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上班1周,又被老闆開除”:你在找工作嗎?這個事千萬別做

朋友老方最近很鬱悶。他在一家互聯網企業做產品經理,年前跟領導有點不愉快,就憤而離職。由於行業機會挺多,他倒不是太擔心找工作。

結果剛離職沒幾天疫情就來了,看情況不樂觀,他有點著急,春節期間就開始找工作。

找工作倒很順利。前後有兩家公司給了他工作機會,最後他選定了一家。兩週前就開始上班,當然這個情況,也只能遠程辦公。

不過沒想到,剛乾了一個星期,合同還沒簽呢,公司人事就通知不與他籤合同。不過這一週的工資,公司會照付。

老方一聽就懵了,心想這才一週,也沒做什麼不妥的事情,怎麼就被開除了呢?

他問人事到底怎麼回事,人事才隱約說出,他們做過背景調查後,覺得老方不適合這個崗位。

老方一聽就明白咋回事兒了。

一、離職操作影響新工作

原來,老方之所以從上家單位離職,是因為與領導在產品上有不同意見,二人討論幾次不歡而散。老方覺得他領導是不懂瞎指揮,他一時氣不過就提出離職。

對於他的離職申請,大老闆也沒過多說什麼,顯然他是站在老方領導一邊的。

這就讓老方更加氣憤,於是離職的時候就採取了一些極端的措施。

提出離職後的一個月,他把所有剩餘年假都休了,還請了幾天假。

“已經上班1周,又被老闆開除”:你在找工作嗎?這個事千萬別做

正常離職都是有交接的,老方就不好好交接,有些資料交給同事,有些就直接刪掉沒給。給了同事的,他也沒有好好解釋。

就這樣,老方瀟灑地離開了原單位。就是這個操作給他這個工作帶來了麻煩。

一個行業裡面,很多公司的人都是相互認識的,老方加入新公司後,新公司的人難免就會跟他的原單位同事打聽老方的背景信息。

老方離職的這些信息傳到任何一家新單位,都會對他產生極為負面的影響。

直接開除,這也不算意外。

二、為什麼任性的離職操作不可取?

很多人離職,或者換工作,就覺得終於可以離著這個讓我不爽的地方了,就來了一些任性的操作。這是極為不可取的。

為什麼呢?

1、新公司都會做背景調查,你如果在原單位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授人以柄,極有可能影響你的新工作。

不要以為你過了面試,找個關係好的同事替你做背景調查就可以了。


“已經上班1周,又被老闆開除”:你在找工作嗎?這個事千萬別做

因為你換工作,大概率還在同一個行業。行業裡的公司相互也比較熟悉,他們會有很多渠道進行溝通。你看老方已經開始工作了,也照樣會因為負面信息讓他丟了工作。

2、從整個職業生涯的長時間跨度來看每一份工作,它們都是你打造職場個人品牌的重要一環。

薛兆豐講過一句話很有道理: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短期來看,我們賣的是個人的能力和經驗,長期來看,想在職場中有更好的發展,你得賣出自己的品牌。

“已經上班1周,又被老闆開除”:你在找工作嗎?這個事千萬別做

每一個東家對你的評價可能為你的品牌加分,也可能為你的品牌減分。你要做的是讓它給你加分,至少也不能給你減分。

離職的時候,圖一時痛快,採取任何一個將來有可能給你的品牌減分的事情都是不可取的。

三、離職的時候做好這3點工作

可能你主動離職,也可能面臨被公司解約,不管是哪種,離職的時候都要做好這幾點。

“已經上班1周,又被老闆開除”:你在找工作嗎?這個事千萬別做

1、做好離職前的交接工作。

整理好手頭的資料,包括電子的和紙質的,交給接手的同事。

如果有未完成的項目,列出清單,哪些事情需要做什麼,交給領導。

有業務電話也不要就掛掉,將它轉給同事。

只要你還在公司一天,就需要為你的工作負責,這是職業道德,也是職業素養的體現。

2、不要隨意說公司壞話。

有些人一直以來就對公司有諸多不滿,平時就頗有微詞,覺得自己要走了,終於可以釋放自我了,就到處吐槽公司。

這是不可取的。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不透風的強,你的任何一個吐槽最後都有可能傳到將來為你做背景調查的人的耳朵裡,他稍微隱晦表達一些東西,對你新的工作都有不好的影響。

3、與原同事保持友好聯繫。

有的人走了以後,就再也不跟原同事聯繫。其實沒有必要。

與人保持友好聯繫,其實是為將來預備。不管是業務合作機會,還是將來再次換工作,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你的資源。

每一份工作都是我們職場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我們換工作的時候,往往只注重新工作的尋找,而忽視原工作的收尾和維護,以致給自己造成了非常被動的局面。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如果你正面對離職找工作的情況,以上提醒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我是@桑榆仁,12年銷售實戰和管理經驗,從普通銷售做起,兩年成為集團中國區最年輕部門經理;擔任銷售總監,團隊業績穩居第一。

不管是產品、創意還是想法,每個人都是銷售!都必須學會銷售自己,關注@桑榆仁,學習銷售思維,全面打造並升級你的個人銷售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