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才會時常把享受孤獨,擁抱孤獨掛在嘴邊?

用戶110937338771


享受孤獨,擁抱孤獨,這樣的詞彙總是帶些倔強與堅強在其中。

想必,是對這個世界沒了嚮往,充滿了失望才會這樣說。

孤獨,其實換做獨處更好。孤獨,只能看做是一個人的憂傷。而獨處,可看做一個人的進步昇華。

如果一個人,能把孤獨,轉變為獨處,那麼,想必會好很多。沒有人喜歡孤獨,但一定有人喜歡獨處。

獨處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而孤獨是每個人在一生中不可避免會遇到的階段。將孤獨昇華為獨處,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做更好更真實的自己,在獨處中探尋人生的真諦與方向,在濛濛煙雨中豁然開朗,自此以後,抬頭便是陽光明媚。

一個人,最好的狀態便是,不排斥熱鬧,也享受獨處。



杳杳歸兮


經常說享受孤獨、擁抱孤獨,把孤獨掛在嘴邊的人,必定是十分孤獨的人。

孤獨可以分為性格孤獨和心情孤獨兩種。性格孤獨其實就是性格孤僻,不愛說話,不愛和人搭群,這種情況基本上是先天性的,如果後天不下大功夫扭轉,是很難改變的。另外一種的心情孤獨,是後天因素導致的,其表現形式除了具備性格孤獨的特徵之外,還具備唉聲嘆氣、垂頭喪氣、走路躲避他人、不愛出門,或獨自到靜寂無人的地方散步、靜思等特點。

性格孤獨因其具有遺傳性和先天性,我們暫且不論,而心情孤獨的原因大致源於以下三種-----

一是人生坎坷所致。這部分人大多是有理想,有才能,也勇於拼搏,但往往不是自己的性格過於剛強,就是自己的處世方法有問題,亦或命運不濟,遭受小人,使人生道路崎嶇不平,屢陷泥潭沼澤,甚至佈滿荊棘,事業無成,理想破碎,於是情沉意落,甚至悲觀厭世。

二是家庭災難所致。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家庭遭受嚴重的災難,比如車禍,疾病等,致使家人死亡,或造成難以回力的經濟損失,也會給人帶來嚴重的精神打擊,使之精神塌陷,萎靡不振,鬱鬱寡歡。特別是和自己感情最深的親人的中途離世,更容易使人長期走不出悲痛和陰影的沼澤,漸漸形成孤獨。

三是愛情失戀所致。愛情是一種最能讓人著魔、最能讓人用心、最能讓人彌情的人生現象;往往愛的越深,傷的越很。一旦深愛的對方拋棄了自己,一旦各種努力又毫無結果,這時被拋棄的一方就會情悽意憷,呆痴若愚,甚至悲傷自殘,痛不欲生,久而久之,便亦形成了孤獨。

“治療”孤獨,除先天性孤獨之外,其他類型的孤獨都需要因源而治,但不管出於何因,弄清弄懂人生的真正意義,正確對待人生,走出自己的陰影,不去擁抱和享受孤獨,應該是開給孤獨者的一個妙方了。


蒼塵一瞥


享受孤獨的人,往往有這4個優點,深藏不露真本事

我們在很多時候都害怕孤獨,因為一說到孤獨就會讓人感覺到很壓抑,讓人心裡面很抗拒這個詞,但是在成長路程中,我們避免不了孤獨,與其抗拒倒不如去享受孤獨,因為你現在的孤獨只是沒找到跟你一樣的人,享受孤獨的同時你將會擁有一些優點。

一、飽經風霜,心如止水

經歷了長期艱苦困難的生活和鬥爭的途中,我們就會對一些事物失去信心,不會再去奢望,已經將七情六慾的需求提升到一定高的境界了,從而我們的心境平靜,對外界的事物毫無雜念。在飽經風霜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對我們的心境進行磨礪,提高我們的精神高度,一直到心如止水,才可以在這個喧囂的社會里面靜下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容易被打擾,這樣就可以做到更好。在經歷了太多,飽經風霜,靠著自己的那個信念,在磨礪之中成長,做到了心如止水,就只有那一個目標,最後在享受孤獨的時候,獲得了成功。

二、生活獨立

在享受孤獨的時候,就會容易成為所謂的“不合群”的那部分人,這樣子的話,我們就必須做到經濟、生活上的獨立。這就鍛鍊我們很多,至少在自己的居住的地方,臨時的家,我們會照顧好,於是乎我們就增加自己的生活能力,給自己加分,鍛鍊自己在這個社會里面的生存能力,就可以將很多事情簡化,安排的井井有條。這樣會被更多的人看好,增加閃光點。現在的創業就是如此,在生活上獨立,因為我們需要一個堅強的內心,當你獨立的時候,你就會凡事第一反應是靠自己怎麼去做、怎麼去想。增強自己的能力,比其他人更容易走向成功。

三、有自己的思想和空間

享受孤獨,就要學會獨特思想和思考的空間,不會有人打亂你的思想,很多時候不會讓自己功虧一簣,思想不容易被別人擾亂,就會一直是朝著自己當初想的那樣發展下去,這樣更容易堅持下去,更加容易獲得成功。馬雲,現在的一個很成功的企業家,但是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提出的觀點不被當時的上層社會的一些人接受,認為他是騙子,那他但是就是孤獨的,但是是在享受孤獨,因為一直在自己的思想裡面前進,沒有太多指導 ,全是自己的摸索,因為有自己的獨特思想,和思考的空間,堅持了下去,最終是現在這麼巨大的成功。

四、有本事不願追名逐利

享受孤獨,但是卻不隨波逐流,不願意追名逐利,始終堅守本心。在享受孤獨的時候尤其是怕被太多的事物影響。享受孤獨的時候會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自己的,然後自己可以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在學習裡面進步,自己的知識面增加、涉及面廣,於是就是有“本事”。但是在享受孤獨的時候使得我們內心比較平靜,對名利不太敏感,但是這樣我們會讓自己升值,終將會被人發現你的“本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所以說真正的智慧者享受孤獨,有能力沒脾氣,有能力能控制慾望,這才是人生最高境界。

當某一天你發現自己感覺孤獨的時候,不再壓抑、抗拒,而是勇於去享受它,並且擁有這幾個有點,飽經風霜,心如止水、生活獨立、有自己的思想和空間、有本事不願追名逐利。你會找到自己的路,適合自己的通往成功的路。



窗外飄的雪


要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要搞清楚生活中哪些人容易孤獨,他們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

我覺得大約有兩類人時常把享受孤獨、擁抱孤獨掛在嘴邊。

第一類:不得不孤獨的人。不得不孤獨的人又分幾種情況。

一是從小生活在一個冷漠,缺少關愛的環境中,養成了內向的性格,不善言辭交流,只能獨處,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孤獨的性格。

二是性格怪異,不容易與人相處的人,別人敬(畏)而遠之,不願與之相處,不得不孤獨。

三是外形不佳,能力不強,在人群中沒有存在感,極度自卑,難以與人打成一片,難以交到朋友的人,不得不孤獨。

四是經歷了人生沉浮和苦難,一番折騰,最後一無所有,自尊心又特別強,不願把傷口翻給別人看的人,他們只願獨自舔舐傷口,不得不孤獨。

不得不孤獨是人生的無奈。生而為人,又有誰願意孤獨呢?所以,當別人問起為什麼不合群時,他們往往以享受孤獨,擁抱孤獨來掩飾自己內心的傷痛。

第二類:內心豐富、精神獨立的人。

這類人常常愛讀書,愛思考,愛寫作,愛藝術創作,愛自然,或有其他深入骨髓的愛好。他們的靈魂馳騁於自己的精神世界。讀書人、寫作者常與書中人對話,愛思考的人與自己對話,藝術創作的人與創作對象對話,愛自然的人與天地萬物對話,這時,他們需要獨處來從事他們所喜歡的事情,旁人看起來,他們真是太孤獨了。

古今大有這樣的人在。與天地精神相往還的老子;獨釣寒江雪的柳宗元;獨往湖心亭看雪的張岱;早晨從中午開始創作《平凡的世界》的路遙;年老躲在鄉下生活寫作的陳忠實……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當你問這些人為何不愛熱鬧,他們可能會回答你,我是在享受孤獨,擁抱孤獨。他們並非標榜自己獨高一格,他們是在真正享受獨處帶來的精神上的豐盈。他們的生活正應了一句話,“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

總之,享受孤獨,擁抱孤獨是一種精神的自由,但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分清楚哪些人是在真正享受孤獨,哪些人又是在掩飾自己的孤獨,這樣,以免我們說錯話,無意中傷害了別人。

以上是我的淺見,歡迎大家指正。








海棠明月


時常把享受孤獨,擁抱孤獨掛在嘴邊的人,其實是最不願孤獨的人。孤獨是心靈深處的一種空虛感,內心蒼白,精神空虛的人,才會有孤獨感,經常用享受孤獨二字釋放和緩解情緒;孤獨是一種沉思冥想的境界,在寂靜無人的環境下,獨自心無旁騖的學習或考慮問題,效果很好,比在繁雜人群中收益倍增,這才是享受孤獨,這種孤獨的人不會大呼小叫的說什麼“享受孤獨”,因為他們的內心不孤獨,比常人有著豐富的精神生活。



李蓉


其實,孤獨是可以享受的。

孤獨的時候,可以什麼都不去想,也不去做,只是一個人發呆,讓所有的思緒排空,心靈裡那些“煩惱的雜草”,可以一點點拔除,心會變得輕盈。

一個人的世界裡,沒有爾虞我詐,沒有勾心鬥角,也不要看誰的臉色行事,只要自己活得開心,就足夠了。比方說,一個人獨坐小樓,溫酒煮茶,看書,看窗外風景,一切都是安靜的,充滿詩意……

如果是一群人在一起,那個孤獨的人,就在一隅,靜靜地看著所有的人,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卻什麼都不說,成為最好的聽眾。聽別人說,也是一種享受。

享受孤獨的人,並不寂寞。

多少人,你看他一直是一個人,其實他的內心還有“鳥語花香、安靜祥和”這樣的美麗,心是美的。即便是置身在一個空曠的野草地,能尋找到的不是真正的孤獨、寂寞,而是會找到一朵小花,一陣清風,一縷陽光。

境由心生,一個人是不是真的孤獨,其實一種感覺。當內心充滿幸福的時候,一個人走路,都還可以哼著歌,跳著舞步,誰能說他是“一個人的寂寞”?

社會很鬧騰,我們都需要一段孤獨時光。

多少人,經過社會的洗染,思想變得複雜,慾望漸漸膨脹。也慢慢迷失了自我。每天那麼拼命,為了什麼?回頭看看自己,又做了什麼?身後那些歪歪扭扭的腳印,自己都不敢直視。

當一個人不再單純,是心靈長滿了雜草,人生陷入雜草之間,看不到希望的春天。這時候,如果有一段孤獨的時光,放下一切——哪怕放下的時候,有淚水流出來,也值得。過一陣子,突然會發現,自己有脫胎換骨的變化。

突然有一天,我們會發現,孜孜不倦追求的東西,到頭來都是虛無:過去的愛情,其實都不是真愛,因為真愛的人,一定會不離不棄到老;曾經喝酒吃肉的人,美其名曰“朋友”,其實是利益圈子;過分追求金錢的心,真的好累好累,需要休息了。

張藝謀說:其實每人都有孤獨感,喧囂中的人,內心可能是孤獨的,這種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內心都渴望被安撫、理解。

原來,真正活得高級的人,是“享受孤獨”,“沒心沒肺”的時候,心也會自我療傷,迴歸到某一個生命的原點。




小時光同學


享受孤獨就是讓自己有一個獨處的時間,一個獨處的時間,一個在喧囂背後反思和安靜的時間。此時你屬於你自己。


荷畔曉語心理分析


哈哈哈 問對人了 這不正是我嗎?經常把享受孤獨掛在嘴邊!這是因為第一懂得獨處、不怕寂寞 一個人可以有很多事做 第二個性使然 有人就喜歡高朋滿座、熱熱鬧鬧的。有人喜歡安安靜靜、索然寡居。第三 就喜歡一個人靜一靜,和自己相處,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對於我個人來說,每天有個獨處的時間特別重要,我特別享受一個人待著的感覺,如果一天都鬧哄哄的,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單獨和自己呆一會,我就像枯萎的花一樣,沒有了水分和營養灌溉自己的心田……這不是矯情。理解的人會理解、不理解的人也不強迫理解。


如煙往事俱已去


掛在嘴邊的孤獨有多獨。掛在嘴邊的這個人可能很聒噪哦!

真正孤獨的人估計都無聲,每天做著自己事情。多餘的一個標點符號都懶的吐吧!

身體孤獨還是心靈的孤獨呢,身體孤獨是選擇,不想理人。心靈的孤獨,哪怕我深處嘈雜,也找不到一個靈魂有共鳴的人。

兩種孤獨都有的那就先走進人堆裡找人說話,身體不孤獨了,在說話聊天中,才能找到與自己心靈精神有共鳴的人哦!


忘憂谷主


時常把孤獨掛在嘴邊的人,應該是不懂孤獨的。所謂孤獨,其實能讓你徹底成為你自己。

當你推開門匯入人群,你有了名字職業地位,浮躁和焦慮開始如影隨形。你的嘴開始動個不停,你甚至發現自己開始扮演一個你不認識的人,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做著迫不得已的事。要經過漫長的迷茫和精神危機之後,你才學得會走進房間,關起門來,主動孤獨、主動沉默、主動冥想、主動享受時光、主動遠離規則、主動關懷自己。在自己的房間裡,沒有人可以讓你羨慕和嫉妒,沒有讓你內心翻騰不已的競爭和慾望,收入名義地位,不再是生活的重心,此刻的你,只是一個單純的你。

即便是有伴侶,有時也應把自己隔離開來,主動享受孤獨,給彼此一點時間,發呆或者看書到深夜,不然你們時刻粘在一起,恐怕什麼都不想做了。

所以無需懼怕孤獨,當孤獨無法用手掌掌握時,你可以去擁抱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