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說起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相信在無數觀影人的心裡已有過無數次的解讀。關於希望、夢想、自由、堅持、抗爭,自我救贖以及被命運奴役後的順從與反抗等等。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影片從1994年上映以來,在被奧斯卡各種獎項拒之門外之後,卻意外收穫著無數好評,甚至有許多人帶著頂禮膜拜的心來觀看這部電影。如果說電影本身是主角安迪在監獄中經過長達20年的時間越獄成功,完成了一次偉大的自我救贖。那麼,這部影片之於電影之外的我們應該就是觀影之後久久放不下的內心震撼。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還是先說一下電影簡介:

20世紀40年代末,青年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 Tim Robbins 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被判終身監禁,含冤進入肖申克監獄。在那個黑白混淆的監獄,安迪用自己特殊的求生之道和強大的信念感,用長達20年的時間挖通了通往自由的越獄隧道,完成了一次偉大的自我救贖,重獲自由。

影片的關鍵詞一定是希望、救贖、自由,當然還有上文提到的更多詞彙。因為這部影片在太多地方如同經歷頭腦風暴一般引發關於存在、價值、活著等等的思考與觀照,所以文章分別以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做為小節的段義引領。

安迪,瑞德,老布,還有那個入獄沒超過一晚就被打死的胖子。

不值得有名字的胖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從一個戲份不足三分鐘的胖子說起,總感覺有些不靠譜。但他的死確實讓我的心狠狠地震了一下。特別是胖子死後,當安迪問起胖子叫什麼名字時,海武德說:人都死了,還在乎什麼該死的名字。

從胖子含冤入獄到入獄當晚莫名被打,再到抬到醫務室根本無人搶救,天亮身亡。這個世界對胖子來說就是一個他根本看不懂的魔鬼,魔爪伸向自己時,他全程是蒙圈的。而在海武德的認知範疇裡,他認為生命輕賤如泥,既然已死,留名何用?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他是輕賤了胖子,其實也是輕賤自己。亦或他的觀念裡,早已把像他們這樣的囚犯和“上等人”分開,比如他認為獄警可以掌控他們的命。如此,他若索命,不給又怎麼行!

這是一個可怕的存在。記得蕭煌奇有一首歌《你是我的眼》: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或許在這黑白混淆的監獄,這些無辜的人、被馴服的人,早已矇蔽了對黑白的感知。眼前的苟且全當可以換來餘生的平安。所以當獄警暴打胖子時,所有人都安靜著,獄警的震懾效果達到了。這裡有他們暴虐滋生的土壤。開動國家機器,凌虐平民自由。

很顯然,在那個活一天是一天的肖申克監獄,死於非命沒來得及留下名字的胖子很快被遺忘。他帶著痛苦走向天國的自由,而依然活著的他們繼續在獄中囚禁。

可憐的胖子,戲份很少。但我認為作者是用他打開了監獄的基礎圖景,無需贅述,在肖申克監獄,執法者非法,受刑者無罪。這種強烈的矛盾衝突通過不起眼的胖子清晰的鋪陳開來。

胖子完成了他的使命。

老布是全片唯一讓我流淚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相信為老布難過的人不止我一個。那是一個如此珍愛生命的老人,連一隻小鳥他都悉心呵護著。可是誰都不會想到,在他可以假釋出獄時,他竟然為了能繼續留在監獄而準備行兇他人。為什麼?

就是因為他在監獄已囚禁了長達五十年的時間,大半輩子的牢獄生活竟然讓他有了依戀。因為在這沒有自由的方寸之地,他周身的每個細胞都已生出安全感。這樣的安全甚至可以讓他吃得香,睡得著。而外面的花花世界,讓他充滿恐懼。

瑞德的經典之句來了:制度化,也有人譯成體制化。

他說,監獄是個怪地方,最開始時你會憎惡他,慢慢的就習以為常,待許多年以後,你就會對他充滿依賴。這就是被體制化了。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體制化”理解為一種馴服。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當我們看到老布出獄以後的恐懼,無所適從,直到最後懸樑自盡,我們都在為他惋惜,甚至真心的期望他還是回到監獄會更好。

這是不是之於我們自身的自相矛盾?那裡明明是一個充滿罪惡之所,為何又盼望成為老布的棲息之地,並且認為讓他終老在獄中也是一種圓滿?理智與情感該如何選擇與站隊?

這個問題,我思考了良久,竟然是無解的。

看著老布把心愛的鳥兒放走,窗口的光照著他滿是皺紋的臉。向外張望的老布沒有絲毫獲得自由後的喜悅神色,他是孤獨的,恐懼的,也是無根的。那一刻,眼淚不自覺的流了下來。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自由生活下的老布終究無法適應外面的世界,他把衣物整齊的收拾停當後,選擇了自我了斷。那一刻我沒辦法再繼續看下去。我讓自己冷靜了一下,想到了歸屬感之於人有時候竟然就是一種習慣性的存在。而陪伴又是多麼不容忽視。我甚至在想那隻叫做傑克的鳥兒如果找到了老布,老布都會有活下去的勇氣。只是,劇情沒有按照我的想象發展,本就錯叛入獄的老布竟然死於離開監獄,失去安全感之後的心無所依。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瑞德,一個“盡人事聽天命”的人。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瑞德是影片的講述人。主人公安迪所有行為都是通過瑞德之口來完成的。在某種程度上,他有上帝視角的全能俯瞰性。而他本身也同樣極具思考價值。

相對來說,瑞德在監獄算是遊刃有餘。他有八面玲瓏的本事,可以有許多渠道搗騰來獄友們想要的一切,當然他也因此發了一筆小財。在囚犯當中,他甚至可以補償到缺失的尊嚴,因為所有人都有求於他。

在這樣一種活著的縫隙中,瑞德用他的生存之道慢慢地找到了一種可以稍許滿足的自我安慰,而且做到了邏輯自恰。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影片中有三次對瑞德的假釋考核。

第一次,瑞德服刑二十年。當警官問他是否改過自新時,瑞德很激動,眼睛裡有淚光。他說,他已改過自新,不會再危害社會,他向上帝保證。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結果,被駁回。

第二次,瑞德服刑三十年。當警官問他是否改過自新時,瑞德眼中先前那種渴望自由的光已經有所黯淡,甚至他已不報假釋成功的希望。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果然,第二次同樣被駁回。

兩次假釋考核,瑞德經歷了十年的時間,這漫長的十年他已學會了認命。所以,當安迪告訴他們心中要有希望,要有高牆也鎖不住的希望時,瑞德有感而發:

希望是可怕的東西,希望會讓人瘋掉。希望在牢裡沒有用。你還是認命吧!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這句話是瑞德的肺腑之言,因為他經歷著那個可怕的希望是如何被高牆封鎖,破碎,最後只能妥協,認命。

所以,他一直在實踐屬於我們語言體系中的“盡人事聽天命”。

當然,安迪反問他:是要像老布那樣嗎?瑞德無言以對。

瑞德第三次假釋考核時,他已被囚禁整整四十年。對於是否可以假釋,他已經不在乎。在內心希望一點點被監牢歲月磨蝕掉以後,他很像第二個老布了。也就是他所說的被“體制化”。

前段時間《得到》中的廖舒祺說到了什麼是體制:所有給你帶來安全感,並且阻礙你成長,但你又覺得它不夠好的東西都叫體制。

羅振宇如此解釋:體制其實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東西,它是你感受環境的一個角度。

危險是一個事實,恐懼是一個選擇。同理,環境是一個事實,體制是你的選擇。

時間是一個可怕的東西,慢慢地,它會把你變成一個環境的順從者。

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習他的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終於要說主人公安迪了。他周身凝聚光芒,所以永遠不會被同化。如果20年的期限,他沒有打通越獄隧道,相信他還會繼續,三十年,四十年......因為他心中不斷的升騰希望,嚮往自由。

在諾頓這個道貌岸然的壞傢伙掌控之下,肖申克監獄永遠是非顛倒。要麼你有能力自我救贖,是為生。要麼你屈從苟活,是為死。

安迪給獄友爭取來修房頂時獎賞的陽光、啤酒,那個場景真的太愜意了。或許許多男人都喜歡這樣,三五好友,喝著啤酒,曬著太陽,開著玩笑,自由呼吸。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安迪用六年的時間每週一封信,換來政府捐贈的圖書和唱片。他大膽的播放唱片《費加羅的婚禮》,整個操場上,所有囚犯如同聽到天籟之音,他們仰起頭,靜止一般,被美妙的歌聲吸引。那一刻,他們忘記了冷酷的高牆......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安迪每一次驚人之舉,都讓囚犯們看到了他的與眾不同與他身上的希望之光。這光有時令諾頓感到不安。

所以,安迪在找到證據可以證明自己無罪時,諾頓將證人殺害。目的很明顯,他要繼續留著安迪給他洗黑錢,同時他感覺安迪一旦不在掌控之中便會是個對他有威脅的危險分子。他要始終掌控監獄裡的一切人和事。他早早就說過:把信仰寄託於神,把賤命交給我。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安迪終究是一個勇士。他是第一個向諾頓說“不”的人。他要對抗黑暗勢力,不僅僅運用智慧,還有比智慧更寶貴的堅持、毅力,以及即便孤軍作戰也能讓自已時刻迸發力量的內心。

其實這何等艱難!許多時候,一時之痛並不會讓人喪失鬥志。積年累月的消耗,才會讓人頹廢不堪。而電影中的臺詞:有一種鳥是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他是安迪。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安迪心中那片蔚藍的海是他對自由的渴望,是夢的召喚。在那個雷電交加的雨夜,安迪爬過汙濁的下水道,終於離開了那個讓他無辜蒙冤20年的肖申克監獄。同時,他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證據,告發了一度掌控別人生命的獄長。最後,萬惡的諾頓無路可逃,選擇飲彈自殺。

大結局很棒,瑞恩假釋成功。在安迪先前的指引下,兩人相聚在太平洋蔚藍的海邊。友情是這部影片最後的落腳點,安慰了所有人。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肖申克的救贖:我們不可能成為安迪,但可以學他的樣子

關於安迪,他一定是每位觀眾心中的英雄。但是絕大數人無法成為他,可是這一點兒都不妨礙安迪的精神給予我們的各種引領與啟示。

那句話很重要:要麼忙著生,要麼忙著死。

嗯,生命的盡頭一定會到來,就看在這條或長或短的路上選擇了什麼。說不定,努努力就遇到了成功。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擁抱希望總比心懷恐懼要強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