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看完《婚姻故事》已經許久了,這些天,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絕大多數人都不能避而不談的話題——婚戀關係。

2018年中國的離婚率已經高達38%,儘管2019年的數據還未公佈,但毫無疑問近些年我國的離婚率呈現上升趨勢。

為什麼現在的離婚率在不斷攀升呢?也許我們能從這部電影裡窺探一二。

這部電影講述了結婚多年並育有一子的戲劇導演查理和女演員妮可因工作分居而不得不走向離婚,開始他們本想協議解決,最終矛盾升級,變成為了爭奪撫養權的離婚拉鋸戰。

片中關於愛情、婚姻和家庭真實感人的細枝末節牽動人心,目前豆瓣評分8.6,獲六項奧斯卡提名。

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網評都說這是一部“婚姻勸退指南”,我倒是更願意將其形容為《愛樂之城》(La La Land)的另一個結尾。

假如《愛樂之城》裡的米婭和賽巴斯丁在愛情和夢想之間選擇了前者,也許他們就成為了《婚姻故事》裡的妮可和查理。

然而,儘管結果都是分手,前者活成了彼此心裡的白月光,而後者則成了一地雞毛的受害者。

前者成就了自己卻留下了遺憾,後者滿載希望而來卻失望而歸。但凡愛過,分手都不可能體面。

這世間,難道就沒有讓人豔羨的戀愛嗎?我想一定有的,並且都包含了以下要素。

好的愛,互相欣賞永不獵奇

妮可和查理在劇場認識,出於對對方才能和業務能力的欣賞,兩人相互激發彼此的靈感,並很快墜入愛河,結婚生子,這是他們婚姻故的開始。

相互欣賞——這是我所認同的、可以稱為真正意義上婚戀關係的開端。

如果以下這個忠告來得還不算太晚,那麼希望我們的青年人不要因為好奇、寂寞開始一段戀情;也希望中年人不要因為慾望、貪戀去尋求冒險刺激的經歷,徘徊在道德底線。

一段好的戀愛,一定是源於互相欣賞。這就相當於在質與量的抉擇中,選擇了質!

相互欣賞奠定了相互付出的基礎。只有相互付出,這段感情才是對等的。

如果一方過度付出,勢必會失去自我,甚至成為愛情裡的“舔狗”;而另一方坐享其成,被寵得日漸驕矜,永遠也學不會愛,得不到成長。

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最近知乎有個提問很戳人:為什麼疫情期間很多情侶會分手?

有個回答創造了一個名詞我很喜歡:酒肉情侶

這就是說小年輕們在一起,內容就是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用吃喝玩樂這種即時性滿足去維繫一段感情。再有青春的皮囊和無處安放的荷爾蒙加持,戀愛顯得格外容易。

但當疫情來襲,大家都被困在家裡見不了面,矛盾一旦被觸發,我們很難用平時的慣用伎倆:親吻、吃飯、看電影等手段去修復關係。

沒有以相互欣賞作為戀愛的出發點,這段親密關係看似甜蜜實則是空洞、經不起打擊。如果兩個人經常吵架、鬧矛盾,冷靜下來思考,發現對方也不過如此,一來二去,這段感情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好的愛,彼此獨立又相互提攜

不管大家是否選擇開始婚戀,我希望大家明白,選擇在一段感情中付出,本質是服務於自我成長

。是幫助豐富我們愛與被愛的經歷,獲得更加完整成熟的人格。

每個人首先是一個個體,只有先把我們自己經營好,我們才有能力進駐別人的人生。同時,這也是我們構築自身吸引力的立足點。

妮可和查理在沒有認識之前他們身上都有各自的閃光點,一個富有編導才能,一個具有表演潛力,一個導一個演,他們的婚姻可謂天作之合。然而,離婚的導火索卻是二者因為事業上的分歧而不得不分居兩地。

查理的大本營在紐約,妮可在洛杉磯能大放異彩。表面上,二者因為無法為對方讓步才導致離婚的局面,實際上是妮可在婚姻中被迫犧牲太多自我,彼此又沒法相互提攜,共同成長。

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這一點,恐怕婚姻中的丈夫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當女性孕育孩子之後,她們無可避免的要去面臨身材走樣、與社會脫節、財務危機、家庭事業無法同時兼顧的境地。

如果這個時候,丈夫能夠推妻子一把,站在她身後鼓勵她,那麼彼此之間不僅收穫了更完美的愛人,也收穫了更多元的生活。同時,妻子也要懂得讓丈夫明白他肩上的責任,改掉懶散、不求上進,當甩手掌櫃的毛病。

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李姐在婚後選擇做家庭主婦,因為疫情丈夫被困在家沒法去工作。但是丈夫在傢什麼家務也不做,孩子帶三分鐘就煩了,每天就是對著手機電腦,兩個人也幾乎沒有什麼交流。

之前,李姐認為丈夫在外工作累了,所以回到家不做家務不帶孩子很正常。但是困在家裡的這些天讓她明白,是自己的一再退讓造成了眼前苟且的生活,她真想離婚!

但是孩子還小,自己又缺乏工作經驗,因為對孩子的惻隱之心和對丈夫在財務上的依賴,她不得不一忍再忍。

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如果李姐能在婚後保持自己的獨立,她就有資本說“不”;如果李姐能在婚後讓丈夫更多的承擔家庭責任,她就會有更多自由呼吸的空間;如果丈夫能鼓勵李姐生育之後保持自己的愛好,想必他會得到一個更加溫暖的家庭而不是隨時想要掐死他的枕邊人。

只有保持獨立又相互扶持,這份愛才能禁受住鞋子裡一粒沙的磨人。

好的愛,出言剋制又包容有度

電影的高潮是妮可和查理的爭吵。兩個人交談的初衷是想解決在訴訟過程中的困境,但是談著談著,兩個人開始相互指責,最後升級為咒罵。

對方在自己眼裡頓時一文不值,還對彼此恨之入骨。末了,冷靜下來又覺得自己十分過分,說了很多不是出於本意的惡語。

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網絡上常常流傳:男人的嘴,騙人的鬼。如果說男人的嘴騙人,那麼女人的嘴就會傷人。

有多少孩子沒有在飯桌上聽到母親對父親的抱怨?又有多少男同胞沒有經歷過女友無端的指責?

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情況常常是,母親因為對現狀不滿,指責父親不會掙錢、不做家務或者無法處理好與雙方父母的利益關係;因為男女思維差異,男生們常常因為一點小事沒做好,被女友扣上“你不愛我了”這樣莫須有的罪名。

最怕的就是女方還不講道理、不依不饒,得寸進尺。婚戀中,女性“作”思維的背後,無非就是想通過“折騰”男方來證明他們對自己的愛。

但有時候,這種“折騰”通常是無意義的,當男方的行為表現不符合自己的預期,女性就會開始各種聯想和腦補。繼而開始言語進攻,有可能爆發出來大吵一架,也有可能憋成內傷,成為日後情感危機的隱患。

可是男方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怎麼可能面面俱到,一應俱全?

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面對女生的隔三差五的“作”和無休止的抱怨,男方應該亮出自己的底線,好好地進行溝通。不能容忍女生動不動就單方面宣佈“分手”的威脅,不助長女生在婚戀當中的優越感,也不接受無名之火的囂張氣焰。

同樣,如果男生有一些行為你不喜歡,女方也要在交往過程中講明或者婚前建立好家庭規則。在婚戀中明確合理的分工,確定好相處模式,講明自己對愛情和另一半的期待。

通過有度的包容建立彼此的邊界感。也讓對方知道,哪怕是吵架也要就事論事,不能以傷和氣作為解決問題的代價。

分手,我們還是沒能體面

當然,如果你發現盡力嘗試還是無法將這段感情經營成你想要的模樣,我也鼓勵大家勇敢分手,及時止損,這是在對自己負責。

《婚姻故事》只能說給我們呈現了一個反面教材的模樣,但絕不至於構成“勸退指南”,因為它的意義在於為我們試驗了一條行不通的路。如果連愛的勇氣都丟失了,那麼永遠也不會被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