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槽子猪咋养?


独槽子猪咋养?


阿元

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名字叫《独生子女的臭毛病》。在这篇文章里,列举出来的独生子女的臭毛病主要有:自我为中心,不为别人着想、张狂、不懂礼貌、忘本,也就是对父母不好、不知道自己是老几,也就是自视过高等等。

实话实说,这些臭毛病,大多数的独生子女都有。也正是由于许多独生子女太多,所以现在的许多年轻父母,天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教育孩子直是太难了。

其实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祖先还都是农民的时候,就有过很好的总结,那就是“独槽子猪难养”。但这独槽子猪再难养,毕竟也是养猪,和养人还不一样,解决起来也容易得多,比如说可以再买一头,取消他的“独生子女”地位,或者干脆就把它给宰了,省得浪费粮食。象当年著名的马家军教头马俊仁就这么干过,他专门挑独槽子猪买,别人养不大啊,卖得就便宜,买回来咋办呢?给它成群地关在一个猪圈里,先饿三天,然后再上猪食,那猪吃的,就跟从来没吃过食似的,那叫欢实(音对,白字)。

可能有人会说了,不是说独生子女吗?咋整猪身上来了呢?原因是啊,这独生子女和这独槽子猪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阿元这样说,大家别生气,话粗理不粗,虽然说把这独生子女和猪拢一堆了有点不雅,但这怎么养的道理还真差不多儿。

首先,就是把他们的独字去掉,你不是独槽子猪吗?我给你换个大圈行不行?让你的身边都是猪,我看你还怎么独得起来。对于这一点,咱们国家著名的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也是这么看的。孙云晓你不知道么?就是那个,哪个呢,就是写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还有什么〈书包里的玫瑰〉的那个。人家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是大大的有名。他的观点也和我的差不多。孙云晓就说了,这靠一家一户是教育不好独生子女的,咋办呢?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要联合起来,“小家变大家”,让独生子女们不再独了,这样的话,这独生子女的教育也就不难了。

虽然这小家变大家,难度有点大,首先就说谁来做饭吧?要真的拢起十几口子人来,大家不得比着、赛着的懒啊。但这“小家变大家”意思是对的,那就是说,尽量地让独生子女们,有一个大家一块堆生活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你独给谁看呢?慢慢儿的,他身上的一些毛病也就改掉了。

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说白了,独生子女和以前大帮哄的孩子,最大的区别,那就是独字。就是家里就他自个儿,所以身上也承受了太多的关爱。不都说地球围着太阳转吗?这在有独生子女的家里啊,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围着孩子转,如果再加上七大姑八大姨,那场面可比那太阳系是壮观多了。正因为这孩子成了一个中心,所以他渐渐地就找到点当皇帝的感觉了,啥事就得我说了算,都得可着我来,于是一个又一个的臭毛病也就找上来了,这独生子女的教育也就越来越成为一个特别麻烦的问题。

在海南,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天,在海口市一小学对面的饭店里,一个老奶奶正在给一个小男孩子喂饭,小男孩手里玩着玩具,奶奶送过来一口,就吃一口。不时的还来上一句,“奶奶,我要水”。他的奶奶就拿出一瓶矿泉水,拧开盖子,把水送到孙子嘴里。一会儿,小男孩儿说他吃饱了。他的奶奶才帮着孩子拎着书包,一直把他送到学校里。

大家不要误会,这个八岁的孩子没什么毛病,既不弱智,也不比别的孩子少个心眼,更不缺胳膊短腿。他的奶奶就说了:“小孩子太贪玩。让他自己吃他总是只顾玩,怕他吃不饱,所以吃饭一直让人喂。”

这不是一个单独的例子,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孙云晓在《夏令营的较量》一文中说的那样,我们的独生子女,因为父母的溺爱,总也舍不得放手,所以孩子自立能力差,总是难以“长大”。

最后呢,讲个笑话,希望大家能有所启发。说有一天,孩子不停的哭啊,闹的,他老爸实在受不了了,就跟孩子商量:孩子,你安静会儿中吗?这孩子说了:你这老爸是咋当的啊,我出生的那天,你没有看说明书吗?

这是啥孩子啊,但不管啥孩子,也不管他出生的时候带没带使用说明书,咱们啊,都得好好研究研究,怎么样才能让他健康地长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