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長到什麼時侯施化肥最好?

用戶5849597716849


玉米是高杆作物,生長過程需要許多養分,要想玉米獲得高產,追肥補養非常重要。那麼,什麼時候施肥最好呢?

一是追長稈肥。玉米出苗後,當長出6-8片葉的時候,就到了長杆的關鍵時刻,需要養分多,這時追攻稈肥最好,每畝追尿素30斤左右,這時追肥不但能促進玉米上部葉片增大,擴大光合作用面積,還能延長下部葉片的功能期,對促根、壯稈、增穗有很好的保障作用。

二是追供穗肥。在玉米抽雄前期10天到半個月,即玉米杆長出十二三片葉時,是玉米生長髮育最旺盛的時期,也是決定果穗大小,穗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需要大水大肥,做到肥水齊攻,每畝施尿素20斤左右,可以滿足穗分化的肥水需要,提高中上部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輸入果穗養分多,粒多而飽滿,對高產量有重要作用。

三是追保粒肥。在雌穗花絲開始抽出,玉米授粉前後,如果是白土或沙質地,可以再追一次化肥,數量不必太多,每畝15斤左右即可,主要是為了防止後期脫肥,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有利於灌漿,增加粒重,有效提高產量,如果是優質地,沒有出現缺的情況,也可以不追,以免追肥過多引起貪青晚熟導致減產。


心累力乏


我是小陳,記得小時候我媽媽常常帶我們去種玉米。剛開始播種的時候只是放了少許農家肥,然後玉米長到30-50釐米高我們就可以在玉米旁邊(距離5釐米)挖一個小小的坑在放一些肥料,再然後就到了玉米開花看到有玉米苞又需要施肥料了,同樣也是在距離玉米根5釐米的位置。記住每次去玉米地都要觀察有沒有害蟲,如果有就要打農藥。


2016797150


你好,我來回答,本人每年都種玉米,玉米還是比較好管理的,什麼時候施肥我介紹一下

1、追肥時期的問題:玉米在一生的生育期中,最佳的追肥時間是在大喇叭口期,因為這時候需要的營養是比較大的,也是生長過程中一個關鍵的時期,這麼判斷大喇叭口期呢?一般是玉米11-12片葉展開的時候,這時候葉片展開,看著像一個大喇叭口,因此被稱為大喇叭口期。

2、選擇什麼肥的問題:玉米追肥的話,大部分朋友都會選擇尿素,這是正確的,不過建議可以在配點磷肥和減肥一塊,玉米雖然說是喜氮作物,但是磷肥、鉀肥也不可忽略,後期還會需要一些葉面噴施的,來補充其它的微量元素,玉米追肥的話,可選用高氮低磷中鉀或者高氮低磷低鉀的都可以。





農村尋寶老吳


玉米長到什麼時候施化肥最好?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經濟作物,那麼玉米什麼時間追施比較合適呢?

1、追肥時期的問題:玉米在一生的生育期中,最佳的追肥時間是在大喇叭口期,因為這時候需要的營養是比較大的,也是生長過程中一個關鍵的時期,這麼判斷大喇叭口期呢?一般是玉米11-12片葉展開的時候,這時候葉片展開,看著像一個大喇叭口,因此被稱為大喇叭口期。

2、選擇什麼肥的問題:玉米追肥的話,大部分朋友都會選擇尿素,這是正確的,不過建議可以在配點鉀肥一塊,玉米雖然說是喜氮作物,但是鉀肥也不可忽略的。

3、需要追幾次的問題:一般情況下,玉米追肥需要兩次,也就是小喇叭口和大喇叭口期,但由於農機具的侷限性,大多數農民都是追一次。

4、追肥方法的問題:最正確的辦法就是刨坑深施,然後覆土,讓肥料的利用率提高,另外在壟溝裡追肥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如果地多的朋友,可以選擇這個,不建議的就是大家經常用的撒施,雖然說,施肥快,但是浪費也嚴重,吸收率大大降低。

5、追肥量的問題,玉米是喜氮作物,就以尿素為例,來說說用量的事,尿素用量其實不是固定的,根據土壤的肥沃程度來決定,一般情況下,每畝就是追20公斤左右,如果地塊肥力較好,可適當減少到15公斤左右,如果肥力較差一些,可適當增加到25公斤左右。


奮鬥中的老A


玉米施肥的最佳時間:

攻稈肥。一般在6-8片葉,苗高30釐米時追肥。攻稈肥能促進玉米上部葉片增大,擴大光合作用面積,延長下部葉片的功能期,為促根、壯稈、增穗打好基礎。

攻穗肥。在玉米大喇叭期即抽雄前期10-15天,12-13片葉時追肥。此階段為玉米生長髮育最為旺盛的時期,需肥需水量多,是決定果穗大小,穗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這時重施穗肥,肥水齊攻,既能滿足穗分化的肥水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葉片的光合生產率,使輸入果穗養分多,粒多而飽滿,對提高產量有顯著效果。

攻粒肥。是指雌穗花絲開始抽出,授粉前後的一次追肥。主要是為了防止後期脫肥,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促進灌漿,增加粒重,提高產量。

玉米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品種需肥特性、品種生育期等適量追肥,以滿足玉米生長髮育所需,有的可在大剌叭期一次做攻穗肥追施,也可在拔節、大喇叭口期兩次追肥。但前一次要少追,後一次多追些,是否追攻粒肥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而定。後期易脫肥的土壤可少追一點攻粒肥,以免追肥過多引起貪青晚熟以致減產。

相關問答

1、追肥過晚。一般等到抽雄後才追肥。

2、一炮轟式追肥。也就是不論什麼肥,全部摻在一塊,當作種肥施。

3、看天追肥。不等下雨,就不追肥,不是根據玉米生長情況來決定。




陳倉紀事


玉米的最佳追肥時期是在玉米拔節到穗分化期,這個時候關係到玉米穗長、穗粗,所以及時追肥可以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從而提高產量。

一、追肥時期

玉米追肥的最佳時期在拔節至穗分化期(6月20-27日),此時玉米已展開 7-12 片葉,正是雌穗生長伸長至雌小花分化期,是決定玉米穗長穗粗的關鍵時期,此時追肥能滿足拔節孕穗對養分的需要,促進穗分化,使玉米穗大粒多。

二、追肥方法

玉米生產中常用的追肥方法有3種,即壟臺撒施,而後立即犁蹚土覆蓋;人工壟臺株間刨坑深施,覆土,再犁蹚地覆蓋;壟溝追肥。這3種追肥方法效果最好的是人工刨坑蹚溝覆土,這樣做會因施肥深,覆蓋嚴,肥料利用率高,而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將比壠上撒施肥的增產2%-11% 。

其次是壟溝追肥,這種方法優點是省工省事,不足之處是肥料距根系密集區稍遠,不利於玉米根系充分吸收肥料,因此,在使用時一定要犁蹚淺溝後施肥覆土,把肥料蓋嚴,以免揮發流失浪費。壟臺撒施的有時會因封壟不嚴,肥料裸露在外面,造成損失浪費嚴重。玉米追肥深度、距植株都應該是7-10釐米,這樣做有利於玉米根系吸收利用,若超過10釐米會影響肥料施用效果,少於5釐米會造成燒苗。施肥後要及時覆土或結合鏟趟覆土。

三、追肥次數

玉米大部分都在9-11葉期追一次肥,約在6月25日前後進行,如果用作追肥的數量較大,最好進行兩次追肥(拔節孕穗肥和穗粒肥)。兩次追肥的分配原則是,第一次應占追肥總量的2/3,第二次佔1/3。沙質土等輕質土壤,保肥水性差,要少量多次追肥,以防氮素淋失。

四、追肥數量

玉米追肥應根據土壤肥力、品種需肥特性、品種生育期等適量追肥,以滿足玉米生長髮育所需。土壤肥力較低的地塊應増加追肥量,反之可適當減少用量。高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15-17公斤/畝;中等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18-20公斤/畝;低肥力地塊,尿素用量為21-23公斤/畝。另外因密度和栽培方式不同,追肥量也不相同。種植密度大應加大追肥量;玉米大壟雙行或雙株緊靠的更應增加施肥量,每畝地追尿素35-40公斤。如底肥、口肥未施鉀肥,可在首次追施氮肥一起,畝施氯化鉀3-4公斤或硫酸鉀4-5公斤。

五、追肥用什麼化肥

追肥多用尿素或複合肥,其用量因春、夏玉米不同而有差異。春玉米用量一般約為氮肥總用量的33.0%,質地偏砂、保肥性能差的土壤,追肥的用量可佔氮肥總用量的50%左右。夏玉米由於搶茬復播,一般不施基肥,種肥用量也不大,追肥就更顯得重要了,一般氮肥的大部或全部用作追肥。其追肥須保證兩次,第一次在定苗後,抓緊追促苗肥,這次追肥應以氮、磷速效化肥為主,可以達到既發苗又穩長之目的。第二次追肥應在拔節後大喇叭口期,以重追氮肥為主,用量為第一次氮肥用量的二倍,以保證穗分化期對氮素的大量需要。追肥都應採取穴追覆土的方法,杜絕撒施和表施,以防揮發造成浪費。





俺村靚仔


在玉米播種出苗到小喇叭口期以前,是以營養生長為主階段,一般早熟品種在5~ 6片葉展開,中熟品種在7 片葉展開,雄穗生長錐開始伸長,是玉米的一個最佳施肥期,施肥量約佔施肥總量的 30%左右,這時肥水充足是促進壯苗早發穩長,打好豐產架子的關鍵。

2/3

在玉米抽穗以前為大喇叭口期,是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階段,這時玉米的第 11 片葉展開,植株已形成 60% 左右,雄穗已開始進行小花分化,是玉米穗粒數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時如果肥水充足有利於玉米穗粒數的增加,是玉米施肥的又一關鍵時期。施肥量約佔施肥總量的60% 左右,主要以氮肥為主,補施一定數量的鉀肥也很重要。這時如果供肥不足,勢必造成植株大、 果穗小而產量不高。

3/3

在雄穗揚花期,當玉米授粉以後,莖稈基本停止生長,已進入以生殖生長為主階段。這時對於供肥不足或在抽穗以後有脫肥現象的玉米來說,應施一次攻粒肥,中產地快和晚熟品種尤為重要,施肥量約佔施肥總量的 20% 左右,還要注意遇旱澆水,保證後期肥水充足,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有利於養分的合成、運轉和儲存到籽粒,達到穗大粒飽產量高的目標。





三農小程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種植作物,種植面積廣,產量高、國家也給予補貼支持。施肥正是對玉米提高產量的原因之一,能達到增產作用,最佳施肥時間是什麼時候?下面給大家一起分享三部分要點。

1、拔節肥

一畝地施追尿素10―15公斤或者磷酸鈣20―35公斤及氯化鉀10―15公斤,硫酸鋅2公斤等,分早熟和中熟品種,早熟葉子5片時開展,中熟葉子7片時開展,是施肥的最佳時期。

2、施穗肥

植株營養生殖和生長同時階段,玉米葉子大概是11片葉子展開,此時植株也已經長到百分之60左右,雄穗也開始分化,這時是形成穗粒的重要時期,此時施肥主要以氮肥為主氮肥5/10,也可以增點鉀肥。

3,施粒肥

玉米授粉後莖杆停止生長,這時施肥固然重要,施1/10氮肥,還要注意澆水,防止乾旱,保證後期水肥充足,從而達到增產效果。





窮遊沿途風景


玉米要高產,肥料少不了,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雖然是傳統的種植方式,但是現在還依然適用,不過這句話大家總結的還有後半句,“如果不會用,辛苦全白搭” ,可見正確施肥的重要性。

種植玉米要施入底肥,大家都知道,但是玉米追肥在整個生育期中也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本篇內容,小幫手從追肥的時間、數量和方法三個方面說說。

一、追肥時間

目前大多數農戶都會選擇在大喇叭口期進行追肥,這沒什麼問題,如果嚴格來說,玉米在拔節期、孕穗期時也是需肥的高峰期,據小幫手瞭解,現在不少農戶選擇大喇叭口期追施一次,後續就不再追肥了,其一,這種種植方式已經持續多年,不好輕易改變;其二,考慮到成本問題,多追肥一次,一畝地需要增加幾十元的成本。

因此,玉米追肥時間,如果只追施一次的話,可以選擇在大喇叭口期進行(10片葉左右),如果追肥2次或以上,再孕穗期的時候再追施一次。

二、追肥量

追肥一般是以尿素為主,補充氮肥,促進玉米的生長,據小幫手瞭解,不少農戶每畝追施尿素15-20公斤的量,如果嚴格來算,不同地塊需肥量是不同的,要看土壤的墒情、土壤的肥力、底肥的使用量、玉米的長勢等等綜合因素來決定的。

如果肥力好的高產田,在追肥的時候就可以適當少施一些,同時建議補充穗肥,產量會有提升,相反,如果是肥料一般的中產田,在大喇叭口期追肥時,可以適當增加用量,另外,也建議在穗期時再次補追一次。

三、追肥方法

前些年的時候,不少農戶追肥時都喜歡撒施,簡單省事,把肥料直接撒到行間就行了,不過,農戶們發現這種追肥方法利用率較低,錢花了,但產量沒有明顯的增加。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選擇溝施,地塊少的採用人拉耬車的方式進行追肥,而地塊多的朋友採用機械式的追肥設備,速度增加,效果還不錯,更重要的肥料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小幫手看過一個農戶做的實驗數據,追肥時的深度在10cm左右時,相比直接撒到地面上進行追肥,最終的產量能提高15%左右。

除此之外,有些種植戶會採用免耕種肥同播,或者是使用緩釋肥,在整個生育期內就不用考慮追肥了(尤其是部分種田大戶,省事,省人工),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但是目前的玉米種植,提倡氮肥後移,多次少施,個人建議後期還是追肥為宜,當然,地區不同,種植模式也有差別,以上只是建議罷了。


小農仙


玉米施肥原則

  根據玉米各生育期的吸肥規律,和一些高產地區的經驗總結,玉米的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輕施苗肥,巧施拔節肥,重施攻苞肥,酌施粒肥。各時期的施肥比例大致為:基肥可佔總量的35%左右,苗肥佔10%,拔節肥佔15%,攻苞肥可佔40%以上。一般磷肥作底肥一次施用。鉀肥作底肥和拔節肥或攻苞肥兩次施用,肥料用量和前後比例應根據當地土壤條件等實際情況,靈活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