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年入100萬VS空調房月入3000,你怎麼選?

養豬年入100萬VS空調房月入3000,你怎麼選?

中央氣象臺已經連續第20天發佈了高溫預警,40度的高溫天氣紅的發紫熱得發燙,我們在調侃“種太陽”這首兒歌的同時,也果斷選擇了空調保命。在這裡也向冒著炎熱汗流浹背依然堅守崗位的戶外工作者致敬!

如果給你一次選擇的機會,在封閉悶熱的豬舍養豬年入百萬,或者在清涼的空調屋裡月入三千,你會怎樣選?

做白領,除了足不出戶,空調庇體之外,按時完成公司交代的工作,每月即有固定的收入,週末閒下來還有休閒娛樂的時間,薪資不高,勉強還是能養活自己的。

而養豬就不一樣了,先不說豬場環境條件艱苦,氣溫悶熱,除了照顧好自己之外,還要照顧好千百頭豬仔,而這只是一個開端。你還需要提交衛生檢疫證明,每天按時定量的投餵豬仔,及時的鏟糞,這一項項高強度的工作已經讓人身心俱疲,還要時時刻刻擔心豬瘟豬病的防治和治療,懷孕母豬誰來伺候?新生的豬仔誰來照顧?

所以,選擇養豬,你會失去週末的休閒時光,會因為豬價的暴跌而損失巨大,但同時,也許你會收穫人生的第一桶金。

其實,無論你選擇為了10萬去做白領還是100萬去養豬,歸根結底還是價值觀的衡量標準不同。去年應屆生求職意向調查顯示,“體面”,是絕大多數求職者選擇工作的首要考慮因素。收入、名利、成就感、權利在你心中所佔的權重,會指引著做出對自己而言最正確的選擇。

因為“體面”二字輕視養豬行業的人,思維或許還停留在上世紀作坊式的養豬模式,而當今的養殖業,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是人才的大換血。一家農牧企業在高校應屆生招生時,給出了24萬+的年薪,這對尚未踏入社會的畢業生而言有著絕對的吸引力和誘惑力,也證明了傳統農牧企業渴求人才的決心,畢竟,越是傳統的行業,越需要新鮮血液的加入來促進行業的良性進步。

養豬年入100萬VS空調房月入3000,你怎麼選?

去年養豬企業校園招聘計劃中,牧原集團高達3544人,且全部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溫氏股份發佈的招聘人數達到了1743人,要求本科以上學歷達到了75%,養豬企業對高學歷人才的需求已經達到空前的高度。另據相關部門預測,我國到2025年,養豬業高學歷的員工人數將會超過從業人員總人數的70%。足夠的人才儲備,也證明整個行業可以發掘出更大的產業價值。

其次,現在的養殖業,已經脫離之前的小作坊模式,逐漸向規模化、智能化演變,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席捲了各行各業,當然,也包括養殖行業。

養豬年入100萬VS空調房月入3000,你怎麼選?

將與豬相關的資源鏈接起來,解決了我國養豬戶規模偏小、分散、管理水平落後;出欄到消費環節過多,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且不易追溯;農業徵信體系缺失,養豬戶無可抵押物,貸款困難;價格波動劇烈,養殖風險高等問題,豬聯網憑藉在生豬領域所積累的多年經驗和數據,成為了專門針對生豬產業的互聯網平臺。

目前,養豬的大數據平臺融合了豬服務、豬交易與豬金融等核心平臺,為生豬產業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務體系。貫穿從生產資料企業到屠宰場的整個產業鏈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各個環節,通過互聯網聯接形成閉環,變外部產業鏈為內部生態鏈,形成了豬友圈,構建智慧養豬生態圈,逐步開創“互聯網+”時代的智慧養豬新模式。

所以,在瞭解養殖行業的新模式之後,你還認為,養豬不夠“體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