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碰瓷”微信"割韭菜"?扒一扒“鼓勵金"騙局


誰在“碰瓷”微信

近日,多名用戶在天眼查『問大家』社區爆料,一個名為“微信鼓勵金招募30萬推廣員”的消息在微信群裡刷屏,並宣稱“年薪百萬至上千萬”,還聲稱這就是騰訊微信官方的項目。一時之間,用戶紛紛聚集在社區裡問“真的假的?”


誰在“碰瓷”微信


哎呀嘛,“年薪百萬到上千萬”啊,用語還真是大膽一點不含糊的,想我一985高校研究生每天辛苦搬磚才賺手裡這點兒錢,都沒見過百萬、千萬長啥樣兒,呸!我真是為母校丟臉。

既然社區裡這麼多用戶關注,那我們就來好好扒一扒它。

首先,鼓勵金招募30萬推廣員是微信官方的嗎?

2月7日,微信支付官方(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商戶平臺發佈公告,明確表示:

近期,微信支付發現部分公司以“微信支付鼓勵金”、“微信鼓勵金”等名義招收代理,此類活動嚴重擾亂了微信支付的良好生態環境,微信支付沒有開展也沒有允許任何主體開展此類活動,前述公司的行為已經涉嫌虛假宣傳及侵權,微信支付保留進一步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也請廣大客戶注意保護財產安全。

誰在“碰瓷”微信

其次,既然不是騰訊的,那“微信鼓勵金”的背後究竟是誰?

很簡單,拿天眼查股權穿透圖查它一查!


誰在“碰瓷”微信

跟“鼓勵金軟件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相關的共3家公司,這3家公司背後多為自然人控股,除了都在深圳註冊了公司之外,與騰訊公司沒有任何關係。另據網友爆料,鼓勵金1.0曾用“陝西鼓勵金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這個主體,後來被舉報投訴後,2.0才用“鼓勵金軟件技術(深圳)有限公司”,這一點,我們從2家公司的成立時間也可見一斑。

可能不少人又問了:你說它是騙局,它騙什麼了?讓我們再回到那個招募信息,沒錯“價值六千萬”的位置,跟部分藏品拍賣、考證培訓、微商等的“套路”一樣,人家盯上的就是你“賺大錢”之前交的加盟/入駐/服務(各種“名頭”)費。好吧,又聞到了一股鮮嫩的韭菜香。比較欣慰的是,關於“鼓勵金騙局”,『問大家』社區裡已經不少“雷鋒”用戶注意到,並且提醒大家小心謹慎。


誰在“碰瓷”微信

一件更有意思的事兒出現了,這家“鼓勵金軟件技術(深圳)有限公司在社區裡也正面回應,稱沒有做過類似的宣傳、代理和推廣,提醒大家“切勿被有心人利用”。好吧,既然官方都出來打擊“碰瓷”,不管姿勢真假,反正說明一件事:微信鼓勵金招募推廣員“賺大錢”是假的!唉……韭菜們“年薪百萬到上千萬”的夢又破碎了。。。


誰在“碰瓷”微信

最後送大家一個鼓勵金公司的“碰瓷”實錘!

微信確實是有鼓勵金這個東西的,比如某段時間裡“週二鼓勵金”,它相當於支付寶的紅包,目的在於提升用戶的使用粘性,當然也是和支付寶爭搶移動支付市場。

為什麼說這家“鼓勵金軟件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碰瓷微信實錘呢?且不說你註冊名字易造成混淆了,僅看這項數據,自2020年1月7日起,該公司先後提交了“微信鼓勵金”、“微信支付鼓勵金”、“鼓勵金”等商標申請,目前等待實質審查。至於最終能否通過審查,大家可以發揮想象力猜測一下。


誰在“碰瓷”微信


插一個商標的常識科普,個人或公司申請註冊商標的受理單位叫商標局,我們遞交申請後,商標局自受理之日起會有6-9個月的審查期,審核完成後會下發初審公告,在初審公告3-5個月裡下發商標註冊證。也就是說,商標註冊的週期一般得花費1年左右。

在國內商標市場亂象中,有一類表現是這樣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先提交申請,在審查週期裡業務開展先使用,即使最後審核不通過,業務已經運營了,損失也不大。


誰在“碰瓷”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