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看上去30多歲,自稱活了14000年,他來自地球

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天總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低成本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是根據Jerome Bixby於1998年4月臨去世之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改編的一部電影,Jerome Bixby將這部他最後的劇本留給了他的兒子、編劇Emerson Bixby,並由Richard Schenkman執導,於2007年出品,據說總投資不到兩萬美元,“影片成功跳脫了激光加金屬等傳統科幻片的固有套路,以純對白形式推進,演繹著話劇式的的軟科幻”。

這個男人看上去30多歲,自稱活了14000年,他來自地球

影片的主角是一位哈佛教授,在工作十年後突然要離開,他的同事前來送行,坐在即將抬走的沙發上,大家喝著酒,他向朋友們吐露一個天大的秘密:他已經活了一百四十個世紀了,他本是一個山頂洞人,因為不可知的原因,35歲起不再變老,一直活至今日;正是由於不會變老,每隔一段時間,他必須離開原來的生活圈子,變換身份,重頭再來;這一次也是一樣。

他說他認識釋迦牟尼,是他把釋迦牟尼的一些想法帶回西方;他叫做John,而Jesus正是由此演變而來;他還指出,聖經中的很多東西都是不真實的,很多話都不是他說的。(他就是耶穌!其中一名女教授——虔誠的基督教哭著說,你不是耶穌,你不是——心裡又分明是信的。)他放在車上的那一幅畫也並不是贗品,而是梵高的真跡,且是梵高親手送給他的;他說,其實梵高啦、塞尚啦、畢加索啦,都是他的哥們兒……

這個男人看上去30多歲,自稱活了14000年,他來自地球

他的朋友可都是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啊!他們隨即通過宗教、生物、醫學、歷史、地質、精神病學等方方面面的提問對John進行了“檢驗”,而他的對答如流,他的合情合理,他對地球每一個時期的“記憶”最終令所有人陷入了茫然。

在這間小木屋裡,這些人類的代表——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生物學家、精神病學家,與人類的“祖先”完成了一場超出想象的辯論,最終,他們沒有辦法不信他。他的故事太完美、太天衣無縫。都說美國科幻片氾濫是因為沒有歷史的沉澱,於是只好幻想,還都是一個套路:個人英雄主義、帥哥美女加特效,最近幾年實在不行就改為聯盟了。基於這樣的電影氛圍,《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絕對算是另類了。

這個男人看上去30多歲,自稱活了14000年,他來自地球

首先,這部電影不是解決問題的(不打怪獸),它只是提出問題讓你思考(或者說胡思亂想)。我們的過去、將來,生命的奧秘,長生不老的可能性等等,這些永恆又沒有答案的話題,撲面而來。

不可否認,我們是無知的,甚至當這個“來自地球的男人”顛覆了整個西方世界的宗教傳承、體系時,信仰耶穌的人不願承認卻又無法否認,無神論者更是無所適從,也許就像電影中所說的那樣,一切皆有可能(Everything is possible.)。

這個男人看上去30多歲,自稱活了14000年,他來自地球

其次,這個來自地球的男人顯然並不快樂,因為他愛的人總是會先他死去,為了守著自己的秘密,他必須不斷離開,不斷告別。那些大學教授眼中的珍寶在他看來只是一個有又一個小回憶,無數的頭銜和成就之於他是實實在在的過眼雲煙。

這個可以長生不老的人恰恰是最孤獨、最沒有根的,他說,你不能回家,因為它已不存在(You can`t go hom again, Because it isn`t there anymore。)

最後,對他持最激烈質疑的精神科教授,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意外證實,這個35歲但自稱14000歲的年輕人居然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精神科教授就這樣精神崩潰,猛然猝死。這一幕更是把故事推至一個無可挽回的境地、一種無可挽回的悵然中。

這個男人看上去30多歲,自稱活了14000年,他來自地球

有人說這一筆來得太突兀,然而不得不說,這是最精彩的一個設計,突如其來,不動聲色,仿似一場魔術演出中最令人目瞪口呆的瞬間,至此,每個觀看者徹底被打敗。

今天與一位90後討論現在的電影、自媒體等等,他說,他相信內容為王。於是我又忍不住講了半天《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推薦他一定要看一下這部片子。

看慣了《美國隊長》《鋼鐵俠》《變形金剛》等等美國商業大片的我們,回頭看看《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多少都會覺得結尾應該更華麗震撼,但同時,又覺得這部電影不華麗卻有內容,真正震撼人心的藝術形式歸根結底不是絢麗奢華的電腦特效,而是能夠洞穿人性的思想鋒芒。

這個男人看上去30多歲,自稱活了14000年,他來自地球

當然,換一個角度,這樣的故事亦帶給我們釋然,在生命之短暫之渺小、在時間之廣闊之無涯面前,很多的懊惱與痛苦與執著顯得庸人自擾。

另:網上有人問:主角所說的跟他一樣不死的那個人是誰?有人說是那個黑人,我看了幾遍,沒看出來,不多說了,再看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