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人物之大明嘉靖朝政治名臣劉秉仁傳略

在明朝,今鄂州市汀祖鎮鳳凰村火石門樓壪出了一個世代簪纓之家。這個家族出了兩個進士三個舉人,貴達二品者一人,四品者一人,五品六品者四人,六品百戶則由長子長孫世襲,其他領俸者多人。其家族食祿整個大明王朝二百七十來年。家族中最傑出者劉秉仁更是貴達朝廷大臣封疆大吏。為旌表劉秉仁功績,嘉靖皇帝御賜其回籍建造“八字門樓宗堂”。其時,劉氏家族家聲頗振、光耀江南。

劉秉仁,字子元,又字虹江、虹川。嘉靖元年壬午七月二十日出生於貴州宣慰司(今貴陽市南,其祖父任職貴州宣慰司),祖籍湖廣武昌府興國州大冶縣永豐鄉流水裡七花堡人,今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鎮鳳凰村火石門樓壪人。其先祖以武士隸朱元璋麾下,積功授安徽鳳陽中都留守司長淮衛百戶,洪武年間其先祖及其幼子又被調撥貴州衛(今貴陽市)。

鄂州人物之大明嘉靖朝政治名臣劉秉仁傳略


劉秉仁年少聰穎,“生有異操”。其父劉恆在國子監任學錄時,攜劉秉仁赴國子監,時國子監祭酒林瀚(相當於教育部長)見到劉秉仁即以公卿許之。“攜往之,方總角,祭酒林瀚一見以公輔期之。稍長,能文章,有聲譽。”

劉秉仁成人後,平步青雲。嘉靖二十二年,21歲,考取舉人。嘉靖二十六年,25歲,中丁未科進士,同榜進士有張居正、王世貞、陸光祖等。嘉靖二十七年,26 歲,任德興知縣。嘉靖三十年,29歲,升工部都水司主事,主掌稽核及估銷河道、海塘、溝渠、水利、橋樑、道路工程經費等。嘉靖三十三年,32歲,升工部營繕清吏司郎中。嘉靖三十六年,故宮奉天、謹身、華蓋三殿失火後,負責故宮修繕,得到嘉靖皇帝讚賞。嘉靖三十七年,36歲,升任光祿寺少卿,負責祭祀、朝會、宴會膳食。嘉靖四十年,39歲,任都察院右僉都御使巡撫貴州。嘉靖四十一年,40歲,升南京太僕寺少卿,負責牧馬政令,總管皇帝出巡車馬及雜物。嘉靖四十三年,42歲,劉秉仁與南京太僕寺卿長安人王鶴同遊滁州琅琊山,寫下《遊琅琊寺》詩,至今還保留在琅琊寺大雄寶殿後牆壁上。嘉靖四十四年,43歲,任順天府府丞(京都)。嘉靖四十五年,44歲,任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撫治鄖陽。同年,劉秉仁上疏朝廷,加提督軍務銜,皇帝准奏,任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提督撫治鄖陽及武當山(武當山區是明朝皇帝的家廟區,地位崇高)。鄖陽巡撫加提督軍務銜從劉秉仁始,從二品。隆慶元年,45歲,遭言官吳時來彈劾,劾劉秉仁舉薦太監李芳,無大臣節。帝調劉秉仁南京別用。隆慶二年,46歲,劉秉仁歸家閒住。劉秉仁居家閒住25年,受到舉薦20多次,皆未赴任。

劉秉仁政聲極好。任德興令時:“裁積弊,息盜風,興士類,抑豪強,明敏練達,庭無滯獄”。“有反風滅火之異”。中憲大夫祝文冕為劉秉仁撰記:“侯以青年及第,筮仕茲邑,練達過於老成,睿斷幾於神明,清潔瑩如冰玉。撫民有恩,待士有禮。越三載,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豪強帖服,奸宄屏跡。在小民則有十謠,在士大夫則有十詠。朝廷重京職而欽擢之,邑人建亭立碑識思焉。”劉秉仁在工部任職時,“於工政弊竇,多所釐正”,“榷稅杭州,秋毫靡,淄涅”。劉秉仁任職鄖陽巡撫時,重葺鄖陽府學即大成殿(現由鄖陽縣政府管理),修繕武當山玉虛宮及橋樑道路,得到嘉靖帝讚許。

鄂州人物之大明嘉靖朝政治名臣劉秉仁傳略


當時的名人對劉秉仁有極高的評價。時文壇盟主吳國倫頗以文章風節自負,獨重子元(劉秉仁)。1573年,萬曆元年,元夕,吳國倫時任貴州按察司提學副使,到劉秉仁家觀燈過節,寫下《元夕同諸大夫讌(宴)劉子元中丞宅觀燈》七言律詩:“高館長筵樂事賒,春燈熖熖吐飛霞。金鰲遠駕三神島,火樹旋開五色花。漏下星辰依客聚,曲終河漢倚城斜。千金卜夜歡相戀,肯向樽前負物華。”萬曆朝宰相張居正也積極評價劉秉仁。張居正在《答總憲劉虹川》一文中寫到:“公昔在鄖臺,有惠政。無端被誣,世所共惜。薦言婁至,召用有期。”貴州省志評價劉秉仁“持正不阿”、“有儒素風”、“廉平愷悌”。

話說劉秉仁青雲直上時,張居正還蟄伏不起,幹著皇子老師的活兒。只是到了隆慶朝萬曆朝張居正以曾是皇帝老師的身份越來越得勢。張居正掌朝時,他重用湖北人,當時有八位湖北人在朝中任要職。時人戲言: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此俗語也就是這樣來的。被稱為當時政壇不到翁的大冶縣宮臺裡籍人呂調陽得到張居正重用,被擢為副宰相。正因如此,張居正死後被抄家。

劉秉仁一家多人入仕,都勤政為民,也極有聲望。其父劉恆長期在民族地區為官,“因俗而治”,“文德以化遠人”。他在任職雲南麗江府同知時,木府在戍邊戰爭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對西南地區各民族之間的融合,對多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歷史貢獻。史載劉恆為官“謙恭正直”,“廉明剛正”,“近民愛士”,“有善政,其歸也,部人留之,弗獲,立碑以識去思”。天啟《滇志》記劉恆“近民愛士”。

其堂伯劉昺在今紹興任職時,“布利除弊,職務舉而公庭晏”,“是時,山陰之聲譽滿東浙”,“閒日,與諸生考秇賦詩,蓋前後諸令,以文雅稱者,必推昺焉。文雅故非循吏所諱”。劉昺與明朝著名文學家畫家徐渭交好,徐渭少時得到過劉昺的指教。徐渭評價道:“鳳陽劉公才思妙敏,頗有建安遺風。”王兆雲記:劉昺“少負奇崛,抗志往昔,議論踔歷,斤斤斷斷。當官以振刷為聲,而其卒於官也,槖(囊)笥(盛糧器)蕭然(類“囊篋盡蕭然”),無以為殮。攻古文,辭濡毫,立然而精深,瓌瑰之致可麗古人。”劉昺的士大夫之精神、清廉之形象躍然紙上。“此其人之品與秇之品,皆不可無傳者也。餘過中都,有以是帙來請者,餘不辭,而收之續簡。”當時的人們對劉昺品行都有很高的評價。

劉秉仁家族重視節孝。“孝,善事父母者。”劉恆在騰越(現雲南騰衝)任知州時,大力倡導節孝,上奏朝廷表彰吳宗周母親張孺人的節孝,“帝旌孺人‘貞節之門’”。劉恆孝行沒有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力踐孝行,在母親年老時,劉恆“乞歸”事奉母親。劉恆辭職歸家後,被鄉人推崇,尊為鄉賢,以德高望重長者身份屢舉“鄉飲賓”。劉秉仁堂伯劉昺也是“事母以孝聞”,“事母曲殫心力”。

鄂州人物之大明嘉靖朝政治名臣劉秉仁傳略


劉秉仁更是把孝德推到極至,他46歲“仕歸”,“有孝德”,多次謝絕朝廷的詔令,在家二十五年“事奉父母極近色養”。“二尊人相繼捐館,亦以哭泣逾禮卒”,秉仁“居喪,哀毀幾至滅性,時論稱其至孝”。萬曆《黔記》稱頌劉秉仁道:“嗚呼,公可謂死於孝矣,或曰:如不勝喪,何曰喪禮。惟哀,為主人於其親也。”“臥苫枕塊”而死。可見,劉秉仁是事親至孝而死。其孝德歷垂史冊。

正因如此,劉秉仁家族多人得到旌表。其堂伯劉昺死後入鳳陽縣鄉賢祠(當地很多明朝開國將領也未能入鄉賢祠)。劉秉仁死後則入貴陽府鄉賢祠。在貴州貴陽為劉恆建有“御史坊”(因子秉仁貴增封),為劉秉仁建有“督撫三省坊”(劉秉仁任鄖陽巡撫可節制河南四川湖廣三省布政使)及“大勳卿坊”。劉秉仁家族還兩次被朝廷“旌表門閭、建坊立碑”,“一門雙節”。一次是劉恆的母親李氏和嬸嬸謝氏,一次是劉芳名(劉秉仁孫子)的妻子尤氏和兒媳羅氏。在祖籍地大冶縣東市為劉昺建造有“進士坊”,萬曆二十二年知縣楊令名將劉昺進士坊改造為“公卿臺省”坊,劉秉仁劉昺之名刻其上。因有功績,嘉靖四十五年嘉靖皇帝御賜劉秉仁回籍今鄂州市鳳凰村火石門樓莊建造“八字門樓宗堂”。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癸巳,劉秉仁去世,享年71歲。《康熙貴州通志》記,“劉秉仁墓,府城東門外蓮花塘。隆慶年間巡撫鄖陽,都御使,諭葬。”諭葬,顯示朝廷對劉秉仁一生職績及地位的肯定。

劉秉仁一族,先祖以反元驅除外族而積功得封,後世子孫則以科舉入仕。他們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公正廉潔,以民為重,正直謙恭,倡導節孝,教化遠人,和睦鄉鄰。這些傳統美德仍然是我們今天需要繼承和發揚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皇明詞林人物》、《四庫全書禮部志稿》、《鳳陽新書《鳳書》》、《國朝歷科題名碑錄初集》、《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黔記》、《貴州府志》、《貴州通志》、《貴陽府志》、《大冶縣誌》、《欽定國子監志》、《騰越廳志》、《湖廣總志》、《興國州志》歷屆《劉氏宗譜》及其他資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