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聊城話

來,請用標準的聊城話朗讀!

假如生活虎龍了你, 別扎胡,別支外,別滋聲, 你就估地下,也白起來, 一直堅定不移的往前古湧… 古湧… 一直古湧,即使生活把你撂倒了, 也別自己打搐搐,站起來 噗啦噗啦腚, 你仍然可以很漲包……2020年,正兒八經裡拾掇拾掇,裝滿正能量,狼躥吧!


淺析聊城話


有個2貨聽說,江河海都能直通韓國,於是晚上偷偷從馬頰河大橋跳了下去,奮力遊了一夜,天亮,上岸,見岸邊一大爺釣魚,忙上前詢問:阿尼哈塞喲,這裡是韓國嘛?大爺看了半天說到:歐巴,介是南關橋思密達…

奔跑吧!兄弟!用聊城話怎麼說!大神在此告訴你!聊城話:快竄吧!小來!


淺析聊城話


“麼個”。我認為這個詞是聊城人使用最頻繁的詞,起碼我知道東昌府的是這樣,我問過同學,其他縣的也有說的。“麼個”不僅能代表“什麼”的意思。而且是個超級強的詞,它能代表的意思多了去了,很多事物都能用“麼個”代替,經常會聽見我們聊城人說“那個麼個”“別麼個啦”“l e n g那個麼個”等等像這樣的話,雖然用“麼個”代替了很多詞,但是作為聊城人都能明白對方表達的意思,你聽聽,在大街小巷,在公交車上,在商場超市,“麼個”比比皆是,我個人認為,“麼個”是聊城人使用頻率最高的詞。

還有,“該不”“誰道(哎)”等詞也是聊城話中使用頻率很高的詞。“該不”就是當然是的意思,聊城人經常脫口而出“該不”“那該不”等這樣的詞語和短語,“該不”表示了強烈的贊同和肯定,是對對話中所提及一事的肯定。“誰道(哎)”就是不知道的意思,當我們聊城人不知道對方所說的問題時,說“誰道”或“誰道哎”,還有一些其他說法,比如“知不道”等,冠縣陽穀等縣好像就有地方說“知不道”。

再說說動詞,聊城話裡說的最多的應該就是“制”,“怎麼制?”“把桌子制乾淨”“把垃圾制嘍”等等,“制”這個動詞使用的很多,就是弄,打掃等等很多動詞的意思。

關於介詞,說說聊城話裡的“在”。在聊城話裡,對於“在”的說法,主要分兩大類,一是說“改”,一是說“逮”,我原以為這和地理位置有關,但是現在我改變了看法,在聊城,說“改”和“逮”在聊城北,南,東,西都有,而且分佈應該是不具有太大的區域性,在一個村裡就會有不同的說法,在一家人裡就有的說法不同,而且這種現象分佈很普遍。除了“改”和“逮”這兩種說法,還有“給”“葛”(按發音)的說法,這兩種說法分佈較小。目前,我就發現這四種說法。

對於副詞,我認為聊城的副詞相當豐富,舉個例子,表示很,非常的詞有好幾個,如果表示很冷可以說 l e n g冷,gang冷啦,x i e冷,q i a o冷,雖然都表示冷,但又有不同的語氣傾向,在不同的情況下用不同的說法。

下面接著說說其他類的副詞。在聊城話裡,表示可能的有“興”,比如說“那興”“可能興”等等之類的短語就表示可能;還有“m u d i”,通常放在一句話的開頭承接別人的疑問句,也可放在主語後面,舉個例子,A:“那雙鞋捏?”B:“m u d i改床底下哩”或“那雙鞋m u d i改床底下哩”,A:“興”,就是那雙鞋可能在床底下的意思。

聊城話的副詞裡還有後綴現象,主要用在表示時間和地點的詞語後。通常在表示地點的名詞後要加“j i a n”,“改橋j i a n”就是“在橋那裡”的意思;在表示時間的名詞後加“he”,“小he”就是“小時候”的意思。另外,表示,那裡和哪裡說成“那hair”和“哪hair”。再說聊城話裡的時間副詞,這方面的副詞那是相當豐富,下面列表表述:

普通話:今天 昨天 明天 前天 後天 去年 上午 下午 晚上

聊城話:j i e r裡 yer裡 m i e r裡 前y i e r 趕m i e r 裡 年s h i 晌h u 天西 h o n g hang


淺析聊城話


下面說說一些聊城話中的習慣用的短語。聊城話裡說“故意的”有好幾種說法,在東昌府通用的是“d e i- y i -e r d i”,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縣市區這樣說,還有其他這些說法,比如“d e i- y i -e r d i”,這和山東其他一些地方說法相同,還有“正一d i”,“j i n g- x i n- d i”等等說法。

再說說“沒”這個字,山東很多地方把“沒”說成“mu”,但是在聊城好像只有高唐的某些地方說“mu”,但是在聊城話裡有些詞似乎也是“mu”的發音,比如丟東西說成“mu”東西,“自行車‘mu’了”就是“自行車丟了”的意思,還有某些地方說“‘mu’大有”即“沒大有”,“‘mu’處去”就是“沒地方去”的意思。

山東有一些地方把“過”說成“g e”,“過來”說“g e來”,聊城東部、北部縣市有的把“過”說成“g e”,比如高唐、茌平、東阿說“g e來”,臨清有的地方也同上述幾縣,但中西部的縣市不這樣說。


淺析聊城話

聊城話民謠:

1:小板凳,四根腿兒,我給奶奶嗑瓜籽兒。奶奶閒我嗑得慢,我給奶奶下掛麵。奶奶閒我下得稠,我給奶奶放香油。奶奶閒我放得香,我給奶奶放塊姜。奶奶閒我放得辣,我給奶奶唱個唱兒。 老師老師快放學(xi a o),家裡擀滴涼麵條,一人一碗零一勺,回去(q i)晚了撈不著。

2: 柳樹柳,槐樹槐,槐樹底下搭戲臺。人家的閨女都來了,咱那閨女還沒來,說著說著就來了,騎著驢,打著傘,吃著媽媽(吃奶)瞪著眼。 炸, 炸, 炸果果,腰裡帶照銅鎖鎖,待開不開,將家過來,你一半我一半,咱倆吃老揍買賣,你敲梆子我敲鼓,咱倆完個小老虎, 小老虎,撅已吧,一撅撅到天底下。3: 倒背,豎背,蔥花,芫荽。疙瘩,蹲下,韭菜,起來。天上是嘛?天上是星。地上是嘛?地上是坑。坑裡有嘛?坑裡有水。水裡有嘛?水裡有蛤蟆。呱.......。

4:月姥娘,亮堂堂,開開後門洗衣裳,洗得白,漿得白,娶了個媳婦不成材。又喝酒 ,又看牌,不過他孃的老燈臺。

5:小棗樹,結大棗,俺家有個懶大嫂。懶梳頭,懶裹腳,哄哄孩子裝睡著。一睡睡到日頭紅,起來以後不做飯,東門裡瞧,西門裡竄,針線筐子裡雞下蛋。

6:打籮籮,篩籮籮,下來麥子蒸饃饃。打籮籮,篩糠糠,下來麥子蒸乾糧。打籮籮,摔劑劑,叫俺小,吃屁屁。有核嗎?半個滴。。。。

7:一個老頭八十八,坐在房沿上拉巴巴,拿快凍凍就擦腚,又涼又滑又滴嗒。

8:娘(棉)花種,水裡拌,種到地裡鋤七遍。打娘(棉)花心,落娘(棉)花盤,開得花兒黃燦燦,結得桃子一連串,開得娘(棉)花白泛泛。老婆拾,老頭擔,小箔曬,大箔攤。軋車軋,響弓彈,搓了個布劑長珊珊,紡了個穗子滴溜溜圓。倒車倒,旋風旋,柺子拐,y u e子(該字是上面一個竹字頭,下面一或字,是一種繞線的工具)纏,牽機就象跑線馬,鑲機好似倒拉船。戳上杼,揆上繒,拿個板子墊上腚。唏哩哩,嘩啦啦,一天織了一丈八。染坊染,棒槌顛,剪子鉸,鋼針穿,做上衣服老頭穿,得(d e i)的老頭兒竄兩竄。

9:小日本兒,喝涼水兒。 眨股眼兒,蹬躂腿兒。 禍害人,搶東西兒。 末了脫不了吃槍子兒。

10:哦、哦,睡覺覺,猴來了,貓來了,給俺小,叼個桃來了。紅尖兒地,白尖兒地,俺小吃了坐官去。

11:花野鵲(q i a o,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烙白餅,沾白糖,媳婦媳婦你先嚐。

12:拉大鋸,扯大鋸, 姥孃家,唱大戲。 接姑娘,叫女婿, 小外甥,也得去。

13:紡線車,一搖拉, 哼呀哼呀紡娘(棉)花。 紡成線,織成布, 你做褂子我做褲。 也有單,也有棉, 花花綠綠過個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