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哪些冷知识,大家说说看?

西瓜历史频道


华容道曹操被放走是算计之内还是失算[what][what]

《三国演义》中华容道的真实故事,大家都知道刘备联手孙权。决定一起抗击南下的曹操,那时的曹操兵多将广。孙刘没有一个是曹操的对手,诸葛亮很快认识到局面的重要性。决定前往孙权处一起协商 ,孙权知道诸葛亮有过人的智慧。一心想此事过后杀掉诸葛亮,收复刘备的军队。诸葛亮岂能不知道孙权的小九九,便留下心眼。

两军联手后,在诸葛亮的运谋下。先火烧连船,逼得曹操落难而逃。

此时最重要的来的,在曹操逃跑的路上。诸葛亮派关羽在此驻守,大家知道曹操有恩于关于。难道诸葛亮不知道吗?其实诸葛亮是故意让关于放走曹操的,因为当时的局面。如果杀死曹操,孙权必定全力向北进攻,而刘备势单力薄。没有与孙权对抗的可能,曹操一死天下就是江东得天下。所以诸葛亮决定放走曹操,一是让关羽还了人情 二是不与曹操结下死仇。





电影快刀手


你好,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三国演义》这部以东汉末年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为背景所拍摄的电视剧,通过这个电视剧,大家一定会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所了解,今天我要讲的这些冷知识,可是电视剧中不会告诉你的,想知道这是些什么冷知识吗?大家赶快来看一看吧!

第一个冷知识,就是三国时期有个人的葬礼上,竟然专门请驴来参加,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桀。在历史上王桀跟魏国国军曹丕的关系十分要好,以至于王桀死后,曹丕十分地伤心。曹丕知道王桀生前最爱听的就是驴的叫声,于是在和朋友们为王桀送行的时候,曹丕竟然破天荒地说道:“王桀在生前最喜欢听驴叫了,让我们学驴的叫声,来为王桀送行吧”。于是,曹丕等一行人在王桀的葬礼上纷纷地开始学驴的叫声,一时间传来一大片驴叫声。是不是十分奇葩呢?

第二个三国时期的冷知识,是关于曹操这个三国枭雄的。曹操在十九岁的时候,被举为孝廉,因此进入洛阳做官,后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手下几十万大军,与东吴和蜀汉政权逐鹿中原,可以说是精彩纷呈。曹操虽然挟天子令诸侯,但是曹操一直没有杀死汉献帝,因此,曹操虽然掌有天下大全,但是也只能算是汉朝的臣子,一直到他去世,曹操都没有能坐上皇帝职位。从曹操当官到曹操去世,一共四十六年,也就是说,曹操做了四十六年的汉朝臣子。

但是巧合的是,在曹操的嫡长子曹丕建立起曹魏王朝,登基即位之后,从曹魏政权的建立伊始一直到曹魏政权的灭亡,一共走过了四十六年,恰好与曹操身为汉朝臣子的年数一样,是不是十分巧合呢?

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讲解之后,对于东汉末年的三国争霸时期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如果大家喜欢关于古代历史的冷知识的话,大家可以关注小编!








橙大大


周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它用“七分实三分虚”的演义手法展示了历史上东汉末年那段乱世的诸多故事。其中的精彩情节多是借鉴《三国志》中的史实,但对其细节进行了夸张和改编。不过的确是因为正史都是比较平淡的记述,而野史故事更能突出人物特征,清洁更加引人入胜。那么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小编今天大概整理了一部分真实的历史与演义情节的不同之处,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国演义》中曹操奸诈的形象在屠杀吕伯奢一家中得到突显。真实历史上确实有这件事,不过曹操室友正当原因。是吕伯奢收留曹操后,他的儿子想要抢夺曹操的财物并抓他报官,曹操才下手灭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的人物形象是对曹操奸雄形象的加强。对于想要夺取汉室的曹操是对正统统治的反叛,所以他必须是反派的形象。

关羽无论是在历史还是演义中都是一名十分出名的武将。不过演义里令人印象深刻的温酒斩华雄却是杜撰。实际上华雄是被孙坚派出的部队打败并战死的。 另外一个刻画蜀国核心桃园三结义三人的重要典故就是三英战吕布。这也是夸大的编写的,虎牢关和汜水关其实是同一地方,只不过在不同时期换了称呼。

说到吕布,吕布和貂蝉的故事非常出名,实际上,貂蝉虽然是四大美女之一。但与她与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没那么复杂,历史上也没有王允所设计的连环计和美人计。另外还有吕布击退六将等都是夸大吕布的勇猛。吕布这个人物在演义中的“设定”就是最厉害的武将。不过辕门射戟确实有,但距离没那么远,吕布的箭术也是震撼了当初很多人。

另外几个对人物形象刻画的改变,比如曹操梦中杀人就是假,关羽投降曹操也没有什么三个条件。这是为了加深曹操这人残暴无情和狡诈的“印记”。关羽是《三国演义》标榜的正派中的一位,曹操答应他的三个条件作为一个败将显得十分不合理。这就是为了突出关羽的能力和忠诚,曹操这样的人都这么想要得到他。但他在这种环境下还是心向着刘备,忠义的形象得到了稳固。

关羽的形象对于后世影响力从很多人拜关公像就可以看出。关羽在演义里的事迹中斩颜良是真,而文丑是被徐晃所杀, 过五关斩六将也是虚构。 演义对于蜀国的抬高是事实,不光是光宇,赵云也没有长板坡七进七出,他只是撤退中殿后而已。而张飞一声吼吓死曹军将领这很明显是假,事实是曹操这个多疑的性格觉得有诈才退兵。

另外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最为“玄幻”的,草船借箭这个点子是孙权提出的,而且不是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虽然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在孙刘联盟时削弱了很多孙吴将领的实力。但周瑜也没后世“平反”的那些人说的那么神,比如他的反间计就是虚构。借东风一事也是夸大,实际是周瑜了解江南的天气,知道冬至会刮东南风,不过这时曹操也知道。

但曹操没有料到周瑜的攻击时间,火烧赤壁也是周瑜的杰作。这一部分原因也是塑造曹操多疑的形象,另外华佗要给曹操脑袋开刀被当成刺客被杀也是显示曹操多疑。实际上华佗是给曹冲治病的时候医不好才会被曹操杀,这在那时给统治阶级治病失败的医生里是经常会遇到的。而且他死于公元208年,所以之后不可能给关羽刮骨疗伤,那也是为了塑造关羽的形象。

尽管以上这些大都是为了将曹操放在反派的位置,抬高几位蜀国将领的实力。不过这些情节都十分经典,人物塑造也是教科书级别的成功。作为一本文学书籍,《三国演义》的艺术性不愧为四大古典名著。





萧萧1308


我来说一个,诸葛亮之妻。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形象是身高八尺,儒雅英俊,面如冠玉,胸藏锦绣,有姜子牙之旷世之才。辅佐刘备从无立锥之地到借荆州起势,直至三分天下,诸葛孔明也身居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之显位,闻达天下。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英俊倜傥、足智多谋大咖,却娶了一位奇丑无比的妻子,传其妻黄月英矮小黄发,而且还有一身疙瘩,外边令人作呕。那诸葛亮为什么会看上这么丑的一个人呢?那要简单说一下其妻黄月英身世。

黄月英之父为南阳名士黄承彦,位高权重,其母是汉室宗亲刘表的姨子,出身这样家庭的黄月英绝对是大家之秀,名门望族。虽然受遗传因素相貌改变不了,但琴琪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聪慧过人,贤良淑德,可以说在智商和情商上凤毛麟角。诸葛亮是什么人?千古一相啊,他非常人可比,看重的正是黄月英一身才气和良德,根本不注重其外边,所以在没有见到黄月英本人的情况下,依然很痛快的答应了这门亲事。后来证明,黄月英不仅相夫教子有方,而且在帮助诸葛亮事业上也颇有见解。




青岛涵涵爸爸


《三国演义》中的神话描写我们暂时不说:比如左慈的神通广大。今天只说几个从三国演义中的几个不起眼的地方,都是细思极恐的。今天说四个故事:

1.刘备吃了刘安老婆后的反应。

当刘备逃难,逃到刘安处,刘安家贫,无以招待。便杀了自己的妻子,割肉给刘备吃。还说是狼肉。

当刘备得知真相后,只是垂泪。

而一个正常人如果得知自己所吃的肉竟是人肉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会呕吐。刘备只是垂泪,这说明:并不是刘备的心智非常强大,而是他以前曾经吃过人。

这个满口仁义的家伙,是否真的曾经吃过?



2.曹操:经历了三国中代价最大的一次寻欢之旅。

张绣向曹操投降,曹操来到宛城受降,酒足饭饱之后,心情舒畅,便想体察一下民情。便问:此间有妓女乎?

最后他的大侄子给引荐了张秀的婶子——邹夫人。最后引的张秀复叛。曹操失去了自己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

这是三国中代价最高的一次寻欢之旅。



3.司马懿:可不单单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

在我们印象里,司马懿一直是以志谋见长。所以我们下意识的认为他诸葛亮一样是一个文臣。

但在三国演义103回的上方谷战斗中,司马懿和魏延打了一场:

魏延大喝:司马懿修走,舞刀相迎,司马懿挺枪接战。不到三个回合,魏延拨马便走,司马懿随后赶来。

这里面的两个细节:

(1)魏延是蜀国一等级的武将,是有真才实学的。但他和司马懿打了三个回合便跑了。

(2)司马懿把魏延打跑后,又随后再赶来追魏延。

所以司马懿这位西晋史上的开国皇帝武力值也不可小看!


4.王朗:被诸葛亮活活骂死应该,因为他选错了对阵方式。如果选择武斗的话,他就会赢。

在三国演义第十五回中:王朗曾经和太史慈打了一仗,王朗用大刀,与太史慈打的有声有色。

如果最后不是周瑜和程普前后夹攻,王朗寡不敌众,胜负还真未可分。这太史慈可是三国中的一等一武将

我们想想当时王朗被诸葛亮在阵前骂死了这个事,再对比一下,王朗与太史慈都能打得平分秋色。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如果当时王朗跟诸葛亮选择选择武斗而不是文斗。那历史说不定还真可能会被改写。


少校柳下惠


真的很多

先讲蜀汉

基本上都可以从这个人说起:诸葛尚(蜀汉灭亡那一册出现过)

他的祖先包括以下这些人。。。

爷爷是诸葛亮,比较明显。

诸葛亮的姐夫是庞统的堂弟,庞山民。

奶奶是黄月英,奶奶的姨夫是刘表。奶奶的叔叔是蔡瑁。

外公是刘禅,那外公的爸爸就是刘备了。

外婆是张皇后。外婆的爸爸是张飞。

外婆的妈妈姓夏侯,可能是夏侯渊之女,夏侯霸之妹。

夏侯渊又是曹操的族弟。

说明诸葛尚这个人有诸葛亮,刘备,张飞和曹操的血统。

而且诸葛尚的姨夫是关统。姨夫的爷爷是关羽。

蜀汉的几个主要家族就是这么亲密。。。

然后东吴,也同样可以从一个人说起:陆景(吴国灭亡那一册出现过)

爸爸是陆抗,爷爷是陆逊。

奶奶是孙策的女儿。如果真有二乔这种事,那周瑜就是他的奶奶的姨夫了。

外公的爸爸是张昭。

外婆是诸葛氏,诸葛瑾的女儿,诸葛恪的姐姐。

这么说,他外婆的叔叔就是诸葛亮。

另外,陆景的妻子的爷爷是孙权。这算近亲关系吗?

反正,他妻子的外婆也是诸葛瑾张昭的后代,这不是更近了吗?

[以后在这里补充东吴曹魏皇族之间的一些关系]

讨论魏晋,人物比较多,实在有太多角度。就写几个比较有趣的事情。

1)荀愷-爷爷的爸爸是荀彧,奶奶的爸爸是曹操,外公是司马懿。爷爷的姐夫是陈群。

2)司马炎的姨夫(蒯钧)的叔叔(蒯祺)的老婆(诸葛氏)的弟弟是诸葛亮。

3)魏元帝曹奂。他爸爸是曹操比较不知名的儿子曹宇,但是曹宇记载中只有一个老婆-张氏,张鲁的女儿。这么说,曹奂的外公是张鲁,外公的爷爷是张道陵。居然有道教这家族的人登上了皇位。

4)姓夏侯的和姓曹的本来是一家,也有许多婚姻关系。更有趣的是司马和夏侯的关系。这个最好从东晋时期的羊献容说起:

羊献容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后来是十六国汉赵末帝刘曜的皇后了。

她的爷爷的妹妹羊氏曾经嫁给了夏侯庄(夏侯渊之孙)。他们女儿夏侯光姬也是前一代的皇后(晋元帝司马觐)。

她爷爷的堂弟是一位三国名将:羊祜。羊祜的妻子又是夏侯霸之女,夏侯渊的孙女。

羊祜的姐姐羊徽瑜呢?又算是一名皇后;司马师的妻子,司马懿的媳妇。他们羊家怎么搞这么多皇后出来?

这小故事还得提到两个女性;也就是那几位皇后的共同祖先。一个是辛宪英(羊献容的爷爷的妈妈),另一个是蔡文姬,(羊徽瑜的妈妈或姨妈,不明确)。所以呢,好多晋朝皇帝血统也可以更早追溯到辛辟(袁绍部下)、蔡邕(书法家)、孔融、夏侯渊、等人。

感觉这魏晋朝廷不过就是一个大家族。蜀汉和东吴也差不多。比较核心的几个家族(例如诸葛,夏侯),虽然人不太多,但在三个朝廷到处都有关系。


小视频赶集


《三国演义》对我们的毒害极深。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正史,来了解一些三国时期的冷知识,可能会彻底颠覆你的认知哟!

一、

关羽单刀赴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记载不是关羽单刀赴会,恰恰相反是吴国的鲁肃单刀赴会。《三国演义》为了提高关羽的逼值,完全是左右颠倒,真是难为罗贯中了。

二、

三英战吕布,可是三国中的精彩章节。然而事实可能又让你失望了,吕布实际上是被江东的孙坚击退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根本就没有参加讨董联盟,他们是不可能出现在虎牢关的,更不可能三英战吕布的。

三、

空城计假的不能再假了。实际上,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两人才见面,相持于渭,并没有所谓的空城计。而这个空城计很有可能就是作者根据赵云的空营计改编而来的,不得不佩服罗贯中敏锐的觉察力。如果他老人家能够在当下玩自媒体,绝对的一个好手呀!

四、

黑脸的张飞,这可不对呀!张飞不仅不是一个粗人,而且还是一个玉面小生。根据史书记载,张飞出生豪门,不是杀猪的,有文采,擅长画美人,还写得一手草书。想想也是,要不然他的女儿怎么能够成为刘婵的皇后。

五、

关羽温酒斩华雄,威震天下。实际上,根据史书记载,当时斩杀华雄的不是关羽,而是江东猛虎孙坚,跟关羽没有一毛钱关系。而《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关羽的神武,硬把孙坚的功劳移到了关羽头上,这样好吗?

等等等等——



四十米大刀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各方能人志士纷纷起义,想要在乱世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于是在天下广招能人志士,希望将他们纳入麾下,为主效力。而在三国时期,有一个家族很神奇,他们一家兄弟三人,分属不同的政权。却分别为蜀汉、东吴以及曹魏三国出力,这一家族就是诸葛亮的家族。三国时诸葛家族名扬天下,谁的后代更强?首先,要给大家讲述的是诸葛亮一脉。想必大家对于诸葛亮一定很熟悉,他被后世称为卧龙先生,是兄弟三人中名气最大的。当初诸葛亮隐居于卧龙岗,刘备知道他的名声后,三顾茅庐,最终使得诸葛亮出山相助。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从一个没落的王室贵族,成长为雄踞一方的天下霸主,其中诸葛亮功不可没。诸葛亮在早年,收养了哥哥的次子诸葛乔当养子,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诸葛亮却视如己出。在诸葛亮的精心教育下,诸葛乔也能独当一面。在北伐战争时,被派去监督粮草的运输。但不幸的是,诸葛乔在年仅25岁时便去世了,虽然有能力,但最终没能有所作为。诸葛乔曾育有一子诸葛攀,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诸葛攀在蜀汉也是有名的大将军,但无奈和他父亲一样,最终早早离世。诸葛亮的亲生儿子,诸葛瞻也很有智慧,但在与邓艾交战的过程中不幸去世。

其次,是诸葛瑾一脉。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哥哥,但是两人却分属不同的政权。当时,诸葛瑾在孙权的手下做事,是东吴的重臣。他曾多次努力化解东吴和蜀汉的对立关系,在东吴官至大将军。在他的所有子嗣中,诸葛恪是最争气的。他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东吴的大将军。当初孙权去世时,还让他做独孤大臣,辅佐孙亮做事。为了不辜负孙权的嘱托,在孙亮继位以后,诸葛恪便执掌东吴的军权。之后孙峻对诸葛恪独揽大权心生不满,于是便诬陷诸葛恪造反。当时幼主孙亮没有主意,于是被孙峻控制,最终诸葛恪死于二人之手。

诸葛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因为参与孙霸的谋反活动,被孙权亲手杀死。二儿子和三儿子在诸葛恪被杀后也受到牵连,被吴军杀害。诸葛融是诸葛瑾的第三个儿子,当初听闻弟弟诸葛恪被杀后悲痛欲绝,因此选择自杀。所以诸葛瑾这一脉,大部分的后代都没能存活下来。只有二儿子诸葛乔的儿子幸存下来,在河东定居。最后是诸葛诞一脉。他与诸葛亮和诸葛瑾并不是亲兄弟,只是他们的族弟。三国时期曾在魏国做事,担任曹魏的东征大将军。当初司马家族夺取了曹魏政权,诸葛诞决定起兵造反。但无奈,起义活动最终被镇压,诸葛诞也被处死。

但令人感动的一幕是,诸葛诞手下的士兵很有骨气,被俘虏后也坚决不投降。他们声称自己为诸葛公死,终生都不会后悔,可见诸葛诞在军中的威信。诸葛诞共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被送去东吴,最终官至右将军。女儿则被嫁到了司马家,而且诸葛诞的曾外孙就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由此可见,即使是生女儿,日后也可光耀门楣。虽然诸葛家三兄弟,分别服务于不同的政权,但他们的能力却不容小觑。在乱世之中,他们一方面,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又会有很多不得志之处。虽然诸葛家留下的后世子孙不多,但各个都能力出众,有所作为




陈懒懒


1、汉献帝刘协和诸葛亮同一年生,同一年死。诸葛亮公元181年出生于徐州,公元234年逝世于五丈原;刘协公元181年出身于皇室,公元234年寿终正寝。

2、三国皇帝中,后主刘禅在位时间最长。刘禅在位约40年,刘备在位约2年,曹丕在位约6年,曹睿在位约13年,曹芳在位约15年,孙权在位约23年,孙休在位约6年,孙皓在位约16年,在位长还得心态好。

3、蜀国或蜀汉是后来的说法,刘备建国时国号为汉。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为了便于区分西汉和东汉,史称蜀汉。

4、三国时期,亡国之君都保全了性命,毫无气节。司马炎以晋代魏,公元302年,曹奂在封地去世;蜀汉灭亡后,刘禅于公元271年去世;东吴被灭后,孙皓在公元284年去世。

5、曹操是个十足的人妻控。杜夫人原是吕布将秦宜禄之妻,尹夫人原是大将军何进的儿媳,他曾经想霸占张绣的叔母,差点性命不保。

6、最早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关羽、张飞,而是简雍。简雍和刘备是同乡人,年少的时候便和刘备相识相知,比关羽和张飞更早追随刘备呢。

7、孟获并非造反的唯一头头,还有一个头头是雍闿。雍闿乃是南中地区豪强,而孟获是少数民族首领,二人皆算是头头。

8、鲁肃有一遗腹子叫鲁淑。东吴的第二任“大都督”鲁肃于公元217年去世,而他的孩子是在他死后才出生的。

9、袁术的女儿被孙权霸占为妻。孙策带军于皖城击破刘勋,袁术的家眷就都被孙策抓捕。之后,袁术的女儿袁氏便被孙权纳入宫中做了妃嫔。

10、孙策死后,宗室孙暠夺权未遂,宗室孙辅和曹操暗通。看来孙权继承江东也不容易,所幸周瑜和张昭给力。

11、孙权曾派万人乘船探索台湾。公元230年,孙权派了卫温和诸葛直两员将领率兵万人去探索夷洲。

12、孙权曾派使者出使过高句丽(朝鲜、韩国一带)。高句丽是当时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国土横跨现今的中国、朝鲜以及韩国。

13、孙权有个英俊的女婿。这个人名叫滕胤,他皮肤白净,相貌非凡,每次上朝的时候大臣们也都“垂涎他的美色”。

14、孙权的后宫非常热闹,有点“甄嬛传”的意思。皇后潘淑之前得罪过不少人,最后被近侍宫人所害,后宫不太平。

15、吴将程普和周瑜曾不和睦,蜀将魏延和杨仪有大矛盾。至于曹魏,有嫌隙的臣下也很多。

16、猛张飞有个儿子很软弱。他叫张绍,邓艾大军兵临城下,他没什么主见,还奉命去向邓艾递上降表,非常卑微软弱。

17、江东名士虞翻嘴巴很损,特别喜欢骂降将。曹魏将领于禁被他骂过,蜀汉将领麋芳也被他骂过。

18、一代名将于禁被曹丕羞辱致死。于禁去祭拜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命人画关羽降服于禁的图,于禁看到后,羞愧而病死,曹丕这么做确实有点过分。

19、曹丕对宗室非常不好。把曹洪压入大牢,把曹植逼到七步成诗,曹彰去朝见暴病而亡,估计和曹丕也有关系,这也是后期被司马氏篡权的重要原因之一。

20、陈群是个治国高手。他主创的《九品中正制》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直到科举制的出现。


镜中人摄影


三国时候是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大乱世。老百姓企盼盛世,最怕乱世。就是因为乱世之中兵连祸结人如草芥,所以人口数目迅速凋零。曹丕称帝时,中国总人口也就两千万出头,凑个几万人打仗已是不易,更别提动辄出兵百万。

所以三国演义中将三大战役夸张得厉害,真实情况是官渡之战中袁兵10万左右,曹军不足两万;赤壁之战中,曹军浩大,也就在20万人上下,而孙刘联军大约有5-6万人;最后一个夷陵之战,孙刘双方的兵力差不多,大约都是4-5万人

诸葛亮有治国之才,却非临阵决机的能手。所以,在赤壁之战时,是刘备后来猜测到曹操会遁走华容道,于是带着兵去追赶,只是曹操撤退得很坚决,等刘备赶到华容道时,曹操早就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