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居家就业探索新模式,农家小院成车间在家做工也能挣钱

广元晚报讯(剑社 全媒体记者袁欢)“疫情紧,不能出门,剑阁县人社局就组织人员把扶贫车间原材料送到家里,在家做工,不但减少了聚集一天还能挣几十块钱。”近日,剑阁县龙源镇红彤村建卡贫困户张春芳正在自家院子里熟练地穿接纽扣。

剑阁居家就业探索新模式,农家小院成车间在家做工也能挣钱

扶贫车间提供原材料

在家就能进行生产加工

据了解,扶贫车间下发的有纽扣、鞋盒等原材料,纽扣每户分发按大纽扣25斤,按1元/斤,小纽扣25斤,按2.5元/斤,鞋盒材料,每个鞋盒0.2元,并配置加工“说明书”,这样平均一天可收入近百元,让他们在家就能进行生产加工。

“在严防疫情下,紧紧抓住“增收脱贫”这一关键点,以建设“就业扶贫车间”为抓手,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外守“疫”线、护家园,内抓春耕、复工促产能,扶贫车间促进居家就业,确保贫困劳动力有岗位稳增收。以龙源扶贫车间为例,剑阁县扶贫车间采取多地搭建平台、灵活用工形式、在线指导运行模式,探索出了一条让困难群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的新路子。


避免人群聚集

工作时间也灵活

多地搭建平台。采用“企业+车间+贫困户”的模式,支持已经复工的元山镇盘石村、柏垭乡井泉村、姚家乡柳场村等地6个已复工的“就业扶贫车间”良好运行,加快推动下寺麻柳村等4个“来料加工扶贫车间”复工生产。全县10个车间全部运行后,可辐射当地贫困劳动者和就业困难人员从事居家就业和灵活就业。

灵活用工形式。通过“集中+分散”“主要时间+闲散时间”相结合的车间加工方式,定向吸纳贫困劳动者和无法实现转移就业的困难就业人员就近就地就业。疫情防控期间,建有扶贫车间的乡镇工作人员戴上口罩,为贫困户家庭和低收入家庭逐户发放纽扣、鞋盒等原材料,指导加工制作,并统一回收,工资采取计件日算月结形式。这种“居家就业”既避免人群聚集,工作时间也灵活,在做好春耕生产之余加工产品,做到生产、增收两不误。目前通过“上门服务、居家就业”的方式,有178人复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9人,人均每天有30-50元的工资收入。

在线指导运行。根据劳动者就业需要和技能需求,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岗位需求,开展纽扣、鞋盒、首饰等简单加工技能培训。采用“三集”“三到”“两推”的运行方式,解决贫困人口和就业困难人员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人均每月增收300-1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