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丁克”,就要先了解“丁克”;也許你對它存在一定的誤解

放開二胎以後,以前急切想要孩子的朋友們,反而在猶豫自己還要不要二胎,怕被二胎生活拉低生活質量,更怕面對撫養小孩時的艱辛。

如果夫妻雙方工作都挺好,經濟壓力基本沒有,我想二胎接受度上會好很多,當然也有個例。

想做“丁克”,就要先了解“丁克”;也許你對它存在一定的誤解

同事小美就曾跟我說:“我要做丁克。”

1、小美跟老公家庭條件都不錯,工作各方面也基本符合我們所說的“不差錢”。小美和老公是同學,早早的結婚,日子過得殷實的很,高檔化妝品、名包、豪車,經常出國旅遊,住大洋房。

我曾經問過她,為什麼不存點錢,將來有了孩子做一番打算。小美笑了笑:“我們決定做丁克。”

面對我疑惑的表情,她跟我說:“希望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兩人世界快樂足矣。”

想做“丁克”,就要先了解“丁克”;也許你對它存在一定的誤解

2、前幾天也曾經接到過網友的私信,她說,小時候父母經常吵架,導致他弟弟後來得了抑鬱症。

她要結婚了,想起她跟弟弟的遭遇,跟老公商議不要孩子了,準備做“丁克”。我問她:“你這麼做的原因,是不是大部分受家庭或者弟弟影響?”

她沒有猶豫:“90%以上吧。”

想做“丁克”,就要先了解“丁克”;也許你對它存在一定的誤解

3、“丁克”是一個1950年代起源於歐美、由英文DINK音譯而來,亦翻為丁克族,或是丁克家庭。原DINK是“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簡寫,也就是代表了“雙薪水、無子女”的家庭。

現在人往往趨於誤解,把不願意生小孩的劃歸於“丁克”一族,亦或者本人早早站好隊,告訴他人,我們要做“丁克”。

從字面的意思不難發現,“丁克族”是主動選擇,而非被動接受。被生育能力、經濟狀況、家庭矛盾等等原因而被動選擇不育的,皆非“丁克”。

其次,丁克不僅要接受對方不要孩子的想法,更要從心底接受、認可。

丁克更趨向於一種生活狀態,而現實生活中,這是一項重要因素的存在,也正是這些認可、接納自己是“丁克”,擁有著別樣的生活狀態,才能夠堅持自己的選擇,並經營與享受自己的“丁克”生活。

4、無論是“丁克”還是受外界因素影響的“非丁克”不育族,將來都面臨很多問題。對方的背叛“我又想要孩子”;自己的背叛“小孩其實也挺好的”;外界的壓力“我跟你爸就想有個孫子抱抱”。

當這一切擺在你面前,選在“丁克”的你,做好準備了嗎?

想做“丁克”,就要先了解“丁克”;也許你對它存在一定的誤解

Ps:非“丁克”不育族,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為他們選擇的目的不純粹,不堅決,他們是被動選擇,而非主動要求。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