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不同,關愛不變”

“家裡還有口罩嗎?”

“最近網上學習感覺怎麼樣,可以跟得上嗎?”“麻煩王老師多多關注這個孩子了”......

短短的話語體現了未檢檢察官對孩子深切的掛念,不一樣的形式傳達的卻都是同一樣的關愛。


戰“疫”現場 | “形式不同,關愛不變”


小陽(化名)是我區一名高三的學生,因為所謂的“哥們義氣”而參與了一起聚眾鬥毆案件,後承辦檢察官考慮到其犯罪情節輕微且系在校學生最終作不起訴處理。未檢工作的一大特點就是“案結事不了”,疫情當前,開學之初,為幫助被不起訴人小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寶坻未檢的幹警們將線下幫教變為線上幫教,通過微信、電話等遠程方式與孩子及其家長、班主任進行溝通聯繫,詳細詢問了小陽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據瞭解,小陽同學在被不起訴之後學習更加認真,態度也更加端正,還積極參加班委競選,現擔任班級體育委員一職,並且居家期間還時常幫助家長做一些家務活,從一名“叛逆少年”到“好少年”的轉變讓檢察官以及其他關心小陽的大人們都倍感欣慰。只要想到可以讓孩子們都好好地,未檢人兒就渾身充滿幹勁!

最後,檢察官叮囑小陽在疫情期間一定要注重科學防護,保護好自己,平時要認真遵守各項法律規定,堅決不碰法律底線,在談話的最後提醒小陽在利用電子產品的同時要增強安全防範意識,謹防網絡詐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