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 ㄧ 這一躍,無關生死,只與信念榮耀

視死如歸本革命軍人應有精神

寧死不屈乃燕趙英雄光榮傳統

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為狼牙山烈士紀念碑的題詞。


狼牙山五壯士 ㄧ 這一躍,無關生死,只與信念榮耀

1941年秋天,狼牙山上,五名八路軍戰士面對著萬丈懸崖,沒有普通人面對深淵的恐懼,只有執著與堅毅。接著突然一躍而下,這一跳,便是中華民族的榮耀!

狼牙山,位於河北易縣境內,屬於太行山脈,東西走向25公里,南北間15公里,有5陀36峰,因其群峰酷似狼牙而得名。1941年,侵華日軍對晉察冀根據地的狼牙山抗日根據地進行了連續且瘋狂的“掃蕩”,並製造了田崗、東婁山等多起慘絕人寰的慘案,妄圖以兇殘的“三光”政策,一一“蠶食”我抗日根據地。


狼牙山五壯士 ㄧ 這一躍,無關生死,只與信念榮耀

日軍發動這次大“掃蕩”,是有其深刻背景的。1940年8月,八路軍總部為了打擊日軍在華北推行的“囚籠”政策,緩解國內日益嚴峻的抗戰形勢,克服國民黨頑固派的妥協危險,指揮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起了一次戰略性的進攻戰役,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詳細戰果我就不再一一贅述,但百團大戰對日軍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就連日軍方面也不得不承認,百團大戰“取得了奇襲的成功”“給了華北方面軍以極大打擊”。於是百團大戰結束後,日軍開始策劃了這次的復仇大掃蕩。


狼牙山五壯士 ㄧ 這一躍,無關生死,只與信念榮耀

但是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判明瞭日軍的企圖,併發布了準備反“掃蕩”的作戰訓令。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了這場著名的戰役,狼牙山大戰。

這是是一場力量對比懸殊的較量。1941年9月24日這天,3500名日偽軍突然包圍了狼牙山地區,形勢十分嚴峻。但為解救游擊隊員與當地的百姓,楊成武司令員制定了“圍魏救趙”的作戰方案,命令3團、20團佯攻管頭、松山、甘河一帶日軍,促使日軍從狼牙山東北方向調兵增援,以便於被圍的游擊隊員與人民群眾從狼牙山東北方向突圍。


狼牙山五壯士 ㄧ 這一躍,無關生死,只與信念榮耀

邱蔚團長根據此作戰方案將掩護部隊轉移的任務交給7連。到了午夜,在激烈的戰鬥中,7連戰士大部分犧牲,連長劉福山也身負重傷,生命垂危。但是為了7連受傷的戰士能安全地轉移,指導員蔡展鵬命令馬寶玉這班戰士留下堅守。於是馬寶玉帶領葛振林、宋學義等5名戰士邊打邊向棋盤陀方向撤退,並把日偽軍引向懸崖絕路,但同時這也是在斷絕他們的的後路。當他們退到棋盤陀頂峰時子彈已經全部打光,他們就舉起石塊向日偽軍砸去。日偽軍發現他們已經沒有子彈了,便蜂擁向山頂衝來,並叫喊道“捉活的,捉活的!”


狼牙山五壯士 ㄧ 這一躍,無關生死,只與信念榮耀

但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5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讓日偽軍活捉,便砸碎槍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縱身跳下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但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狼牙山五壯士 ㄧ 這一躍,無關生死,只與信念榮耀

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壯舉,彰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展示了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所具有的優秀品質,也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氣概。

他們這一躍,躍過得是日軍的罄竹難書的罪行,十惡不赦的人格,同時也越過的是中華民族的榮耀,共產黨人的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