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學界為何偏愛“正能量”?

據中國新聞出版網報道,2020年2月26日,湖北“正能量”網絡作家培訓線上開課。該培訓目的在於以強

大的“正能量”助推網絡文化建設,打造全國首個“正能量”網絡作家培訓基地,“在中國文學圈和網絡文學

圈形成強勢的湖北聲音。”但不知何故,沒過幾天,這一報道的網頁已經“無權訪問”。

湖北文學界高舉“正能量”幾乎是一種偏愛。

據《湖北日報》2018年9月14日報道,“全國青年網絡作家相聚井岡山”,“湖北網絡文學寫出正能量”。

湖北文學界為何偏愛“正能量”?

《湖北日報》的“正能量”報道(2020年3月,網站截圖)

2017年,湖北作協會員培訓班強調要“傳遞正能量”。

2016年,湖北作協會員培訓班強調要“傳遞正能量”。

2013年,湖北作協兒童文學創作座談會提出要“發揮正能量”。

……

硬生生把一個無來由、反邏輯的“偽概念”炒成“網紅詞”,湖北文學界功不可沒。

湖北文學界為何如此偏愛“正能量”?其實作為文化江湖中人,我也深知:湖北作家未必真心喜愛“正能

量”這個詞,而是因為有關部門的“指示精神”,讓他們不得不穿上這幅盔甲,好與“負能量”一決勝負。盔

甲好不好用,只有上前線打仗的人才知道。

“正能量”未必是個壞詞,只是當什麼是“正能量”、什麼是“負能量”只能由一家說了算的時候,它就變味走

樣了。好比選美,一名選手美不美只能由一個評委說了算,哪怕是絕代佳人也會受到質疑。

兩湖之地素來以“惟楚有才”相標榜。眾多作家若真能步武屈原,以“哀民生之多艱”為念,有擔當有骨

鯁,就算不穿“正能量”這副盔甲,讀者也還是認你“有才”的。動輒以10億閱讀量來炫耀自己“才”傾天

下,除了賺點流量費,其實沒什麼鳥用。

方方一篇封城日記的閱讀量,日夕之間何止億萬,可她並不藉此來證明她“有才”。她的才華依憑的是勇

氣,是她用梗直的筆觸告訴億萬國人,封城中的武漢那些脆弱如你我的眾生,如何活著,死去,嘆息,

如何高喊“都是假的”。沒有方方和一批未必知名的頂著壓力講述武漢故事的人,武漢該是多麼溫馨祥

和,充滿“正能量”!好像九百萬人等不及開城解禁,就想高歌一曲“感恩的心”。

(不知何故,要讓武漢人民學會“感恩”的報道網頁,現在一個都找不到了)

湖北文學界為何偏愛“正能量”?

方方近照(2020年2月,中新網)

其實,“正能量”並不玄奧,也沒那麼難。老百姓心裡在想什麼,本身就帶著天然的“正能量”,這天然的

正能量,即所謂的“自然法則”。法國思想家盧梭就說過:公意永遠是正確的,但那指導著公意的判斷卻

並非永遠明智(《社會契約論》)。方方在某種意義上接續了屈原的楚地遺風,接續了“不能變心而從

俗”的文學傳統,至於湖北系列作家培訓班中的青年才俊能不能承前“啟後”,“上下求索”,真正在中國文

學圈形成“強勢的湖北聲音”,那就要看造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