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说,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如何理解?

疏桐


纪伯伦说, 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我也这样认为。因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其身体和灵魂都应该是自由的。

纪伯伦有首诗歌: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其实是对自身生命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你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1、我们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有些父母始终认为,是我生养的你,你就是“我的”,任打任骂、任意“使唤”、限制“发展”,觉得养孩子就是来给自己养老送终的。错误理解“父母在不远游”,认为养孩子就是老了伺候自己“用的”,所以你再有本事都不能“远游”,也许还会被戴上“不孝”的帽子。

说起来,孩子来自母体,就像一种天然的“自由落体”,借父母的身体产生生命,一朝分娩后便“不再属于自己”。他是你生命的延续,更是“这个世界生命的延续”,而延续也不属于我们,属于孩子自己,属于生命本源。

这,犹如苹果树结出红红的苹果,熟透的芳香的果实,脱离了树后便不再属于苹果树一样。

所以,他们只是借助你的身体而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你才来的。

2、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生活中,有很多旧的观念、旧的传统、旧的思维带给我们一些“误导”,就是孩子不仅属于自己的,还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愿去成长和“发展”。

比如:有的父母是做生意的,就必须让自己的孩子沿袭成为“优秀”的商人,且必须是传承祖业。受到父母的这一限制,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孩子“舍弃”了自己的梦想,一辈一辈的,不知道他们会有多苦恼。

现在很多父母就“喜欢”为孩子的“未来”操心、且“操碎了心”。孩子的成长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意愿来,不能有“半点闪失”。

比如:我就看到过一个非常幼小的孩子,骨骼稚嫩,就被父母逼迫去学少林武功,孩子不愿意学,哭闹不止,其实也吃不了那个苦啊,但是不学不行,“必须”得学。不知道这对孩子幼小稚嫩的身心是多大的一种摧残,可家长反而觉得是对孩子的“发展”好,是一种“锤炼”。

当父母的,你怎么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呢?强行孩子必须学什么,不能学什么,甚至将来怎么发展、找什么样的对象都给“安排”好了,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心灵感受。

3、我们更不要限制孩子的未来和“自由发展”

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认知,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有着他自己的梦想和人生理念。

比如一代伟人、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理想就是铺展自己心中宏伟蓝图,把革命事业当成人生追求的目标。我想如果他们的父母“限制了”他们的人生发展,人类世界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巨大发展成就和缤纷精彩,也许还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所以,孩子从小到大,你培育他,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认知和意识行为,他们有着自己的梦想、理想、追求目标。让孩子展开梦想的翅膀,是父母给予的最好的“礼物”。

这一点,我们人类更应该学习自然里的生物和动物。比如小鸟,它们在羽翅丰满起来后,自己往哪里飞,父母是从来不干涉的,让孩子“以天空为家”自由的展翅翱翔。

所以,纪伯伦接下来的诗句是: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而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这是纪伯伦的精美诗句的核心部分,好好阅读理解一下,我们的心灵也会“疏透”。

小结:

我们都应该好好读一读这首诗,领悟思索其精髓,“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人至今不明白这个问题。

其实,给我们“上课”的不是老师、不是诗句,而是大自然。

你仔细想想、用心感悟一下,哪些动植物不是这样?蔬菜、水果、粮食,这些都是“借助母体”而来,但从来不属于“母体”本身;又有哪个动物“跟随父母”生活一辈子呢?

心灵、灵魂从来都是自由的、需要自由飞翔的。如果你限制了它的自由,或许会形成一种“人性的扭曲”,扭曲了的灵魂,亦不再是自己的,也没有了自己最向往的人生美景。

所以父母不能太自私。这种自私其实不是“为了你好”,而是一种“人性的丑陋”。

孩子“不是你的”,他是你人生“最美的风景”之一。


亲吻生活一爱欣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以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最好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于是,不让孩子外出和同学玩,不让孩子看电视,在家好好学习,严格控制,甚至贬低责骂,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可是,这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不知不觉中,把孩子当成私有物品,以爱之名来绑架他,让他听话 ,做他们不喜欢的事,走不喜欢的事。

1、父母的控制欲,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一般情况下,我们大人之间,有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先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然后一起想办法解决。

这是我们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模式,但问题如果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少有人有耐心用这种方式和孩子沟通,特别是对待叛逆期的孩子。

总是强调孩子,你必须听我的才对,我都是为了你好。

一个在控制欲中长大的孩子,他的人生是压抑的,如同牵线的木偶。

许多人都看过《小欢喜》,剧中的英子被逼得要去跳海。

2、不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很难得到幸福

综艺节目《少年说》中有个女孩,大声向妈妈喊出自己的心声,希望妈妈不要再拿自己和同学比。

结果,妈妈表示女儿的性格需要打压才行。

妈妈丝毫不顾及女儿的感受,将自己的教育观念强加于女儿。

很多父母习惯说着“为你好”,来左右孩子的思想,剥夺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

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他将很难健康成长。

父母是否尊重孩子,对孩子的幸福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育家孙云晓说过:“教育孩子的最根本的前提,是了解和尊重孩子。”

父母如果不尊重孩子,孩子容易陷入挫败和失望中,将来很难有所作为。

《弗洛伊德的使命》书中说:

“一个受父母尊重宠爱的孩子,会一直保持胜利者的感觉和成功的信念,不断获得成功。”

明智的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懂得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为理想的模样。


紫竹妈妈


谢谢能遇见你提的问题!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从佛来说: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生命里出现的每个人,都不会无缘无故遇见的,皆为宿世的因缘果报。今生他是你的孩子,也是前世就是你的长辈!

从人个体来讲,孩子和你是两条平行线,都是在世间行走的人,不过是你早出生几年而已!所以,珍惜彼此相见的缘分,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而不是凌驾于孩子之上!但是,做为长者,对于孩子的成长,有引导他的义务,把孩子照顾好,当做亲密的一份子,去热爱他,点播他,这是长者的责任!



在水那方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纪伯伦

曾经看过一部由华裔导演拍摄的动画短片《包宝宝》,时长不足8分钟,没有一句对白,却让中国式亲子关系在网上引发热议。

短片里有一位母亲意外收获了由一枚包子变成的小男孩,她每天把“新儿子”捧在手心里,给予他悉心的照料,但孩子慢慢长大,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想被妈妈控制,逐渐开始脱离妈妈的掌控。妈妈生气却无可奈何,终于有一天,不满被控制的“包子宝宝”回家了,但他却是回来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家。难以接受现实的母亲去阻拦,但都无果,着急的母亲居然一口把儿子吃了下去!这位母亲的“掌控欲”直接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当时现实生活中的孩子们并没有被吃掉,但父母过分的掌控欲,也在无形中“吃掉了”孩子的人生。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在踏入社会,经历碰撞的过程中成长,而不是在父母的控制中长大。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有的是因为母亲对儿子婚事的诸多干涉,以至于孩子的多个女友告吹,如今年逾四十,依然孤身一人;有的是因为婚后,母亲对小两口生活指指点点,导致婚姻破裂;还有有一个亲戚,年届不惑,母亲试图还处处包办、干涉,以致孩子一事无成,母子关系尖锐。

真正的教育,是懂得撒开手,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一见钟情蓝忘机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孩子,他只属于他自己。

他有思想、有见解、有能力、有作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他不依附于谁不属于谁。同时,他不是一个玩偶摆在那里不动的玩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着灵魂、有着渴望、有着期许、有着向往的人。

孩子是我们生养的不假,也是在我们百般呵护中长大的,可他却并不完全属于你!他有他的习性、他有他的世界、他有他自己的三观价值,你不能过多的去差使、驾驭或干涉,你也左右不了。

虽然,孩子的童年少年时期围绕在你的身旁,请你一定要好好珍惜那稍纵即逝的时光。因为,总有一天他会翅膀饱满羽翼丰满,飞向属于他自己的天空。其实那一天离我们并不遥远,在韶华光阴中只是转瞬即逝。说到这里,你还觉得你的孩子只是你自己的吗?




紫微星君


这句话出自纪伯伦的著名短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这首诗告诉天下所有的父母:你能给予孩子的只是身体、爱和力量,孩子有自已的思想和追求,是你不能左右的!

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想尽所有办法为孩子提供最好的,希望孩子是最优秀的。但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希望与孩子的愿望总会背道而弛。

在这个因肺炎病毒而不断延长的假期,相信许多家庭亲子关系面临崩溃,我的感触最深!

女儿从过完年初六开始做假期作业,开始几天,每天睡到自然醒才起床,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在做作业,做作业的时间还没有玩的时间多。焦虑的我开始唠叨:”学习一点紧忙也没有,松松垮垮!”逆反期的孩子喜欢跟家长对着干,到2月1日班级网课正式开始,也许是忌惮老师要求的打卡监督,多少会自觉一些,但总觉得她没有百分百投入精力学习,只为完成各科老师交代的任务。于是我忍不住又说了:“全力投入,高效学习。”结果她怼我一句:”你来你来!请你不要再管我的学习,你什么都想插一手!”一句话把我呛得无言以对。

事后想想也是,孩子每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点半,除了吃饭、上厕所时间一直在上网课,完成作业上传,一个多月没出过门,已经不容易了,还盯那么紧干嘛?

不能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压力,总不能再施加一份压力给她,也给孩子一点自由成长的空间!


星光下的雾


纪伯伦说的“孩子不是你的”这句话,我认为包含一下这个意思:

1.从法律层面上来说,你不可以打骂虐待或放弃孩子,那是犯罪的!不是说自己生了就能够对他为所欲为且不用负责任。

2.从情感层面来说,父母爱孩子,但是要爱的有度有分寸,不可以霸道占有,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爱会让孩子窒息,亲子关系也会弄得很糟糕。

3.从教育层面上来说,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一定年龄会非常的依赖父母,但是智慧的父母会适时放手,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机会,不是一切都包办代替。父母不懂这一点,孩子就是低能儿、妈宝男、啃老族等,害了孩子也累了自己。

4.从生活层面来说,父母和孩子是相依相存,前提必须是尊重包容而有界限感。“儿不嫌母丑,不嫌家贫”,父母也要不嫌孩子愚笨不如意等,互相包容就是最大的尊重。但是一定要爱得有界限感,所有的财富都是靠自己个人双手创造的。父母要遵循自然规律,到了一定年龄,一定要让孩子独立生活。孩子也要有一个自觉性,就是父母的一切不是你的。

唉,以上种种就是我的粗浅理解。不管怎么说,死死记住了“孩子不是你的”这句话,会用用之随时鞭策自己。


酸菜炒洋芋


这句话出自纪伯伦的诗《致孩子》,诗比较长,但这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原话是: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这句话不是从法律及生物遗传的角度来讲的,而是从孩子的身体,思想,心灵,人格及人生发展道路来讲的。

结合原诗和我国亲子现状,解读如下:

1.是孩子通过父母的身体,自己开启了生命之旅。

孩子的受精卵诞生的那一瞬间,与卵子和精子本身的质量、特质和生命力有关。父母根本无法从数以亿计的精子中选择一个中意的精子,也无法操控卵子。

孩子的诞生是亿万精子中冲破重重阻碍,拿到冠军的那一个,这种冲刺,这种只争第一的精神,就是生命对自身的执着追求与渴望,是生命自主选择的结果,“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其实是孩子自己选择了与众不同的特质。

而且,受孕后的小生命还要历经众多关口和风险期,没有胎儿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平安来到这个世界的。

因此,原诗说:他们属于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成为的儿女,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个世界。

2.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更不能以父母的名义占有。

很多母亲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孩子,你是我十月怀胎掉下来的肉!有的毌亲还时常对孩子任性地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且不说孩子在法律上是独立的自然个体,其基本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孩子不是父母私自占有的财产,而是应该用爱来呵护的家庭个体成员。

3.孩子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心灵和人格,不能把孩子当成输入父母思想的容器。

不少家长见不得不听话和叛逆的孩子,原因是挑战了父母的权威,与父母的思想相左就是错,认为孩子还小,不该有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只要好好读书、乖乖听话就最好。

其实,可怕的不是孩子有想法,而是孩子一直沒想法,沒有辩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也沒有独立的人格。

父母不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绝对正确的和不容质疑的,更不能用灌输的方式来取代孩子自己的思考,心灵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

4.孩子应该走自己的人生路。

孩子的饭该自己吃,人生路得自己走,得自已学会成长。为人父母,应该让孩子有选择自己人生路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能强制孩子在父母设定的人生模板里生活。

简而言之,纪伯伦说“孩子不是自己的”意思是: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心灵和人格,父母应该呵护他,放开他,激励他,让孩子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思路生活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

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

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纪伯伦的这句话有一些“大逆不道”了,很多人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受到了重创。尤其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这种理论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

但是很遗憾的是,当一个人老了或者临死的时候,他应该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了。无论是什么关系,我们其实都是一个孤单的个体。虽然话自私了一些,但是却是世界的本质。

实际上,纪伯伦全诗的主旨,是在提醒天下的父母,对孩子要尊重,而不是捆绑;要支持,而不是束缚;要爱,而不是占有;要行使身为父母的职责,而不能把孩子视为我们的附属品。听起来,这些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身为父母,几乎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几乎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只是完整地属于ta自己,而非其他任何人,包括父母。

因此,在提供必要的养育、支持、关爱之外,要给予孩子的应该是充分的自由、信任、尊重。因为,属于ta的道路,只能由ta自己去走,我们无法替代。



大头—小龙人


我的理解 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意思是你给了孩子生命、爱。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自己的思想,作为父母,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我们无法左右他的未来,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未来是未知的,是需要努力去得到的,而你做梦也无法倾尽全力也无法达到孩子的明天。

每个人生活轨迹都不可能是一样的,孩子不可能复制我们的生活轨迹,正如诗人所说: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他想飞,就让他飞吧!我的女儿当初考大学,如果我干涉她,让她在身边读书,工作,想起来也很完美。但是她选择了外地上学,如今是越走越远,而且未来的道理是未知的,那有能怎么样呢,爱她,尊重她,默默守护着她,因为她不属于我一个人。她是属于未来,属于国家,属于世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