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會變“劫”委會,每位學生要交200元班費,應該交嗎?你們有沒有交過班費呢?

程俊談教育


家委會是近幾年出現,一個學校與家長溝通聯絡的平臺組織。家委會的出現應該促進家校之間的溝通,其共同目的應該是為教育孩子獻計獻策。老師與家長之間相互溝通相互瞭解,互通溝通信息的平臺。

近幾年一些媒體報道,一些家委會成了個別學校亂收費的幌子。一些學校想收而不敢收的錢,以家委會的名義向學生家長收取,最終通過各種途徑錢又落入了學校的口袋。容易滋生一些 不良的社會風氣,也為某些個別學校亂收費提供了溫床,提供了庇護傘。

我希望,相關部門對於家委會這樣的事,家長性質組織應該規範其職責行為,用制度對其日常工作加以規範約束,更好地促進家校之間的溝通了解,做出應有的貢獻

關於題主所說,家委會要收取一定的班費。有上學經歷的人都知道班級活動需要經費,正所謂的經費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所以我覺得班費如果是幾十元或幾百元,只要在家長的承受範圍之內。

對於班費有專人管理,定期公佈花費的明細帳目,家長可以酌情考慮該交的還是可以交一些。畢竟孩子在校參與一些教育教學活動,可能會產生一些材料費用或者其他的費用,羊毛出在羊身上,總有人來買單,所以只要合情合理,我覺得偶爾交一些班費是可以理解的。

但對於一些地方出現的動輒上千的班費,我覺得不可取,因為一學期的重大活動次數是有限的,不能以借班費收取班費為由,產生了其它不合規定的事情。

結束語:所以老師在收取班費的時候,或者家委會成員再收取班費,是應該向家長解釋清楚原有數量用途等等,讓家長明明白白繳費,避免不必要誤會的產生。


匯智坊


我們一學期班費基本上五百左右。給老師買禮物,老師獎勵考試考好的孩子的禮物,元旦買吃的喝的,佈置教室,每學期都要換的綠植,全部都是我們出。家委會餿點子特別多,變著花樣花錢。拿我們的錢買東西送給老師也是他們送。好人都給他們當了,我們只能當冤大頭掏錢


520帥寶


我家孩子初一剛讀一個學期,班費已經用完將近兩千了,說明一個人兩千,還有就是學校老師要買的學習資料也有一些算在班費裡邊,但我覺得資料費其實用得不多,所以題主說的劫委會在我家孩子學校名副其實,我相信很多家長有怨言,但都不敢明言


三葉草107905836


你們這算啥,朋友的孩子才上初中,開學就交了一千。沒過兩月,說班費沒了,又叫交了一千。家長群裡沒人提,你是交不交了……有些家長稍稍提點意見,家委會幾個家長馬上群起而攻之,實在理站不住理時,就立馬把老師給抬了出來,你說能怎麼辦了……


遁悟6


我從兒子小學三年級開始,就一直擔任家委會成員,每年都得貼不少錢和時間參與、幫助老師的管理,內心深處誰不能說是完全無私的,也希望能通過家委會多與老師接觸,但最多的還是想和孩子們多點了解,至少我們的家委會所有工作都是問心無愧的!


閻振鴻


在我上學的時候也交過班費,但是沒有這麼多,那時候可能一個學生一年是50塊。那麼為什麼是班級裡面要收班費,我個人覺得收一點班費還是值得的,

因為對於一個班級裡面總是要用到錢,比如說教師節要給老師們送一些禮品或者是鮮花,這都需要有班費。再比如說同學們長期在一起出去玩一下,或者活動一下,這也需要錢,

所以我個人覺得,一年交200塊錢,班費並不貴。而且很多學校很多地區很多班級都是收班費的。即使我們上大學以後還是收班費的,因為班裡面經常要組織一些活動。

那麼就要aa制。現在工作以後,有一些也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對於一個選手來說,尤其是現代的學生來說,200塊錢根本就不算多,所以我個人還是覺得該交的就交,

因為這些錢至少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因為對於學生班幹部或者是班主任來說,對於這些點錢也看不在眼裡,這些錢95%。

無限制百分之百的都是用在學生的日常開銷或者是用在活動上面。並不是說老師白靜一部分錢進行截留。

因為我相信對於一個老師來說,這點錢也看不在眼裡,50個學生每人200塊錢,也就是1萬塊錢而已。老師完全沒有必要為了這1萬塊錢而擔名譽。

同時呢,我更覺得學生只加同學之間還是多出去活動活動,這樣有利於同學感情的發展。尤其是對於大學生來說,是打的,參加活動可以有利於增加社會閱歷。


體制公文寫作大講堂


200算那樣,我身邊有的學校交幾百幾錢的都有,有的家委會還要求節假日交錢買東西送老師,還掃地機,金銀首飾這些貴重物品送老師,就這這,很多家長有意見不願交,結果遭到家委會家長的語言攻擊,特別是好的公辦學校,暑假還要求交一千多到到兩千不等的費用去夏令營,每個學生都必須得去,這樣的家委會這樣的學校算是啥?我一朋友孩子就在這個學校,每次都找我們訴苦,每次都硬著頭皮交各種費用,


採蘑菇的寶媽


我兒子高三,我是家委會的成員,而且學生的錢就在我這裡保管,高中三年一共交了兩次,第一次開學的時候交了一百,高三的時候交了一百,現在還有剩餘,交的錢基本用於給班級調製打印機,打印紙,學生的桌布等等,還在教師節的時候給老師們買了一些小禮品,基本每個教師百八十塊錢的標準,交錢基本都是自願的,實在不願意交的不勉強,由其他家長承擔,還好沒有不願意的


採雲間


我個仔讀初中時因是私立學校,班會費每人交500,過年過節時家委會集體送老師小禮物,組織學生食大餐,複習時的資料費,筆等都由家委統一負責,乘餘的畢業時集體聯歡,高中時是公立就自願為原則,有錢可以多出,沒錢可以不出,班會費原則上都是幫小孩集中購買資料,租複印機和購買紙張讓老師複印資料比學生用,過節時家委會會購些禮物和食物送給學生,高考時統一購筆和文具等,當時高考打颱風,統一購了雨衣,乘下的錢畢業後讓孩子一起去食大餐,當時覺得家長都幾團結,大家的同一目標是讓孩子能考上一間好的大學。


精緻62212756


談下我們這的所謂班費,小孩子讀小學一年級二年級時,班費在五十到一百之間,現在讀四年級兩百一學期,以後不夠在交,估計這幾年豬肉漲價班費也漲!大部分老師說獎勵給讀書好的買獎品,好了全班五十人以上交的班費就養幾個優才生,學習中等和差的就剩交錢沒獎勵的份了,而且現在老師和家委會如果有人提交五百班費,馬上有人附和,哪個家長敢反對?怕反對了老師給小孩穿小鞋,現在小孩在讀書我們哪敢得罪老師啊,話說我們八零後以前讀書交個學雜費十幾二十元,後面最多六一買禮物會一個人交個五元左右,當然校服也要錢的,大概三四十元一套,想想以前生活單純老師真正教育學生,現在太多巧立名目了,學生壓力更大了家長也跟著跑,補習班啦,興趣班啦,越來越變味了,這是我們全國的氛圍,沒辦法想治病得從教育部門下狠手,目前個人感覺學生群體就是某些人眼中的搖錢樹唄!我們家長是無力反駁的只能隨波逐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