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第五小学陈同贤老师的“线上抗疫”之路


陈老师作为一名从教21年的老教师,在教学生涯初期经历了非典,现在又遇到了新型冠状病毒,从当初经历过的慌乱,到现在的镇静自如,她从不曾变的是对孩子们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方城县第五小学陈同贤老师的“线上抗疫”之路


小组自育,解管理难题。我校线上教学开始较早,当时还未启用钉钉,班级微信群事务繁多。陈老师作为教研组长更是急在心里,她推荐“小组管理”模式,让大家如法炮制,把班级学生分成10个线上学习小组,委任小组长督促并统计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每晚八点班主任定时抽查,展开组间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管理能力。

精备详批 , 握好手中“枪”。线上开课伊始,学生手中没有教材,她第一时间转发电子教材到教研组群,每天查阅多个教学类公众号,精选资源推荐,为科学布置每天的作业,每晚定时连线同组内老师备课,把需牢记的知识点编成准确的文字发送,力争让孩子们实现线上学习负担轻、效率高;家长不会操作收看网络直播,她无数次通过语音、视频、电话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帮助,同时为了让家长学会使用钉钉软件健康打卡、手机和电视无线投屏收看直播,亲自录制教程,发到群里,供家长学习;老师直播工具缺乏,(陈老师女儿上高二,每天从早到晚上网课,离不开电脑)疫情最严峻的几天严禁出门,她就用手机和自制的直播件给孩子们直播名校同步课堂未讲的语文园地内容以及作文指导课,疫情稍为缓解,她心急火燎地拿起早年家里的闲置笔记本电脑去维修,解了燃眉之急。她每天在钉钉群批改作业到深夜,给孩子设置鼓励性评语,批改作文时,她运用语音输入,针对每篇习作的优点及不足进行讲评。

三、家校共育, 班会疏心理。疫情期间长久居家,孩子们难免心理不适,她积极召开以“战胜疫情,从我做起”、“我为祖国唱赞歌”和“弘扬雷锋精神”的主题班会。带领着孩子们和家长在疫情面前做出承诺,并深刻剖析当前形势以及作为中国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思根植于他们心间,塑造他们深深的家国情怀!

她常说:“每天早晨,打开钉钉打卡,听着一串串悦耳的童音朗读,看到了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小少年在视频里汇报学习的成果;每天傍晚,打开家校本,欣赏一页页隽秀的书写,批注上老师个性化的鼓励评语;看到同学们想学、想问并且学会了,尽管承受着眼睛和颈肩的酸爽疲劳,依然欣喜无比。那是为师者做教育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