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卻成為了鄉親們眼中不平凡的女人,擁有多重身份,當地農業致富領頭人、村副書記、村婦女主任、江西農大在讀學生、兩個孩子的媽媽……,普通人能把一兩個角色擔任好就已經很不錯了,可她卻把每個角色都做的讓人豎起大拇指!她就是江西吉安峽江縣金坪民族鄉南下村的石玉蓮。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石玉蓮在土豆基地觀察土豆生長情況


每天五六點起床,石玉蓮便開始忙活了。為家人準備早餐,送孩子上學,去田間地埂幹活,處理家長裡短的瑣事,等孩子放學了又為他輔導功課,有時候晚了便摸著黑帶孩子一起下地摘菜,為一家人準備晚飯。


她是一個好媽媽,每天四公里路,來回八趟接送孩子上學,風雨無阻;

她是一個好學上進的新農人,不斷摸索不斷學習,40多歲再次走進學校深造;她是一個致富能手,自己富也幫著村民富,有錢和村民一起賺;

她也是個好乾部,每當村裡誰家有矛盾糾紛,她都積極調解不分日夜,沒有休息日。


她熱愛生活,熱愛家庭,更熱愛農業,

這樣一個不平凡的農村婦女

身上到底有多少故事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40歲上大學,只為發展農業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石玉蓮的田地早已實現機械化收割


1993年,石玉蓮從職業高中畢業後,養過蛇,辦過蛇酒廠,也種過果樹和中藥材,還嘗試過林下養雞,但不是因為缺乏技術,就是因為管理不善或銷路不暢而失敗。那段時間,天天有人到家裡來追債,石玉蓮整晚整晚地睡不著,公公婆婆說她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甚至連丈夫也說她不是創業的料。

“在哪裡跌倒,我就要從哪裡爬起來。”石玉蓮偏不信邪。痛定思痛之後,她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上大學!2012年8月,石玉蓮報名參加“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2013年,她順利地進入江西農業大學大專高級班“農業技術與管理”專業學習。對於石玉蓮去南昌上大學,丈夫表示不理解,為什麼非要到省裡去上幾個月的課,既費錢又耽誤農事,報個普通班到市裡學學不就行了。石玉蓮堅定地回答:“我就是要到專業的農業大學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學到真本領。”

來到江西農大,石玉蓮除了上好自己的專業課外,還不知疲倦地到其他的專業班去“偷師學藝”,貪婪吮吸著科學的養分。在刻苦學習之餘,她經常反思自己失敗的經歷,並認真向老師請教。經過老師的指點,她明白了創業要學會管理,要制定詳細的規劃,要學會成本核算等等。在農大的種植實踐基地,石玉蓮看到種種先進科技應用結出的累累碩果,想想家鄉還是傳統的農耕方法,再看看國家大力支持農業的好政策,她突然覺得種田也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學以致用,書唸的好,田種的更好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石玉蓮種植的獼猴桃果田


結束了一個學期的學習,2013年暑假,石玉蓮運用在農大學習的技術,在自家門口的幾畝荒田裡做起了“水稻免耕直播栽培”試驗。那段時間,她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每天關注著水稻的生長情況,遇到問題及時與學校的老師和同學聯繫,一個個技術問題迎刃而解。

當年10月30日,石玉蓮試驗的水稻就要收割了,她特意邀請了鄉親們前來見證。1180斤!石玉蓮在荒田裡種出的產量竟然比良田裡高出了15%。這讓鄉親們刮目相看,紛紛豎起大拇指說:“荒地勝良田,科學種地‘頂呱呱’!”

小試牛刀獲成功,堅定了石玉蓮科學種田的信心。但當她將自己想大面積種地的想法告訴家人時,卻幾乎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種田有什麼出息,種田能賺錢?石玉蓮反覆給家人耐心地講政策,說道理,家人終於同意了。

說幹就幹,但是石玉蓮手裡並沒有多少錢,當時恰好遇上“財政惠農信貸通”政策試點的及時雨,她獲得了30萬元的貸款。2014年,她在金坪、水邊等鄉鎮承包了300多畝農田。第二年,她又在吉水縣承包了200多畝地,並陸續購置大型拖拉機、農用運輸車、插秧機、旋耕機、植保噴霧器等農業機械。從幾年前種10多畝“自留地”到如今“跨鄉出縣”種植水稻500多畝,石玉蓮全部實行機械化生產和科學管理,年純收入達25萬多元。2016年,石玉蓮又準備擴大規模,到吉安縣承包農田2000畝。

鄉親們見她種田效率高、強度小、成本低,在田埂上“揮揮手”就能致富,不由嘖嘖稱奇。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帶領鄉親科技種田奔小康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石玉蓮(左)在田間交代工作


眼下的峽江農村,青壯年大都外出闖蕩,在家種田的大多是老人和婦女,他們沿襲著上一輩的傳統耕種方法。鄉親們雖然對石玉蓮科學種田的新方法、新技術心生羨慕,卻保持著觀望的態度。

石玉蓮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作為一名村幹部,她一心想帶領大家走一條科技種田的新路。於是,石玉蓮從自家親戚入手,說服他們試用新技術,並倡議組建水稻專業合作社,由她全程進行技術指導。2014年,由74戶農戶組成的金坪民族鄉優質水稻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在石玉蓮的推動下,合作社所有農戶全部採用了水稻科學施藥、測土配方施肥、“三控施肥”、免耕直播等種植新技術。

“現在我們種田既省工又省力,而且水稻抗病害強,農藥施用也少多了,每畝可降本增收300多元。”說起新技術的好處,合作社農戶彭援勇心有感慨。良好的效益帶動了更多的鄉親加入到合作社。如今,金坪民族鄉優質水稻專業合作社社員已增加到136戶,優質水稻種植面積增加到5000餘畝。

眾人富才算富。2017年,從大專畢業的石玉蓮又報考了本科班,她說:“在科技種田的道路上,我要帶動更多的鄉親致富奔小康。”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關於石玉蓮的故事還在發展中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一份耕耘才會有一份收貨

發展農業的道路也許艱難困苦

但自強不息、不怕失敗,總會成功


江西農大在讀生,寶媽,致富領頭人......,這位農村婦女不普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