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神奇力量第二讲 人生一定要先做正确的决择再奋斗

第二讲 人生一定要先做正确的决择再奋斗

人生面临许许多多的选择,两件事是不能等,一是孝敬父母不能等,二是教育子女不能等。

面临千奇百怪的补习班和纷繁复杂的课外班该如何选择?必定孩子在一天一天的长大,我们耽误不起,更输不起!


《弟子规》的神奇力量第二讲 人生一定要先做正确的决择再奋斗


第一个问题,在为孩子做选择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孩子自己想成什么样的人?

首先孩子自己想成什么样的人有许多不确定性。

其次即使已经有理想、志向多数也是受到影视、大人和所接触的环境的影响,可能会表现出不现实或有些离谱。

二、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首先我们自己应该是对的,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才是对的!如果我们是错的,我们的孩子一定是错的!

先看一下牧师和儿子的故事: 一天早晨,牧师的儿子约翰哭嚷着要去迪斯尼乐园。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牧师将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了许多小碎片,对儿子说:“你如果能把这张世界地图拼起来,我就带你去迪斯尼乐园。”没想到,不到10分钟,小约翰就拼好了。每一片碎纸片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整张世界地图又恢复了原状。牧师很吃惊,问道:“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小约翰回答:“很简单呀!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先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块,然后把它翻过来。只要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怎样理解: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那怎样使自己正确,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

学什么?看看古人的智慧。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由此得出,古人学习的顺序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就是弟子规当中的总序。

首先是要修养品德 其次是文化课的学习。

《弟子规》的神奇力量第二讲 人生一定要先做正确的决择再奋斗

第二个问题 修德与学习的关系。

一、动与静的关系 静 (诫子书) 静的项目,琴棋书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弟子规》的神奇力量第二讲 人生一定要先做正确的决择再奋斗

二、知(礼)与行的关系(知行合一)

三、学与做的关系

四、处理好修养品德与学习文化的关系

人生四品:(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品德修养怎样修? 家庭潜移默化,社会助力推进 经典吸取营养 弟子规中找智慧

学习文化学什么?比如英语就没有必要在幼儿园就学了!

首先,要学习有用的东西 主要是文化的积淀,经典 ,

其次,选择不能选伤害着孩子的项目,比如对抗性的运动

再次,选择不能随大流,不能以牺牲孩子为代价。

第四,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如何培养,请关注第9讲 学习方法)

第五,培养孩子注意力,学会听课。(如何培养,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的区别,请关注第64讲 学习方法)

第六,培养孩子学会坚强。(如何培养,请关注第34讲 勇于面对困难)

第七,为孩子把握大方向,不能什么都顺着孩子,不孝之子,废才,毒品往往是从溺爱和一味顺从中培养出来的。

《弟子规》的神奇力量第二讲 人生一定要先做正确的决择再奋斗

此文为宋舒耕原创讲义提纲,可以为您节省阅读时间,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请赞加关 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