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品中正制到科舉考試這場士族與庶族的角逐中,誰才是最大贏家

前言

人才的選拔與任用是任何一個政權建立之初,首先考慮的問題。從先秦到清朝,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封建君主專制社會,人才的運用與政權的穩定息息相關,可謂命運並存。

從周代的世官制,歷經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考試,表象下的人才的選拔,實質上是士族門閥權貴與庶族小地主、普通百姓之間的權利爭奪戰。在這場角鬥中,勝利的一方具有絕對的政治優勢,而失敗的一方也未必便永久被壓制。那麼誰才是這場角鬥中最大的贏家呢?


在九品中正制到科舉考試這場士族與庶族的角逐中,誰才是最大贏家

士族與庶族的權利角逐


朝代更迭下,制度變更的過程中都涉及到哪些人的利益?

九品中正制是出現在魏晉時期的一種承上啟下的人才選拔制度,承上指的是兩漢的察舉制,啟下便是唐朝的科舉考試。其實在九品中正制之前就存在兩漢的察舉制與先秦的世官制,那為什麼要從九品中正制說起呢?因為它與之前的人才選擇制度本質上都是相同的。

周代實行的世卿世祿制,或者說世官制。自周天子與各諸侯國君以下的所有權貴都是世代為官的,並世代享有祿田,所有的中央政權核心人員幾乎都是士族門閥。再此制度下,雖然將親貴們的利益與國家利益形成一個整體,但國家在人才運用上始終只能是權貴這個圈子,致使寒門子弟很難擁有參與政治的機會。

隨著時代的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矛盾與日俱增,互相之間的征伐也越演越烈。再此情形下,各諸侯國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甚是諸侯國內的權利之爭也導致權貴們四處收攬人才,尊為座上賓。這種人才的收攬與門第無關,這直接提升了寒門子弟在社會中的地位。從此時社會的整體形勢看來,庶族的社會地位上升主要突出體現在依附於士族方面。

自秦漢以來,原來的封建制逐漸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君主皇權制度。除了人才制度上有察舉制以外,皇帝還可以下求賢詔來讓地方州郡推舉人才。表象上是皇帝越過了傳統的察舉方式,實則還是要通過地方郡縣、州府來推薦,其中的弊端並沒有因形式上的改變而有本質變化,庶族小地主與寒門子弟依舊看不到任何接觸權利的機會。


在九品中正制到科舉考試這場士族與庶族的角逐中,誰才是最大贏家

人才選拔制度的發展


面對這一弊政,在魏晉時期有了重大改變。九品中正制的出現使庶族看到了希望,在對家世與才能的綜合評定中,後者佔據主導地位。可事實上沒過多久,士族權貴再次發揮他們在社會中的主導地位,在人才評選上家世逐漸重於家世,致使原本以為可以與士族在政治上角逐的庶族再次被“打入谷底”。

《 唐摭言·好放孤寒》:元和十一年,歲在丙申,李涼公下三十三人,皆取寒素。時有詩曰:“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爛銀文似錦,相將白日上青天。”

一直到唐朝的科舉考試的出現,寒門子弟可以“投牒自應”了,學子可以自己報名參加科舉考試了,不需要再經過權貴了。這對於庶族來說,終於有了出頭之日,可以一步登天了。從上述記載中也可看出,寒門子弟確實在唐朝有了封侯拜相的機會。事實上,唐文宗時的宰相段文昌、王播也都是寒門子弟,是庶族崛起的代表人物。

在春秋戰國時期,從庶族對權貴的依附,已可看出他們正在逐步活躍於政治的邊緣。只是此時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矛盾的加劇,士族不得不依靠庶族來達到他們自己的目的。而此對於庶族來講,也是學有所有、接近政治權利的唯一機會。雙方可謂是互利共存的。


在九品中正制到科舉考試這場士族與庶族的角逐中,誰才是最大贏家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人才選拔


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便是九品中正制的出現,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庶族的命運,他們的仕途依舊被士族權貴們掌握著。對於庶族來說,雖然在地位很大的提升,但並沒有改變只能是九品中下品的命運。當然對於士族權貴來說,這一切也都在自己可控之中。

科舉制度的出現,則是徹底的改變了庶族的命運,他們不必再依靠士族獲得政治權利。這對於士族而言,是毀滅性的打擊。自此士族權貴不再單獨享有政治特權與土地特權。

庶族代表中的小地主、寒門子弟出路在何方?

士族長期以來對權勢、土地的控制,致使寒門子弟除了貧窮還不能學有所用,更不能報效國家。其實庶族的寒門子弟中有非常多的人才,既有擅長文學治國的,也有精通兵法保疆衛土的。

在面對士族長期以來在權勢上的控制,庶族並沒有放棄權利的爭奪,寒門子弟為這一不對等的權利付出了大量的犧牲。一代又一代的寒門熱血青年為了改變命運所作的一切,終於在魏晉時期終於見到了效果。

左思《詠史》: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飽學的寒門子弟,借文章來抒發對士族門閥壟斷政治權利的痛恨與懷才而不得志的悲憤,從人才選拔制度上痛批士族重視門第而不重才學的淺薄。身強力壯、武藝精純的貧家少年則選擇從戎,以軍功來帶動政治地位的提升。


在九品中正制到科舉考試這場士族與庶族的角逐中,誰才是最大贏家

九品中正制下的寒門子弟


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便是因軍功而改變命運的。劉裕自幼家貧,是憑藉軍功才逐漸掌握了東晉的軍政大權,進而拜相封王,最終開國稱帝的。

再有蜀漢的劉備,雖然是落魄皇族後裔,但在社會地位上與庶族無異。其實從某種層面來講,劉備的一生無疑是庶族發展過程中的簡短寫照。從報國無門的不得志,到依附州郡權貴,最終自己通過在軍事上的成就獲得政治地位。

其實,在被士族壟斷下的政權結構之下,庶族的出路可謂少之又少。只不過是一種臥薪嚐膽、蓄勢待發而已。在物極必反的社會發展大趨勢之下,庶族對士族的取而代之一直是庶族們的希望,也是他們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奮鬥不止的動力所在。

唐朝的科舉考試動了哪些人的蛋糕,這些蛋糕最終都被誰吃掉了?

從表象上看,唐朝的科舉制度觸動了士族門閥的利益。降低了士族在政權,以致整個社會中的權勢與地位。庶族趁勢而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勢。

事實上,長時間以來士族的在社會中的影響力早已深入人心。隨著朝代的更迭,士族只不過是由原來的一批權貴換成了另一批權貴。從某種角度來講,這種權勢的更換,並沒有形成庶族取代士族的現實。


在九品中正制到科舉考試這場士族與庶族的角逐中,誰才是最大贏家

楚漢之爭從另一種層面上講也是庶族對士族的取代,並造就一批新的士族權貴


楚漢之爭時期的項羽,毫無疑問是士族大家,與之爭奪天下的劉邦雖然做過泗水亭長,但依舊要歸入庶族寒門中人。劉邦擊敗項羽建立漢朝,未嘗不是庶族對士族的取而代之。當劉邦登基為皇帝之後,自然而然便是皇族了,所以到了漢光武中興時期,劉氏早已是皇族了,在漢朝滅亡之後,劉氏家族便成了士族。

只不過隨著君主專制制度的建立,皇帝對開國功勳的傾軋,最終得以存活下來的士族權貴不再像封建制度中那麼多,那麼具有壟斷性了。但從本質上來講,庶族依舊還是生活在士族的統治之下,只不過隨著政權結構的改變,庶族在政治中的權勢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在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門閥因與皇權有利益上的衝突,在新政權建立之初就被淘汰掉了,當然這其中還有另一層重要因素:門閥代表著封建制的利益,是擁護分封制的,新政權也不會允許門閥還繼續存在。少量的士族被併入到了新生政權,與新權貴們一起成為了新生士族。

其實,士族與門閥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門閥是貴族級別,是長時間以來形成的權貴。而士族大致可分兩種,一是上三代都是朝中權貴的,二是書香門第的文學世家。士族與門閥主要區別還在於是否依靠皇權而建立起的龐大家族,事實上自秦漢以來不依靠皇權很難成為士族權貴的。所以門閥註定只能存在於封建制下,而在有君主的中央集權制度下也註定被淘汰。

同樣的一塊蛋糕,削下外圈那層糖少的,給庶族寒門子弟,內圈依舊留給新生士族,這樣無論是庶族還是士族就每人都有了一塊蛋糕,但庶族的蛋糕是環形的,缺少“核心”。


在九品中正制到科舉考試這場士族與庶族的角逐中,誰才是最大贏家

唐朝,庶族終於有了可以和士族一起吃飯的權利地位


由此可見,新王朝新政權下士族只不過是換了一批人,這批人給予了庶族晉升、從政的機會,但並沒有從本質上改變彼此之間的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只不過是雙方都各讓一步,相互之間達成的某種默契。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順應社會發展,對王朝政權沒有微信的情況下,否則皇權是有權利來改變彼此消長的,甚至於完全出局,就像門閥那樣。

結語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君主專制對封建制的替代也只是新統治勢力對原來統治勢力的替換。士族與庶族之間的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從未改變,只不過隨著庶族地位的提升,雙方之間的矛盾逐漸減少,達到了平衡。

這種平衡使彼此之間都感覺很舒服,所以才得以長久的存在。當然,社會的發展來看,科舉制度也確實是中國古代相對最公平的一種人才選拔制度。隨著時代的進步,這場士族與庶族的角逐也被這種平衡的感覺所迷惑,最終形成了一種雙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