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這是一群不停行走在風景裡的揹包客,她們稱自己的群是“快樂徒步”。我有幸參加了她們的幾次戶外徒步活動,並且成為她們中的一員。雖然後來我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再參加過她們的活動,但善良有愛心的群主“游泳的魚”仍把我留在了組織裡,沒有狠心地踢我出群。於是,我通過“翻閱”手機微信,依然可以在她們每次活動時候一睹她們的風采。我時不時的也點個贊,品論上幾句。上個週末,我興致勃勃地參加了她們的自駕遊活動,得以和她們再次近距離接觸,也更加了解了她們。


行走在風景裡

一天的活動得到了精心的組織和準備,事無鉅細,莫不考慮周到。出發的時候,天出奇的好,湛藍湛藍的,讓人好想裁剪下來幾塊,回家做個小棉襖。太陽也一改往日的陰沉臉,露出燦爛的笑容,弄得人暖洋洋的。活動的目的地是潁上,離阜陽城50多公里,高速行駛約半個多小時。


行走在風景裡

我知道,這不是“快樂徒步”第一次出外行走,她們曾走過徽杭古道、皖南川藏線、金寨大別山,也不是第一次組織自駕遊。但她們仍然興趣不減,一路洋溢著歡快的笑聲,灑在高速道路的兩旁,惹得路邊的小花都樂開了。


行走在風景裡

潁河穿過阜陽城東部,蜿蜒百里流向東南,匯入淮河,潁上就位於淮河與潁河的交匯處。潁上縣城歷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建立邑治,周為“慎邑”,秦置“慎縣”,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改稱“潁上”,是阜陽市唯一一座千年古城。說起潁上,如果你覺得知名度還不夠高的話,那麼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的大名你一定不會陌生。“管鮑之交”這個成語也起源於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在阜陽城東嶽廟留有“分金臺”遺址,傳說是鮑叔牙和管仲合夥做買賣分紅的地方;而潁上是管仲的故里,縣城裡的管鮑祠保存有管鮑享殿、管仲衣冠冢和管仲父墓。我想,群主“游泳的魚”此次組織群友自駕潁上拜謁管仲故里,大概也是為了紀念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讓它成為“快樂徒步”群口口傳頌的佳話吧。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五輛車組成的車隊駛出潁上高速口,直奔第一個遊覽地“尤家花園”。尤家花園門前栽有一排柿子樹,寒冷的北風吹落了樹葉,樹枝上僅剩下熟透了的果實,紅彤彤的,像是掛滿了一串串紅燈籠,煞是喜人。關於尤家花園的文字介紹不是很多,只是說建於1923年,前身是豪紳尤蔭軒的私人花園,名叫“遊園”,人們習慣以姓命其園,故稱“尤家花園”。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據潁上縣誌記載,尤蔭軒是清末安徽潁上人,其父尤成章是山東兗臺鎮守使,清授建威將軍,其母魯氏被授予“清封一品夫人”。尤蔭軒早年曾是馮玉祥部屬,官至“陸軍少將”。20世紀20年代初,尤蔭軒返回故里潁上,置田三千畝,並擴建故居和花園。如今的尤家花園多為仿造當年新建。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快樂徒步”不像我這麼去深究歷史,她們只是覺得這個地方不錯就行。我發覺她們厚厚的揹包裡塞滿的是拍照用的衣服、絲巾等物,古色古香的尤家花園自然是她們拍照的最佳地方。而此時的群主“游泳的魚”儼然成了她們的御用攝影師,冬日的尤家花園裡處處流動著她們俏麗的靚穎。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石橋上,屋簷下,木門裡,磚牆外,攝影師手端相機或立或蹲,或前俯後仰,或退步三尺,仔細尋找角度;被拍照者或扶或依,或頷首低眉,或扭腰仰視,擺出最美姿勢。她們如此認真,彷彿世界都為她們靜止,配合她們完成美麗的瞬間。有時,在觀覽景色之餘,我也免不了為之所動,用手機留下她們的倩影。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豐盛的午餐過後,意猶未盡的“快樂徒步”群又奔向下一個目的地“明清苑”。相對於尤家花園,明清苑就是一個嶄新的建築物群。我對復古的東西不是太感興趣,加上沒有午休,遊覽興致減弱不少。但是,她們對眼前的亭臺樓閣,斗拱飛簷,雕樑畫棟,磚石木雕,完全失去了抗拒力。這個匯江南之神秀,皖北第一苑的明清苑成了她們天然的攝影棚。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行走在風景裡

我在一旁遠望著她們幸福的笑容,心想,在這冬日暖陽下,除了在家可以有一杯茶,一本書打發愜意的時光外,還有一群聊得來的朋友可以隔三差五的見見樂樂,生活還有什麼奢求太多的呢?此後,我願和她們一起行走在風景裡,因為此時此刻的我也成為了風景裡的一部分。


行走在風景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