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防骗指南|这些消费陷阱你可能遇到过

“3·15”防骗指南|这些消费陷阱你可能遇到过!

今天,赣州市消费者协会为大家曝光五类消费中经常遇到的陷阱:

一、大额预付式消费需谨慎

健身服务投诉历来是预付式消费投诉“重灾区”,主要表现为:商家无法正常经营后,消费者不能退卡退款;合同常有“此卡不退不转让”“到期作废,余额不退”等霸王条款约定。

●应对措施:在办理健身卡等预付卡时,请保持理性,注意签订书面协议,尽量降低预付额度,缩短使用周期。

二、“朋友圈”购物权益难保障

微信购物是目前消费者喜欢的一种购物方式,但存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问题,一旦出现纠纷,容易出现消费者维权难、行政部门取证难的情形。

●应对措施:一要选择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大型电商平台或微信公众号购物平台;二要保留好涉及商品服务的数量、型号、质量、承诺等关键性交流信息,要求销售方提供购物凭证等;三要保持警惕,不要在不知名的网站或者朋友圈网购或投资,避免上当受骗。

三、家电行业“小问题大维修”泛滥

家电特约售后服务以高价推销不必要的配件、维修时小病大修、虚假维修等行业乱象多。在家电行业,品牌大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但是对售后维修服务还缺乏同样的质量管理意识。

●应对措施:如果发生电器故障,应该通过厂商服务热线报修。不轻信小卡片广告,不轻信网上未经官方认证的信息,不随便在路边和小区周边找所谓的品牌授权服务网点。同时,做好维修记录,以备查询和追溯。

四、汽车消费口头承诺莫轻信

汽车消费投诉问题一直是消费领域的“重灾区”,汽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求偿难。部分经营者还存在捆绑销售车险、捆绑销售车饰、诱导消费者贷款等情况。合同条款中对于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权利义务约定上不明确、不对等,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清,消费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维权。

●应对措施:购车前注意签订书面合同,细化相关约定,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装修行业防“猫腻”

装修纠纷主要体现为施工质量差、货不对板、装修烂尾、售后服务差、甚至人去楼空,消费体验很差。

●应对措施:一是慎谨选择家装公司,请选择具有装修资质的公司;二是口头承诺不如白纸黑字,合同要有法定代表人签字,加盖公司公章,要求对方提供建筑安装专用发票;三是谨防装修加价,特别要留意水电路改造,逐一对照核实;四是六个月内瑕疵举证责任由商家承担。

另外,建设部颁布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两年,有防水要求的厨房、卫生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保修期限为五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