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少林寺“反面教材”,不设功德箱僧人只能化缘,真正的修行

在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少林寺越发商业化的行为有引起了各地驴友们的不满。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寺庙都是一个修行圣地,宣扬宗教佛法。然而,少林寺大放功德箱,高价烧香等等行为,早已让人们司空见惯。

堪称少林寺“反面教材”,不设功德箱僧人只能化缘,真正的修行

但在我国境内,有这么一座寺庙,却堪称是少林寺的“反面教材”。与众不同的是,在这座寺庙内,是看不到任何功德箱的,甚至还有着“禁止放钱”的指示牌来提醒施主。走进这座寺庙,你丝毫感受不到商业化氛围,僧人们不做买卖,不搞旅游业,真正只为修行!

堪称少林寺“反面教材”,不设功德箱僧人只能化缘,真正的修行

它就是位于辽宁的是海城大悲寺,位于毛祁镇一山坳中,寺庙四面环山,山门前有一个放生水库,环境清幽。寺庙没有绚丽的色彩,青砖灰瓦,院内建筑大多数都是以灰色调为主,沉稳而又庄重,尽显寺庙最纯粹的样子。

堪称少林寺“反面教材”,不设功德箱僧人只能化缘,真正的修行

在大悲寺的僧人们都清规戒律,只为修行。他们不问来到大悲寺的游客有多少,日复一日的过着自己的生活。而且,在大悲寺的僧人们都有一个规定,那就是不碰钱财,也因此会有了在大悲寺里面“禁止放钱”的标牌。

堪称少林寺“反面教材”,不设功德箱僧人只能化缘,真正的修行

每天,在大悲寺都会有一批僧人们出门化缘,不论多遥远的距离,他们都不会乘坐交通工具,完全靠自己步行。“日中一食,过午不食”,大悲寺的僧人们都谨遵寺规。一天只吃一顿饭,过了中午就不会再继续进食。

堪称少林寺“反面教材”,不设功德箱僧人只能化缘,真正的修行

在化缘的途中,僧人们也不能借宿在老百姓的家中,只能够在树下或者是露天休息,以天为被。这样的精神,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寺庙当中都是少有的。来到大悲寺的游客们,常常都能够看见僧人们穿着一套“补丁”衣服,破了又补,一补再补,有的僧人们一件衣服就穿了好几年,不到不得已之下都不会丢弃。但这样,却更是让游客们打从心底里的佩服,这不就是我们印象之中的僧人吗?大悲寺不就是寺庙的典范吗?

堪称少林寺“反面教材”,不设功德箱僧人只能化缘,真正的修行

每年,大悲寺的僧人们都要步行大约600公里,长达十五天。走过了大部分辽宁省土地,踏足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等地方。大悲寺的行脚历程已有着25年之久,僧人的毅力也让人们由衷的从心底里敬佩。

堪称少林寺“反面教材”,不设功德箱僧人只能化缘,真正的修行

在如今发展迅猛的社会,或许最缺乏的,便是一颗沉稳的心。来到大悲寺旅游一番,或许会让你浮躁的心放松下来,重新认识认识这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