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為什麼一定要北伐呢?

微笑轉身不見你


蜀漢一定要北伐主要有三個原因:

1.蜀國官僚體系主要由外來的官員與蜀前官員兩大派系組成。如果處於相對安定的狀態,時間長了必定產生內鬥內耗。而北伐是可以將主要矛盾轉移的最好辦法,可以讓政權更加穩定。

2.三國之中,曹魏統一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實力和政治聲譽上佔有絕對優勢;孫吳佔據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歷經三世,有長江天塹和水軍優勢;反觀蜀漢,僅有益州,到手的荊州又丟了,蜀地雖然戰時易守難攻,但也制約其經濟發展,從長遠發展來看,只能是越來越弱於另外兩方。所以,孔明積極北伐,以守為攻,意圖奪取隴東關中,擴大地盤,並擴大潛在實力。

3.吳國和蜀國力相當,不具備獨霸的前提。所以從吳國角度,與蜀相互依存共抗強魏是必須的。而蜀漢一再北伐,也就是從另一角度讓吳國放心,自己的目標是魏,而不會對吳有所企圖,吳大可放心蜀。從而也解決了自身兩面受敵的風險。


山畔四季


初中時,和兩個死黨玩紅警,三個人對戰。我的操作比較差,所以搶到手的礦很少,採礦車也少。所以開局我的實力最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三個人拼命採礦,拼命造坦克,誰也不做第一個開打的。後來我發現,我的錢壓根不夠用,我造一輛戰車的時間,別人可以造三輛四輛。

以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打亂他們的節奏。於是我開始不斷在他們家門口襲擾。逼他們有戰損,最好造成大混戰。

蜀國面對的局勢就是這樣,如果大家都相安無事,憑蜀國的資源和位置就已經決定它的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吳。三國之間誰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難道諸葛亮不動手,魏吳就和你友好相處,永不侵犯了。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等人家準備好了,屠刀隨時就砍來了,趁著自己還活著,還能支撐大局,還有能力北伐,等到自己死了,蜀漢還有誰,蜀漢的人才資源更少得可憐?

蜀漢基業是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第一代核心集團經歷千辛萬苦才建立,可現在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人。你說他忍心最後這基業敗在自己手上?那他就不是那個千古傳頌的諸葛武候了。

越是弱小越不能坐以待斃,越是弱小越不能安居一隅。除非當朝者壓根就是不思進取,那就另當別論。


高高在下喲


初中時,和兩個死黨玩紅警,三個人對戰。我的操作比較差,所以搶到手的礦很少,採礦車也少。所以開局我的實力最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三個人拼命採礦,拼命造坦克,誰也不做第一個開打的。後來我發現,我的錢壓根不夠用,我造一輛戰車的時間,別人可以造三輛四輛。

以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打亂他們的節奏。於是我開始不斷在他們家門口襲擾。逼他們有戰損,最好造成大混戰。

蜀國面對的局勢就是這樣,如果大家都相安無事,憑蜀國的資源和位置就已經決定它的發展潛力遠不如魏吳。三國之間誰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難道諸葛亮不動手,魏吳就和你友好相處,永不侵犯了。諸葛亮明白這個道理,等人家準備好了,屠刀隨時就砍來了,趁著自己還活著,還能支撐大局,還有能力北伐,等到自己死了,蜀漢還有誰,蜀漢的人才資源更少得可憐?

蜀漢基業是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第一代核心集團經歷千辛萬苦才建立,可現在只剩下諸葛亮一個人。你說他忍心最後這基業敗在自己手上?那他就不是那個千古傳頌的諸葛武候了。

越是弱小越不能坐以待斃,越是弱小越不能安居一隅。除非當朝者壓根就是不思進取,那就另當別論。

但諸葛丞相的五次北伐,卻並沒有如他預想那般順利,幾番戰鬥下來,蜀軍都沒有取得想要的戰果。

建興六年春,丞相第一次北伐,最後失去街亭,被迫撤軍;

建興六年冬,丞相第二次北伐,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建興七年,丞相第三次北伐,亮自出至建威,淮退還,遂平二郡。

建興九年,丞相第四次北伐,糧盡退軍,與魏將張郃交戰,射殺郃。

建興十二年,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相持百餘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軍,時年五十四。





騷文徐行


一定要北伐,不如說只能選擇北伐。

我們先得了解一下劉備的發家歷史,原先他是誰都看不起的小角色。

別忙著辯駁,你說師承漢末三傑盧植的人不止他一個,但是公孫瓚早就已經割據一方,要兵有兵,要名聲有名聲。

而他只不過是一個賣草鞋的,後面的故事我們都很清楚,自稱漢室宗親但卻並沒被官方認證。不說山寨也只不過是貼牌人員,沒有其他官職相佐證,“同門大哥”劉焉也只不過把他當做炮灰,五百對五萬黃巾軍,而且五百還是他自己的家底。救了董卓也一樣被輕視。

之後他不斷堅持自己的身份,抓住了漢帝大權旁落,無依無靠之時發出的衣帶詔。

這時的他才算是坐實了漢室宗親。因為漢帝他才有了這個身份的使用權,最後才能被劉表收留,也得以被劉璋請去益州。

所以按情分來看,蜀漢的大義來看,必須攻擊魏國,所以北伐。

而從發展趨勢來看,自己手上人員大致分為三個派系,益州派,荊州派,和中原逃亡派。

和東吳沒有多大關係,反倒是和魏國或多或少有些恩怨。

再加上,東吳有長江天險,水戰難度較大,容易耽擱時間,魏國攻打荊州卻相對容易。

那也只能選擇北伐。

主政的諸葛亮早已定下了與東吳聯盟的戰略方針。

具體還有別的原因,就見仁見智了。






濁侯


一個原因。

失去荊州之後 蜀漢實際就是一個地方的州級割據政權。東是擁有強大水軍的東吳,向北是曹魏家,向西向南都是野人高山。按照道理來說,蜀漢就應該積蓄力量,發展經濟,恢復人口,為將來做打算。

可問題是,蜀漢是一個跛足政權。

益州之地,政權核心的荊襄士子,以諸葛亮為首,但人口稀少。蜀漢政權的同盟軍東州派,有三萬戶。

東州派核心人員吳懿:

諸葛亮:

但這兩派加起來,人口人才依舊不是蜀漢本地世家對手。如果努力恢復經濟,發展生產只會讓本地世家奪取政權,殺光外來戶。

所以,諸葛亮高舉北伐大旗,佔據政治話語權,時刻控制大半軍隊在手,佔有最多份額的行政開支,手上有錢、有糧、有軍隊、有官職,自就不怕本地世家造反(同時也防備劉禪對自己下手)。


四川達州


曾幾何時,這個問題在我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也問過。

按照我們現代觀念來講,蜀漢至劉禪登位時,已基本佔據益州全境,為巴、蜀、漢中,後又降服南中各郡,單純從疆域上看,已然不小。況且,入蜀之地,易守難攻,蜀漢朝廷慢慢修養生息,發展民生,固守疆域,以逸待勞,一旦天下有變再派出強勁之旅北上伐魏豈不更好?

然而,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古代的事情,終究是有很大的偏差的,蜀漢朝廷在丞相諸葛亮的帶領下,六出祁山,連年北伐,肯定有他的道理,私揣測,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原諒我用了我黨的主題教育宗旨,不過我覺得做任何事,初心和使命很重要。早在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時,劉備集團就立下了興復漢室的藍圖,即佔領荊州、益州,南和東吳,北拒曹操,一旦天下有變,即派驍將從漢中和荊州兩路襲擊,北復中原。

當然,這個宏偉的藍圖在關羽被襲,張飛被殺,劉備兵敗,盟約破裂之後,基本成為了鏡花水月。即使在劉備身故之後,諸葛亮再次與東吳交好,這種有裂隙的盟約再也回不到赤壁之戰時的同心共堅了。

因此,想要恢復漢室,實現當初立下的誓言,蜀漢就只有孤軍北伐,沒有退路。

二、轉移國內矛盾,平息派系鬥爭

要說另一個原因,大概就是蜀漢的派系鬥爭。蜀漢的派系主要有元老派,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四大派系。

元老派即早期跟隨劉備的一群人,比如張飛、關羽、趙雲、孫乾等等,他們是劉備集團的核心人物。荊州派則是劉備從荊州帶去的一群人,如魏延、蔣琬,費禕等,他們離開故土,來到蜀地,想必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可以說是崛起的派系。益州派則是益州本土之士,如黃權、李恢、譙周等,無論是劉璋時代還是劉備劉禪時代,他們認為益州本來就是自己的天下,北不北伐其實不重要。東州派則是最先劉璋父親劉焉帶來的班底,主要有法正、李嚴等,他們迎奉劉備固然是希望能夠完全取代益州派,成為益州真正的主人。

因此,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各地施政,四大派系都會站在各自的利益上,各有各的考慮,想必日常在朝堂上,也時常為政事爭論不休。

要想轉變這種風氣,團結四大派系,最有利的一招便是矛頭對外,去“國外”尋找利益的空間,只有取得額外的利益,才能再進行再次分配,才能平息爭鬥。

而尋找“國外”利益,最合適,最師出有名的便是北伐。

三、蜀漢貴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其實是最重要的一點。人貴有自知之明,而後能自省。蜀漢貴有自知之明,而後才會不斷北伐。

三國之時,天下十三州,曹魏獨佔三分之二,人口最多,經濟最為發達的中原地帶全部在魏國手中,實力當屬第一。而吳國呢?江東已苦心經營三代,又有長江天險,雖實力不如魏國,自保有餘。再看蜀漢,儘管疆域看上去也很大,但人口相對稀少,土地貧瘠,自然條件較差,況且南中各郡少數民族聚集,說不定隨時反叛,未可知也。

對比魏、吳、蜀三國,無論從錢糧、人口,發展的後勁上來講,蜀國只能夠排在最後。當然,如果蜀漢不思進取,想要比國力,耗時間,一定耗不過魏國。

而另一方面,所謂的盟友吳國,又是個吃兩邊的牆頭草。一旦曹魏強大,其即與蜀漢結盟;一旦蜀漢攻勢迅猛,其又配合魏國乘機攻打蜀國,是最不靠譜的盟友。

因此,我認為蜀漢恰恰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才會不斷地進行北伐。因為此時國力還算強盛,仍然擁有北伐的能力,一旦後續國力衰退,北伐就只能痴人說夢,而蜀漢也終究是被吞併的命運。

當然,促使蜀漢不斷北伐的原因或許還有很多,比如,丞相諸葛亮的個人意願十分強烈。如果沒有諸葛亮的大力推動,或許蜀漢的北伐也不會有如此頻繁。

頻繁的北伐耗盡了蜀漢的國力,當然也從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蜀漢的滅亡。

當然,北伐與否,正確與否,我們後人難以評判。

畢竟,縱觀歷史,固守蜀地,偏安一隅的割據政權無一倖存,不知是否是歷史的必然?


會跳高的豬


根據我的觀點就是,蜀漢北伐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1.首先蜀漢國力微弱,需要擴大地盤,蜀漢的地理位置不佳,四川雖然有天府之國之稱,但是這些地方較小,不足以養活足夠的人民和軍隊,要想發展必須向中原地帶擴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地來生產,供應蜀漢軍民。

2.第二,蜀漢領導者一直認為自己屬於正統,對於曹魏搶了大漢的天下,他們一直認為是不要臉的行為,為此,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地盤,那就只能與曹魏再幹一架,一定要將屬於自己的再奪回來。

3.第三,蜀漢北伐原因是因為曹魏軍力最強,打到了曹魏,才能轉身對付孫吳,打到了曹魏就會有足夠的兵力和糧草,還可以對孫吳形成合圍之勢,更容易統一國家;

4.第四,蜀漢的領導者目光短淺,窮兵黷武,缺乏戰略眼光,諸葛亮掌握蜀漢兵權,但是軍事才能不行,屬於政治有餘,軍事不足的一個水平,對曹魏進行多次北伐,一方面出於公心,一方面也是對自身不足的一個短視;

5.最後,我認為北伐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自己立名以及保住自己的性命,王朝建立之初和其他任何時候,政治鬥爭都不缺乏,為了避免犧牲在政治鬥爭的漩渦中,還不如起兵北伐犧牲在戰場中,犧牲在戰場不僅可以獲得封號,揚名千古,也可以保全後世安全。

因此,綜合這些方面,蜀漢是一定會北伐的,而且還會源源不斷。






戲說明史


蜀漢進行北伐,不僅是因為內部的矛盾,更是因為外部的影響。

內部矛盾

1、 蜀漢的核心發展戰略

蜀漢前期的發展戰略,就是集中表現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上,而“隆中對”的核心就是兩處戰場,一為荊州,一為益州。在劉備勢力前期的發展中,一直是以荊州南部四郡為主。不僅是因為荊州四通八達的平原地勢,更是因為荊州在原荊州牧劉表的主政下經濟繁榮和人口眾多。

但是,劉備勢力所佔據的荊南四郡,是搶在江東面前所佔奪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江東的孫權一直對劉備勢力心有所恨,恨不得馬上搶奪回來。但是,因為有著盟約的限制,孫權在關羽打響襄樊之戰時一直沒有找到機會,所以都是以商談為主。

但是,荊州對蜀漢而言,就是一個重要的軍事“炮口”,這個“炮口”不僅是針對曹魏,更是針對東吳的。諸葛亮在“隆中對”中,也明確的向劉備表示荊州的戰略位置比益州的還要大。但是,劉備勢力在奪取益州,且把荊南的蜀漢地域劃分給孫權之後,蜀漢對荊州的掌控力度也就逐漸的消逝了。

因此,到了蜀漢的中後期,蜀漢的發展戰略就從諸葛亮的“隆中對”轉移到法正的“漢中策”上來。法正的“漢中策”分為上中下三策,是“隆中對”的進化版。在漢中策中,上策就是諸葛亮的隆中對,而中策就是諸葛亮日後展開的北伐的路線。也就是說,蜀漢從荊州的戰略部署轉移到以益州為主要的戰略部署。

但是,無論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還是法正的“漢中策”,其主要的發展核心還是要“北伐”。而前者的“北伐”代表人物是關羽,其發動的襄樊之戰就是變相的“北伐”。而後者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諸葛亮,其前後發動了五次北伐。

2、蜀漢內部的派系之爭

蜀漢在三個國家之中,其總體實力是最末的,佔領的地盤也是最次的。在公元209年之前,蜀漢還佔據著荊州南部四郡,以及益州等地。但是,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因其深入魏境而被曹吳兩國前後夾擊,不得不敗走麥城之後,蜀漢所佔據的地盤就僅有益州這一塊。

而在蜀漢中,總共有著四大派系,即元老派、東州派、荊州派,益州派。

而元老派的人物,因為關羽和張飛等老將的逝世,再加上當時元老派錯失荊南,以及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失敗,到了中後期已經開始退出派系爭奪了。因此,當時內部矛盾主要是其餘三個派系。

但在平定南部的孟獲等人叛亂前,蜀漢的內部爭奪還是處在暗面。但是,隨著年輕一代的崛起後,利益爭奪就變得頻繁了。所以,諸葛亮為了把內部矛盾轉移出去,只能發動“北伐”,把內部的利益爭奪轉移到外部的擴張戰爭中來。

外部矛盾

1、三國鼎立之勢的制約

三國鼎立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會形成一方獨大,會引起另兩方的結盟。而在魏蜀吳三國中,曹魏的勢力和地盤最大、東吳次之,蜀漢最末。

所以,在曹操南下荊州之時,劉備勢力就和江東勢力進行了一次聯盟,而後在赤壁之戰中以少勝多的戰勝曹魏。其後,雖然孫權為了荊南,毀了盟約,和曹魏聯盟對蜀漢的關羽包了“餃子”。但是最後,當孫權向蜀漢求和時,諸葛亮出於蜀漢的穩定和長遠發展,還是同意了和江東再次結盟。

所以,在這樣敵強我弱的局勢之下,諸葛亮為了把內部矛盾轉移出去,只能選擇對北方的曹魏進行侵擾,以此來拖緩曹魏的穩定發展,為蜀漢贏得發展的契機。

2、曹魏和東吳的有著很大的差別

蜀漢的軍隊,大多數有步兵和騎兵為主,而後又有著水軍和赤甲軍等為輔。但是,自從荊南失去控制之後,蜀漢的水軍在一定程度上大量的減少了。

曹魏和東吳兩國,東吳有著長江的天險,熟悉水性的士卒眾多,所以水軍也是最為厲害的一個兵種。因為荊南的失守,雖然蜀漢可以順江而下的直入荊州,打入吳境,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而如果走陸地的話,後勤又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況且,因為吳蜀兩國有著盟約,儘管東吳之前有過背叛,但時勢不同,諸葛亮也不敢隨意的撕毀盟約,進而對東吳發起進攻。

這樣不僅會讓蜀漢打上背叛的稱號,更會讓曹魏坐擁漁翁之利,得不償失。

至於曹魏方面,則是於蜀漢陸地相毗鄰,而且又是對蜀漢威脅最大的一國。所以,諸葛亮對其用兵,完全能起到侵擾的初衷。

總而言之,蜀漢不斷的進行北伐,就是為了尋求發展,為蜀漢贏得緩衝的時間。同時,因為三國鼎立的局勢使然,也讓蜀漢不得不採取北伐,才能夠夾縫中生存。



韶華傾夢


你好很簡單,這是季漢政權的立國之本。

這裡要說明一下中國古代政權法理上的取得。新政權取代舊政權必須要有大義名分,合法來源。

我們覺得曹操是亂臣賊子是受了三國演義的影響,正史中曹魏一直是正統,其來源自漢獻帝封魏公國至魏王國,又履行了禪讓程序,這可都是漢獻帝一步步冊封禪讓的,具有無可比擬的合法性。

大家想一下關羽的官職,關羽在蜀漢不管做了什麼位置都以漢壽亭侯的爵位自豪,為啥,那是漢獻帝冊封的,是合法的。加上曹魏佔據了

中國當時的絕大部分核心地帶。

因此曹魏為天下正朔的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反觀季漢政權,自劉備進位漢中王就是自封的,又是偏居西南一隅。

那麼怎樣說明自己是合法的呢,唯一的道路就是不承認曹魏禪讓的合法性,那就必須不斷攻伐魏國,以此收攏天下人心,證實自己的合法性,因此伐魏是季漢立國之本。

是宣示自己合法性的唯一途徑。往具體層面講,劉備能夠收攏這麼多謀臣猛將在身邊也是以此為旗。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曹魏佔天時,孫吳佔地利,劉備占人和,不北伐,人和也就沒了,更無法與魏吳爭鋒。

諸葛亮對此認識很清楚,所以才在後出師表裡說,然不伐賊,王業亦亡。[耶]




民間小俗事


第一,立國根本。蜀漢不像東吳,東吳可以胸無大志可以偏安一隅,而蜀漢不進攻,不北伐,那麼就跟守土之犬沒有區別,與之前的劉璋沒有區別,這個政權的凝聚力和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就會被質疑。一個大漢正統,卻偏居蜀中不思進取,也配叫漢朝?而且,長期苟且於蜀中,會慢慢消磨銳氣心志,失去天下大局的野望。孫子裝久了,最後可能真的變成孫子。在角落裡看久了,慢慢就只會看了,失去站起來的勇氣。比如東吳,孫策時期進取十足,隨時準備到中原幹一票大的,待到孫權,初時還有點想法,後面就真的成了一個稍微有點強的守土之犬了。

第二,穩定內部。蜀漢內部也是有派系的,雖然蜀漢政權相對於魏吳兩國清明一些,但也並不是鐵板一塊。益州本土有本來就不怎麼聽話又很會拖後腿的本土派,比如皇戚吳家等等。這些多是世居益州的世家,掌握蜀中大量的人口與土地,在蜀漢的基層統治當中擁有巨大的能量。同時也最不想北伐,習慣於劉璋麾下的苟且,誰又願意拼命?再者,北伐或成或敗,益州派都得不到什麼利。執掌大權的,也最有能力的是已經失去根基的荊州派,還有五湖四海跟著劉備來到蜀地的元老們,比如諸葛亮蔣琬等人,這些人根基不在蜀中,不像益州本土派有滋養有根源有基本可以生息綿延,一旦偏安一隅,他們的力量會日趨弱小直至慢慢消亡。他們是最迫切的進取派 ,只有打下新的地盤,也會有新的土壤。蜀漢必須北伐,必須在恢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旗下,蜀漢政權才能統合力量、穩定政權,才能避免陷於內鬥無法自拔,畢竟三國裡蜀漢底子最薄,經不起折騰。

第三,唯一生機。有些說蜀漢應該休養生息積蓄力量的真是醉人,是不是有點太相信天府之國的可塑性了。蜀地是易守難攻,也是一大糧倉,但是再怎麼強也是僅僅一州之地,人口耕地資源就算給諸葛亮一個300%的buff也不可能跟魏吳比發育啊。蜀漢畢竟只有益州,而曹魏是青並徐涼冀幽豫袞加上司隸九州之地,大漢最精華的中原之地全部在其囊中。吳也有荊揚交三州,還有個夷州臺灣。你讓諸葛亮和魏吳拼發展,那也太強人所難了。就像玩遊戲,你一個單礦的和人家十礦的拼後期,何來的自信?

總之,北伐是蜀漢唯一生機,不北伐,死的更快更慘。至於整個三國形勢,蜀漢將毫無存在感,魏晉不會先啃這快又硬又毫無威脅的石頭,掌握北荊州的魏晉在沒有後患的情況下收拾東吳是沒什麼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