺牲的177团6连战士宋阿毛身上的一页纸上写着这样一段话:“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们的阵地上。”

敌人或许从我们战士的话中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1952年9月,第九兵团奉调回国,兵团司令宋时轮将军在车行至鸭绿江边时,下车向着长津湖方向默立致敬,脱帽深深鞠躬。这位在枪林弹雨中驰骋疆场半生的铁血将军,此时已是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在长津湖,严寒之下的九兵团负出了极大的代价!

我志愿军三支连队的官兵,用自己的钢铁意志、忠诚信仰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书写了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悲壮笔墨,他们的英雄气概、忠勇军魂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微点


让小编来说说小编认为的中国的悲壮场面吧

涯山一战天下亡,宋朝在涯山战败后,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自尽,数千人随之跳入海中。亡有亡国和亡天下两种说法。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这一场关乎中华夏文明。宋朝和元朝的决一死战。直接关系着宋朝流亡政府的存亡。尤其让人动容跟不舍的是10万南宋都百姓眼睁睁的看着丞相陆秀夫背首皇帝跳下河去,也齐刷刷的跳下河去。

这种场景我是真的无法想象。我也不敢想象。据历《史记》载,当天还上付出的尸体就有十万余,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这样一场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战争面前难南宋将士们却义无反顾。他们在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僵尸们发出了最有力的呐喊和怒吼。传说张世杰在雨中向天上求卜,诺天要亡宋,这船沉,果然在风雨交加中。 船灭,人死,国亡,天下亡。 说到这里,小编不得不再提一个著名将领文天祥。南宋末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民族英雄跟诗人。文天祥本是个文官,但为了国家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战场。

他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深刻的描写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爱国品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精神鼓舞着我们。这是文天祥在1278年不幸被俘时,在被带往北京的路上写的。这就是小编认为的中国最壮观的场面之一。谢谢大家观看。希望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谢谢大家!


最强大的我们


1937年8月至11月的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第一场主力对决,历时三个月的激战,日军伤亡近10万人(日军自称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30万人,淞沪会战是名副其实的一寸山河一寸血!

淞沪会战到底有多惨烈呢?从下面几次战斗即可窥见一斑:

宝山保卫战

第18军98师292旅583团三营营长姚子青奉命坚守宝山城,率600将士与日军血战7昼夜,战至9月7日凌晨,第3营官兵几乎伤亡殆尽,姚子青带领残余士兵退至东门作继续抵抗,“他们在数量为自己数倍的日军面前使用刺刀、匕首、木棒、石块乃至自己的牙齿,咒骂着,厮打着,直到血肉模糊地倒下去”,姚子青最终不幸中弹牺牲,宝山县城也在不久后沦陷。

血肉磨坊

罗店战斗,也被称为“东方凡尔登”和“血肉磨坊”,中国军队十八军第11师、67师、98师和七十四军51师,与日军第十一师团激战一个月,白天,日军在绝对优势的飞机、火炮、舰炮、坦克的掩护下,将罗店炸成火海,占领阵地,夜晚,中国军队发动夜袭,与敌人短兵相见,夺回阵地,罗店阵地反复易手13次,中国军伤亡3万余人,消灭日军1万多人,仅第98师伤亡人数已近5000,其中各级军官伤亡200人以上。

战后,日本随军记者进入罗店,发现整个镇子: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整个城镇片瓦无存,惟余焦土,惨酷之状,不忍卒睹!

新泾桥、仙师庙之战

10月下旬,湘军第53师在新泾桥、仙师庙一带阻击日军,仅仅激战两天,53师就牺牲了4位营长,重伤了4位营长,士兵的伤亡可想而知。

葛家牌楼之战

湘军第19师57旅第113团在秦庆武团长的率领下,坚守葛家牌楼阵地,苦战一周后,秦团官兵伤亡过半,阵地全被炮火摧毁,秦团残存官兵爬入弹坑,固守待援。战至10月17日中午,秦庆武团长和副团长张季麟、团副欧鑫、营长刘演竞等先后战死,全团1400名官兵,仅有三营营长钟雄飞和11名重伤员(与日军肉搏负伤)被转运到后方幸存下来,其余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松江保卫战

1937年11月,日军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等三个师团及第五师团之国崎登旅团在金山卫登陆,企图截断上海一带中国军队的退路,吴克仁受命率67军协同43军郭汝栋部及松江专员兼保安司令王公死守松江三日,以掩护上海守军撤退。

激战三天,仅67军就有5位将军牺牲,他们是:

67军军长吴克仁中将;

67军参谋长吴桐岗少将;

67军107师参谋长邓玉琢少将;

67军107师321旅旅长朱之荣少将;

67军108师322旅旅长刘启文少将。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阵亡将士30万,阵亡军长1人,阵亡师长、副师长4人、团长28人、营长44人。

国民政府11月13日发布从上海撤退声明有这样一段话:“……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就是对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最好的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