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象”侵权只能靠举报?其实早有黑科技为版权保驾护航(上)

最近,因《陈情令》中扮演魏无羡而爆红的演员肖战深陷舆论漩涡之中,素人时期的设计作品被指抄袭迪士尼“小飞象”,粉丝自称的“小飞侠”也和迪士尼动画人物重名并在海报中使用了“小飞侠”形象的剪影。网友纷纷向迪士尼举报肖战的侵权行为。据网传消息,迪士尼已经正式成立设计组调查。肖战方委托了国内的红圈律所通商律师事务所与迪士尼进行协商,大概率会选择和解。


“小飞象”侵权只能靠举报?其实早有黑科技为版权保驾护航(上)


“小飞象”侵权只能靠举报?其实早有黑科技为版权保驾护航(上)

“小飞象”侵权只能靠举报?其实早有黑科技为版权保驾护航(上)

使用了迪士尼动画形象“小飞侠”的剪影

众所周知,迪士尼属于版权狂魔,打造了对自己作品版权利益全产业链全方位的保护体系,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上至偶像歌手的演出着装,下至学校的教学活动。只要是使用了迪士尼的动画形象,都有被迪士尼起诉侵权的危险。而且对于版权的问题,迪士尼向来是选择血战到底,绝不姑息。这一纠纷,后续还会持续关注的。但这个不是今天要讲的重点。

肖战及其粉丝的疑似侵权行为其实存在一个很大的疑点:肖战作为现在的当红明星,粉丝数量众多,在网上类似的信息也是铺天盖地。按理说迪士尼早就应该知道肖战及其粉丝的行为,但是为什么直到有网友向迪士尼举报才有所动作?

其实原因很简单——迪士尼的版权官司实在是太多了。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动画公司,拥有数以千计的动画形象,迪士尼本身又对设立极其严苛的侵权标准。稍不注意就会触及红线,引来迪士尼的律师函。迪士尼法务部作为西半球最强法务部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类似纠纷。对于部分疑似侵权的情况可能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发现。

图片资源平台和文学创作平台也是深受盗版侵权的重灾区。大量的版权图片未经授权就被直接盗用,大量的正版小说也被很多网站盗版转载。就拿网络文学来举个例子,盗版“搬运工”通过网络爬虫爬取数据、雇佣“手打团”等方式,以极低的成本窃取了本来应该由创作者享有的收益。在百度一检索就能找到数以万计的类似网站。根据艾瑞数据的统计,2018年网络文学因盗版导致损失为58.3亿元。如果没有盗版的存在,这些优质内容的创造者可以获得更多本应属于他们的收益,激励他们创作更好的作品。

想维权,首先就要先找出侵权的主体和侵权的内容来。如果依靠人工处理,效果确实有限。现在的大多数使用场景都是在线上,网络上的资源浩如烟海,单凭人工是无法找到全部侵权主体的。既然人工精力有限,那就让科技手段来处理。

视觉中国的“鹰眼”

视觉中国因为“黑洞照片”事件为大众所熟知,这是一家发展极其迅速的企业,用了不到20年,已经占据了国内的图片资源版权行业的垄断地位。根据其2018年的年报,视觉中国2018年总收入为9.88亿元,其中“视觉内容与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7.82亿元,占总收入比例高达79.15%,是公司的绝对核心收入来源。所谓的““视觉内容与服务”,也就是收取版权服务费。截至2018年末,公司直接签约客户数量超过14000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内容授权的用户近33万。取得如此辉煌业绩的背后,离不开视觉中国的黑科技——“鹰眼系统”。

“小飞象”侵权只能靠举报?其实早有黑科技为版权保驾护航(上)

视觉中国翻车的黑洞照片

早在2017年,视觉中国就自行研制了“鹰眼”图像版权网络追踪系统。根据视觉中国网站介绍,“鹰眼”系统的利用自动全网爬虫、自动图像比对、授权比对自动生成报告等方式,每天自动处理200万以上的数据,追踪并提供授权管理分析、在线侵权证据保全等一站式的版权保护服务。”简单来说,这套鹰眼系统不但能够自动检索网上有哪些地方疑似使用了该公司拥有版权的图片,还能自动对比网上图片和版权库内图片是否相同或近似、是否获得授权。发现有未经授权使用的情况,还能自动采集证据。就如同一只不眠不休的鹰,在高处俯瞰全网,寻找它的猎物——违规使用图片的侵权者。

在被“鹰眼”捕获之后,侵权者面临两种道路,一是和视觉中国签约合作,老老实实交纳版权费;二是拒绝合作,和视觉中国对簿公堂。

而这套身价超过2500万元的“鹰眼”系统取得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根据2017年的年报显示,公司通过“鹰眼”发现的潜在客户数量较上年同期有超过84%的增长;通过“鹰眼”新增年度协议客户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54%。而关于诉讼方面,通过裁判文书网和天眼查等途径可以查询到视觉中国作为当事人参与的诉讼有数百起,其中大多数案由都是“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纠纷”。视觉中国的胜诉率也是相当可观。但据2018年财报所言,2018年通过胜诉取得的金额不到全部收入的1%,更多的是对于侵权者的威慑作用。

“鹰眼”系统在提升了获客能力的同时还降低了获客成本,为公司发展了大量的新客户。同时,也提供了一种威慑,“设立行业标杆”,让潜在的侵权者望而却步。

此外,根据公司2017年的财报。利用“鹰眼”基于大数据洞察潜在客户的创意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与许多大客户达成合作,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微博、一点资讯、凤凰网、搜狗、360等,完成基于内容的技术对接,使得视觉中国内容覆盖到海量长尾市场。

不得不说,“鹰眼”系统为视觉中国客户的高速增长,核心版权业务的收入提升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视觉中国的“过度维权”的行为颇有争议,以至于从2018年开始,“鹰眼”系统不再见于公司的财报中。

图片版权追踪,除了视觉中国的“鹰眼”系统,百度的“百度图腾”也已经横空出世了。至于网络文学的维权黑科技,盛大的版权追踪系统则是代表。这些,我们下期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