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樂也-不變

一樂也-不變

有人送了一個沱茶給小朋友,圓圓地像個小饅頭,肚凹進去。問我道:「這個東西硬崩崩,怎麼處理?」

很容易,用家裡的一字形螺絲批,往沱茶肚中大力一刺,整團茶就分解,然後左剝右搣,把一片片的茶葉拆開。

如果沒有螺絲批的話,到五金行雜貨店去買一枝針,縫麻包的那種,選最大號的,很粗很尖,將茶葉挑開就是。

當今臺灣人也學會喝普洱,生產了很多精美的開茶餅器,塑料柄,不 鋼。大陸茶商一看到即刻照做,一枝才賣十幾塊人民幣。

「這是生茶或是熟茶呢?怎麼分別?」小朋友拿給我看。

生茶,是不經發酵,把茶蒸熟後壓縮成茶團,顏色綠油油。熟茶,完全發酵過,再製茶團,顏色黑得像墨一樣。也有八成生二成熟的茶,這是茶廠的處理方法。熟茶可有一次、兩次以上發酵,愈久愈好,要是茶本身品質高的話。劣等茶再發酵一百遍也沒用。生茶擺久了,顏色也會變黑的。

「沱茶屬不屬於普洱的呢?」小朋友又問:「和茶餅、茶磚又有甚麼不同?」

普洱是雲南的一個地區名字,所有那裡產的都叫普洱,但是很奇怪地,同一種茶葉,做成茶餅、茶磚和沱茶,味道各異。

「除了雲南之外,還有別的地方出嗎?」

「茶種一樣的茶葉,在鄰近雲南的緬甸、泰國和寮國都生產。」

「怎麼分辨年份,靠封紙上的記載?」

「凡是招紙上印有年份的,都是假茶,除了慶祝九七年迴歸的普洱之外。」

「九七年的茶,要等多少年才好喝?」

我懶洋洋地:「五十年,不變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