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為什麼殺關羽?

育兒交流學堂


看的是《三國演義》吧?歷史上關羽是馬忠殺的,當然這可能有著呂蒙授意之嫌。

而呂蒙殺關羽,有兩個可能。第一他自作主張,第二是孫權授意。

首先自作主張可能性不大,呂蒙雖然與關羽有隙,當年為了“還荊州”兩人沒少碰撞。但好歹身為東吳主將,殺關羽這樣的大事兒,他沒有理由獨斷。關羽可不是普通武將,其更是劉備出生入死的兄弟,殺了他勢必會與蜀漢結下死仇,事關東吳存亡,呂蒙沒那麼打膽子。

所以,這件事兒應該孫權授意。那麼孫權為何要殺關羽,要知道這一殺,他與劉備就徹底斷了。

個人覺得主要有三點原因:

第一點:關羽不降。

不降之將,必須得殺,這是規矩!

從大義方面來看,關公起兵的本意就是為國家除賊,雖然這個名義聽起來略微有些“浮誇”,但是它卻代表了起義行動的基本方針。古代做任何事情都講究“師出有名”,沒有正當名義的事情是不可能成功實現的,所以對於當時的人來說,給自己找一個正當的“謀反”名義是立命安身的根本。

關羽從起義開始就以扶助漢室為指導思想,雖然在中途被曹操俘虜,但是他依然表現出不與反賊共事的原則,從當時的巨石來看,孫權的勢力也是標準的叛軍勢力,所以孫權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和關羽的思想是不可能相容的。

從小義來看,關羽和劉張是非常親密的兄弟,雖然三人並沒有實際的血緣關係,但卻因為同處亂世,彼此之間已經培養出了極其深厚的“革命友誼”,這種友誼讓他們三個人有了同生共死的信念,在這種觀點之下,關羽是絕不可能拋棄兄弟投降孫權的。

所以無論是從大義還是小義方面來看,孫權都不可能讓關羽為自己所用,可是放他離開的話必然會成為日後的大麻煩,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斬殺對方。

而且就算關羽年事已高,不足為慮。但他是敵將,戰場上抓到敵將,不降者,只有殺掉,這是規矩。當年關羽在曹操陣營,那是因為他投降了曹操。此外呂布麾下悍將高順,其能力不下張遼,但他不降,曹操也只有殺掉。還有龐德,同樣是不降,雖然其乃是馬超舊將,關羽還是要殺他。

所以,殺關羽,符合戰場規矩。

第二是私怨

孫權對於劉備和關羽這兩兄弟可以說是恨之入骨,首先劉備借荊州不還,並因此而崛起,拿了孫權心心念唸的西川,其實力已經漸漸超過東吳,甚至於輕視孫權,這讓孫權感覺很受辱。

而關羽,更是因為拒絕孫權嫁女一事,讓孫權心有記恨。當時孫權有意結交關羽,便替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結果關羽辱罵來使,拒絕結親。如果不是當初關羽太過狂妄自大,不把孫權放在眼裡,也不會有後來的敗走麥城。

所以孫權殺關羽,也有著為當初的恥辱報復的意思。

第三是嫁禍曹操

當時孫權殺了關羽之後,第一時間將關羽的頭送到了曹操那裡。意思很明顯了,就是想告訴劉備,這殺關羽是曹操的意思,我們東吳只不過是個從犯。冤有頭,債有主,你找曹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