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栎阳令之死除了说明秦国因战争而穷困,还说明了什么?

本篇内容基于小说、影视剧而作,阅读耗时大约1分钟。

本期我们来聊聊第一集中有关“栎阳令之死”的内容。

秦魏首次交战已然告一段落,双方各自回营地整顿兵马,准备择日再战。此时,天色已黑,秦国的各营兵马大体安置妥当,而唯有六营兵马在埋锅等粮。

上一期我们已经说到有关“秦人食草充饥”的问题了,说明粮草问题已到了火烧眉毛的程度,所以赢虔规劝其父秦献公先回去休息的时候,献公并没有听从。一则粮草是行军之大事,另一则献公此时自己也有些吃不准,这场战争是否会因粮草不济而宣告失败。

很快,栎阳令就押解粮食赶了过来,但并非是骑马或步行,而是被抬着过来的。原来栎阳令在押解途中,遭到了魏军的截杀。一般来说,这种押解途中,路遇埋伏的情况,粮食多半会被劫走或是毁去,很少能够保护下来,毕竟对方是有备而来。

然而,栎阳令却用生命守护了这些粮食,确保四千石粮食,一粒未失。其实,在他看来,这些已不是粮食,而是将士的性命,也是秦国的命运。因此,宁愿自己深受重伤,也要确保粮食全数、及时地送到军前。

粮食到来,献公与赢虔本以为问题解决了,当即命令各营人马去分粮,但当他们听到押来的粮数时,一抹阴霾再次浮上心头。原本献公要的是八千石,而此次只来了四千石,少了一半,问题依旧存在,眼见明日就要和魏军再次大战,此刻军粮不足,又有多少胜算呢?

心念即此,献公勃然大怒,准备以军法处置了栎阳令。此刻,嬴渠梁赶了过来,阻拦献公行刑,还将罪责揽在了自己的身上,说是自己授意军粮减半的。其实,献公并不想追究谁减半了军粮,而是想尽快稳定军心。

正当他们二人争执的时候,已有将士来报,栎阳令还未等行刑,已然死了,死因是连伤带饿。

栎阳是当时秦国的都城,而栎阳令就相当于京兆尹,其地位在秦国朝堂中非轻,就是这样一个身份,且又重任在身,都需要在饥饿中行军,可见秦国当时已困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最后,栎阳令在临死之前,特意写道:“民已无粮可征。”

当嬴渠梁将遗言拿给献公看时,献公也借此宣布厚葬栎阳令,以表对壮士的褒奖,其实此时在献公心里已经做了无法收复失地这一最坏的打算,但由于自己是三军主帅,绝不能流露出任何失败的情绪,以免影响士气。

大秦帝国:栎阳令之死除了说明秦国因战争而穷困,还说明了什么?

诚然,这是秦军乃至整个秦国面临最大的问题,但在这些问题之下,还有一线生机。正是因为这一点点的生机,才让秦国从苦难中挺了过来,走向强大。

栎阳令死前说民已经没有粮食了,也就是说民众们将自身的存粮全部拿出来,来补给前线将士。然而,那些民众们吃什么?或许草根、树皮,我们不得而知。

可是,我知道的是那是在战国时代,诸侯分立,国与国之间本就相连,比如秦魏两国,穿过河西之地,就是魏国当时的都城安邑,那里繁华富庶,吃饱穿暖总不成问题,虽然秦魏是世仇,也更多在于贵族上层,一般民众过去,魏国还是欢迎的,毕竟是劳动力,而且当时也没有所谓“叛国”的说法。

一般来说,民众在没粮食且穷途末路的时候,要么选择另投他国,谋求生路;要么选择揭竿起义,去向国府抢粮食、抢东西。只不过,秦国民众都没有做,而是继续选择留在秦国做秦人,与国家共患难,尽一切可能救助秦国。

后来,献公回国之后,上大夫甘龙禀告说,国君出征期间,国中大体安宁,可以证明这一点。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一场战役的惨败并不可怕,国中穷弱无粮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些许挫折而迅速瓦解的民心,外物易得,而民心难聚,一旦民心涣散,一个国家哪怕是再强大,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

秦国、秦人虽在困境中饱经沧桑、备受冷眼,但始终没有丢弃自身的傲骨以及作为秦人那份心底里的骄傲。有民众如此,秦国强大,指日可待!


我是万里,一个喜爱历史、历史剧的段子手,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