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外国人那么喜欢苏轼大诗人,有哪些点是很值得后人学习的?

呼啦啦玛塔塔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唐诗宋词流传几千年,脍炙人口,百吟不厌。不仅文人墨客,就连稚儿也可以吟诵。当今世界,各国学中文已成风,外国人吟诵有严格的古音律,所有的七律绝句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很遭外国佬喜欢。改革开放以来,参加世贸,和外国人做生意,必须学外语但是国人学外语过于热烈,竟然忘了我中华民族的瑰宝,近两年教育专家呼吁学国语,这样才使教育中外文化交织学习。我们确实不能丢掉国粹,连外国人都不如,有失国人身份啊


铁素


作为有宋一代诗书画文俱佳的一流才子文人,苏轼是个难得的全才。开创豪放词派,一改宋词婉约媚态,笔力扛鼎,雄姿勃发,境界高雅雄浑,如长江大河。

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影响深远。

苏轼诗词:经典流传,写尽人生百态

苏轼是一位诗人,词人,大书法家,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哲人。

他的许多诗句,包含着人生的哲理,

读来,让人抚掌叹息,回味不绝。

十句苏轼经典诗词。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苏轼《西江月》

世间万事都宛如一场虚无缥缈的幻梦,人生到底经历了几度这凉意的秋?

当我们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肯定也像苏轼这样感慨过,不论是对时光,还是对人生。其实,在感慨之外,好好生活,努力过好这一生才是最重要的。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浣溪沙》

人间最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呀。

苏轼与友人登山,途中,只得食用清茶和野菜,可即使是这样,苏轼仍然感慨:这个世界上最有滋味的还是简单的欢愉呀。

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唯有静,才会长久,唯有简单,才能永恒。平淡、闲适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越长大,我们越会明白苏轼这一句的经典。人生,就是悲欢离合组成的。当我们越来越成长时,明白这一句,更理解这一句。

坦然面对人生的离别,淡然面对生命的悲欢,这是人生常态。惟有这样,我们才会成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苏轼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这一年中秋,他格外想念弟弟 ,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面对分别,他最终明白: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怎么破解这一难题呢?苏轼说:希望我们都好好活着,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如果无法相聚,如果无法长在一起,那么,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好好的活着,这样,就很好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苏轼这一生,充满了坎坷,可坎坷过后,依然是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风雨来了,我竹杖芒鞋,轻便胜过马匹,有什么可怕的呢?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过平生。

淡看风雨,笑迎坎坷,是苏轼留给我们最重要的财富。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及时行乐也是苏轼的人生追求。想那么多干什么呢?我们且就着新火来煮着新茶。人生,诗酒相伴,才对得起这青春年华。

当你有烦恼时,想想苏轼这一句,当你有疑惑时,学学苏轼这句话,人生,就是要快乐,其它的,再说吧。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朋友自岭南归来,苏轼想,岭南蛮荒地,那里应该不好过吧?可友人答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大受震动。

不论处在怎样恶劣的环境,只要心里安定平和,那么,人生也不会因环境的困苦而困苦。这个世界,从来是心态改变人生,而决非环境操控喜乐。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人生就像是一个旅舍,我也是旅人。

在经历过人生波折之后,苏轼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与我们的人生是多么的契合。每个人都想找一个终身栖居之所,不论是身体还是灵魂,最后,却还是发现,没有这样的地方,我们只能像一个旅行人,在人生中,不断地奔波行走。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人生的遭遇既为偶然,我们何不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呢?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有一天突然感慨: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

世人在遭遇了一番之后,都会有苏轼这样的感慨:真想就这样随波逐流吧,不要想太多了。其实,在人生无助时,放浪于自然之间,徜徉于山水之中,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蜃海楼


为什么一些外国人那么喜欢苏轼?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我觉得主要是他的能上能下、进退自如、超然物外的洒脱,还有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深得一些外国人的喜欢和敬仰吧!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命运虐他千百遍—仕途坎坷,一波三折

苏轼,进士出身,起点颇高,再加上“一门三苏”的光环,理应仕途顺畅、通达终老。可天不遂人愿,如此优秀的苏轼,命运一再作弄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又因变法夹杂在 新旧党派中,官职也是贬了升、升了贬,一波三折,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起起落落,实属坎坷。

二.他待命运如初恋—忧政思民,初心不改

苏轼的一生,虽然命运多舛,但他家国情怀不改,始终忧政思民。不论是位高权重的礼部尚书,还是一州小小的知府,他都能进退自如,荣辱不惊。“达时”可与皇帝运筹帷幄、对答如流,共商治国天下大事;“不达”时耕者布衣把酒话桑麻,解民生疾苦。任凭人之悲欢离合、月之阴晴圆缺,他都不改初衷,心系百姓苍生。他敬业、专业、精业,勤政为民,修身、齐家、治国,情满天下。

三.天生我才必有用—成就卓越、贡献非凡

苏轼,在文坛等其他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让人难以望其项背。作为文坛领袖,他在散文、诗、词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在改变词风、拓展词的题材范围、提高词品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贡献。另外,他在医药、水利乃至烹饪等方面也颇有建树。在那个人才辈出的宋代,苏轼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轼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富有诗意的一生,更是令我们后人敬仰和学习的一生。期盼时光能穿越,让我们和他来一次美丽的邂逅,让我们一起拥抱有才、有爱、有责任有担当的苏轼吧!


一抹幽兰846


碰巧最近写了篇分析苏轼人生经历的文,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参考一下

可能我的文比较长,大家也没就耐心看下去,我在这里就概括一点讲。

喜欢苏轼,理由有三:

1.虽经坎坷,心中有诗。

面临困难、打击、挫折,他心性豁达乐观,“何妨,一蓑烟雨任平生”。

2.心中有诗,行动化诗。

像他三遭贬谪,黄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艰难,而他,其乐观与豁达从来不在口头说说,仅儋州,就是他带来文明的火种,至今,儋州人民永远记得他。

3.诗是热爱,美食是生活。

他不是活在梦里的诗人,东坡肉,荔枝,让他充满着生活气息,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切换自如,不高高在上,做实事,活成了大写的人。

我想对于崇尚实用主义的外国人而言,苏轼无疑是最好的典型人物。而我,既爱他的诗,也爱他的文,仰慕其品性,愿追随其人格。

如果还想多了解点苏轼,不妨看看我的文,肯定会看到不一样的苏轼,有点长,需要花费十分钟吧,静心读完。


萧婧雨读书笔记


苏轼他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全才,它代表的一种现象是少年英豪,他从少年的时候就显现出与其他人不一样的禀赋,更何况他有家庭的渲染与熏陶,使得他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位具有伟大的里程碑意义的词人,他开创了豪放词,我们今天无论从他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还是“应似飞鸿踏雪泥”当中都可以读出来,他的一种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

这些都源于他对佛教,儒教,道教的深刻感慨与自身体悟,这些呢我们也可以从《赤壁赋》当中找到依据,这也可以体现他对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以及自身经历的一个深刻把握,也发表了自己对哲学,对人生观的一种深刻见解

除此之外,众所周知,他还是一个美食家,他自己所创制的菜然可以达数十种,诸如东坡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菜。

另外,他在政治上也别有建树,对王安石变法,他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并不是全盘否定,这一点呢,我们可以在王安石死后,司马光主政期间。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司马光全本福鼎王安石变法的行为是非常厌恶,非常不满意的。但也正是由于此,司马光又将它再次贬谪,最后病死海南岛


雨落幽燕90


天降奇才名苏仙,

诗词歌赋无人攀。

文坛领袖多才艺,

美味佳肴东坡菜。

赤壁怀古子瞻泪,

英雄末路命根短。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我欢。

苏轼是全才,是华夏之瑰宝。全中国人民对苏东坡除了敬仰,就是膜拜,何况洋人乎。

(注:为了押韵,将"平生"改为"我欢"。特此说明)





君十平轮


苏轼生活于近千年前的北宋时代,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几度起起落落,颠沛流离,空有报复却无处施展,虽然这样,他始终体恤百姓,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成就非凡,著称于"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虽一生历尽艰难,却始终以旷达、从容的心态直面一切挫折,从未被打倒。他的处世态度成就了他各类作品壮阔豪放、气势恢宏的思想境界,同时他又是一个憧憬美好生活的性情中人,因而很多作品也体现出一股恬淡怡然的风格

外国人喜欢苏轼,想来是近年中华国学风靡海外,有不少国外大学中都设有国学专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富于深厚的底蕴和无穷的魅力,因而也深深吸引着许多爱好中华文化的外国朋友。苏轼虽一生不顺,但他并不向命运低头,他骨子里透着豪放、豁达、从容、乐观,感触生活,热爱百姓,这些都溶入了他的诗词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才,他的才华绝不仅限于诗文中,他还精通天文、地理、中医、美食,琴棋书画无所不极,这也不足以道出他卓越成就的全部,他豪放不羁,不甘束缚,追寻自由,大起大放,既能为官立志,又可品味烟火,他还做出有名的美味"东坡肉″流传至今,这样的苏轼能不受外国人的喜爱吗?更值得当今国人的学习。


风吹如绵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全能型文化巨人。几乎穷尽了生命的可能性,穷尽了中国文化的可能性,抵达了生存的广度与深度的极限。

以至于,东坡肉,要洋人告诉我们好吃;《水调歌头·中秋》,要洋腔洋调来唱给我们听;东坡书画,要洋人来给我们点评好在哪里;东坡的文学地位,要洋人来下结论,对苏东坡感兴趣的,有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

外国人喜欢苏东坡,是因为在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中国人的“理想的人格”,也是外国人向往的人格。



南山云朵


为什么外国人喜欢大文豪苏轼?这个原因比较复杂。我觉得,如果真的连外国人都喜欢大苏,那肯定是他的优点让老外动了心!

大苏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优点呢?盘点一下吧!

1.作为豪放派词人,大苏慷慨激昂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英雄情结让人佩服!让有志之人和大苏有共鸣共振。(他希望当谈笑间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的英雄豪杰)

2.作为天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大苏的文学成就令人敬仰。(此点不赘述)

3.作为大宋有为官员,他爱国护民,政绩卓著。

在杭州任上,他指挥人民挖河道,清淤泥,通清水,筑河堤,治瘟疫,赈灾民……

4.作为资深美食家、美服家,大苏引领时尚!

东坡肉,他创造的;东坡冠,他制作的,还有……

5.作为顶级书法家,大苏的毛笔字杠杠的。(不赘述)

6.作为对亲友无限热爱的暖男,大苏的情怀是那么温暖,令人敬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作为风流倜傥的大帅哥,大苏的生活作风令女孩们倾倒,连中老年妇女都通吃。(不赘述)

8.作为有大格局的政治家,大苏的政治风范令人敬佩。大苏和王安石,于公,是政治对手;于私,是知音知己。二人是君子和而不同,且惺惺相惜!

总之,大苏是这样一个人:

优点不是一般的多,境界不是一般的高,情怀不是一般的温暖,格局不是一般的大,魅力远播古今中外!

因为大苏有那么多优点,所以我们爱,外国人也爱。


晓晓微微


激情豪迈大江东,

日啖岭南荔枝红。

且赏苏堤如画美,

小舟江海寄余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