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曾经力挺八阿哥的马齐,为什么没有遭到雍正的清算?

在《雍正王朝》里,上书房大臣马齐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忽略掉的人物。当初,佟国维主持上书房工作时,马齐总是紧跟领导,“夫唱妇随”;后来,张廷玉上位,马齐更是变得默默无闻。以至于很多人看完《雍正王朝》后,都会以为马齐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龙套角色。

可是,在以权谋与智慧著称的《雍正王朝》里,能够屹立两朝而不倒的马齐又怎么会是一个简单人物呢?

雍正王朝:曾经力挺八阿哥的马齐,为什么没有遭到雍正的清算?

大家不要忘了,在最开始“议举太子”的时候,马齐可是铁杆的支持八阿哥上位的,可以说,马齐和雍正属于你死我活的”政敌“。可是后来在”八王议政“时,雍正又把马齐和张廷玉并列,认作”自己人“。

这样的前后反差,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马齐,到底有着怎样的厉害之处?他能够在“九子夺嫡”中屹立两朝而不倒的秘密又是什么?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

尊重领导

作为一名“二把手”,马齐自始至终都非常明确自己的定位。不论是根深叶茂的佟国维,还是名满天下的张廷玉,马齐从来没有看人下菜,只要是自己的领导,他都尊敬无比。

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在“议举太子”时,佟国维大力支持八阿哥完全是为了佟氏家族的长盛不衰。而马齐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佟国维,就很让人佩服了。

雍正王朝:曾经力挺八阿哥的马齐,为什么没有遭到雍正的清算?

要知道,以当时上书房的排位、资历来看,佟国维之后,最有可能上位的人选正是马齐自己。可是,如果佟国维支持的八阿哥成功上位,那么马齐“接班”的日期就遥遥无期了。

但是,马齐并没有像张廷玉一样,“标新立异”,以求上位。而是默默地支持“一把手”的工作。可见他是一个尊重领导的“厚道人”。

巧妙地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当然,马齐之所以能够躲过“站队错位”的大劫,最为主要的还是他在康熙面前的一段巧妙辩解。

当佟国维因为隆科多的告发而翻车之后,马齐立马意识到了自己处境危险之极。作为上书房的二号人物,他在力挺八阿哥这件大事中,卖力吆喝,居中联络,也有着“结党”的嫌疑。

雍正王朝:曾经力挺八阿哥的马齐,为什么没有遭到雍正的清算?

所以,他立马对康熙说了下面一段话:

奴才的罪与佟国维一样深重,求万岁重重惩治。但奴才以为,阿哥之中确实只有八爷宜乎立为太子。恳祈万岁不要以臣等之过而弃用贤哲之王

首先,马齐承认自己错了,可是他却依然坚持“阿哥之中确实只有八爷宜乎立为太子”的观点。这并不是他脑子坏了,恰恰相反,这正是马齐的高明之处。

因为在“议举太子”之前,康熙曾经说过“一唯公议,绝无偏私”。而抛去站队邀宠的个人利益来说,以当时的情形来看,确实是八阿哥的人望最高,最为符合康熙的圣旨精神。

雍正王朝:曾经力挺八阿哥的马齐,为什么没有遭到雍正的清算?

所以,马齐这时候还在如此坚持,正是巧妙地告诉康熙,我和佟国维不一样,我完全是按照领导的意思在办事。并没有“趋红踩黑”,见风使舵。

所以,马齐他们力挺八阿哥的计划最终失败,康熙对佟国维的定性是“结党”,而对马齐的定性仅仅是“见事昏聩、随声附和”。

可见,领导往往都不会刻意处罚尊重领导的“好同志”。

雍正王朝:曾经力挺八阿哥的马齐,为什么没有遭到雍正的清算?

也正是因为,马齐的“随声附和”,才没有上雍正的“黑名单”。

后来,在四阿哥火烧“百官行述”时,马齐更是成了雍正与康熙之间的传话人。可见对于,这个时刻紧跟领导的“二把手”,四阿哥还是十分欣赏的。毕竟,雍正自己也喜欢听话的下属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