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矇混過關?沒那麼容易!浦東張江做實做細“街區包乾”

“宋組長嗎?我是牛肉湯店的店主老張,這兩天我連續兩天晚上都在發燒。”近日,浦東新區張江鎮城管中隊四組網格組組長宋璐斌接到一家牛肉湯店老闆的求助電話。

“張老闆,你先去曙光醫院看一下,瞭解一下身體的情況。”

“最近外面疫情那麼嚴重,我不敢去!”

“張老闆,正是因為疫情嚴重,所以才更要明確自己到底得了什麼病,你是做餐飲的,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顧客負責。”

最終,店主在宋璐斌的勸導下,由家屬陪同去了曙光醫院東院發熱門診就診。次日,宋璐斌再次致電店主瞭解情況,經曙光醫院檢查後確診其為一般感冒引起的發熱,已於就診當天配了退燒藥後回店休息。隊員上門查看其就診記錄、CT報告等,再次確認後,建議其待身體痊癒後再開門營業。店主承諾聽取執法隊員建議,目前,該牛肉湯店暫停營業中。每天,隊員們檢查時,也都會關注一下店鋪是否停業中。


疫情防控期間,張江鎮城管中隊根據轄區內1997家商戶的分佈情況,劃分為7個網格,成立7個網格小組,精挑中隊骨幹力量任小組長,每個網格由2名城管執法隊員帶隊,輔以3名特保隊員,進行每天的防疫檢查。

張江鎮城管中隊隊長李濤是一名有著15年黨齡的老黨員,自春節前夕疫情警報拉響,大到中隊整體防疫部署,小到商戶開業公示牌製作,他都親力親為,不遺留任何細節,每天是中隊最早上班、最晚下班的那個人。一次會議的推遲,卻讓同事們看出了端倪。原來早在一個月前,因工作三餐不定時的關係,李濤膽囊炎發作去醫院就診,醫生建議進行手術治療,但考慮到疫情防控正處關鍵時刻,他讓醫生給他打點滴緩解病痛。


想矇混過關?沒那麼容易!浦東張江做實做細“街區包乾”

為了更好地完成防控工作,張江鎮城管中隊及時梳理總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相關瓶頸問題,形成《關於做好疫情防控“街區包乾九條”相關工作要求的解讀》,對後續操作流程和相關問題的跟進部門、聯繫電話進行逐一補充或明確說明,並下發至隊員手中,要求每位隊員熟讀、熟記,以利於現場檢查。又為街面商戶準備雙色提示,醒目的“進門須戴口罩”的綠色提示和“本店暫不營業”白色提示。為從業人員準備四色承諾書,白色:開業登記承諾;藍色:1月內未離滬承諾;黃色:門店暫住人員承諾;紅色:整改承諾。操作中,特別是遇有重點返滬人員信息核查時,數據組僅需告知現場組要求從業人員簽署何種顏色的承諾書,現場隊員就能根據承諾書內容做好相應信息的核查。

一天,城管中隊五組網格組隊員檢查至高木橋路某快餐店時,發現該店新增汪姓從業人員一名,執法隊員按流程要求其進行人員信息錄入,汪某當即出示由居住地居委開具的小區出入證,表示已完成返滬後的14日居家隔離,但在執法隊員堅持要求其出示手機查詢的疫情行程後發現,其在15天內有外省的途經記錄。據此,汪某主動承認其於2月21日才返滬,以為能憑藉小區出入證僥倖躲過執法隊員的檢查。對此,執法隊員當場對其教育警告並責令店鋪簽署《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提示”整改承諾書》,並跟蹤其整改落實到位。

截至3月12日,張江鎮城管中隊對轄區1997家商戶實現全覆蓋多輪巡查,上門檢查已開業商戶868家,填寫健康信息登記表1685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