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历史小说不好写。太虚,是小说。太实,是历史。虚虚实实,虚实相生。

实的是有名有姓有文献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虚的是有血有肉有细节的文学叙事和描写。

史料丰富还好办,故事框架人物刻划有个倚靠。年代久远印迹模糊,要把零星碎片缀连成篇,来龙去脉顺理成章,庶几等于无米之炊。

江苏作家高仲泰先生以惊人的想象力和扎实的考察功,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增稠手法,添柴续水,硬将一把米煮成了一锅粥——《阖闾王朝》。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太远了,春秋战国。司马迁的《史记》也没几行字,关于阖闾。坊间流传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你来我往此起彼伏、范蠡西施的忍辱苟且和诗意远方、孙子兵法、卧薪尝胆……

我知道的,大概就这几个雪泥鸿爪。噢,还有孙武练兵,斩俩妃子,粉黛娇娥立马变为娘子军。

小说有60多万字,把虚渺渺的远影,变成沉甸甸的大部头,又疑心洋洋洒洒起伏跌宕的还原度。

历史小说,只能真真假假,只能!否则没法下笔。一张白纸好画图。没多少先人的话语定论,留白多,正可驰骋情思泼墨挥毫。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阖》中的故事颇有吸引力。起笔就是处境困厄深藏不露的公子光四处转悠,发现同样处境困厄微露端倪的难民伍子胥 。一个求贤若渴,一个满腹经纶。于是,暗中串通密谋策划,好戏开场出出精彩。

且慢!还有用兵如神的孙武——国防部长,摇唇鼓舌的伯嚭——外交部长。戏班子凑齐了,历史舞台的大幕拉开。

大致说说,不便剧透太多。伍子胥先出点子找刺客,干掉昏王,篡权,公子光登基,成了吴王阖闾。一边大兴土木修建新城(吴大都,考古发现遗址),又觅到高人——从齐国来此避乱归隐的孙武,厉兵秣马大搞军演。

一边请出恪守周礼言而有信的叔父季札,周游列国游说表态,吴国的大动作只是保家卫国,绝无称霸野心。我们遵循和平相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互不侵犯等等。信誓旦旦,天花乱坠。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邻国楚,超级大国,欺负周边,苦楚久矣,头号强敌。更有伍子胥与吴王的君臣协定:我帮你强大,你帮我复仇——楚平王灭族的血海深仇。

最后,伐楚开打。楚国郢都重兵把守固若金汤,以逸待劳易守难攻。吴军日夜兼程千里奔袭,加上粮草辎重,只宜速决,拖延不得。怎么打?孙武自有锦囊妙计。

我问作家,这场大战可有史料?没有。都是你编的?赶上孙武了。嘿嘿,孙子兵法看多了就会打仗。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小说的人物塑造,性格多面,立体丰满,贴近真实人性。

阖闾礼贤下士广纳人材,为了君王志和强国梦。也有小九九,强把大龄而蛮横的妹子嫁给伍子胥,又想娶孙武的妹妹(虚构人物)。大家拴在一根绳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伍子胥更有城府,老谋深算。全力辅佐阖闾的春秋大业。他可不是白求恩,不讲国际主义精神,精着呢。吴国崛起之日,就是他扬眉吐气之时。铸别人的剑,雪自己的恨。为此,委曲求全,来日方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打下楚都,疯了。儿子昭王跑了,找到楚平王墓,掘坟鞭尸,换了个人,白发披散面目狰狞。孙武率得了三军,管不了宰相。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孙武活得很拧巴。出生兵法世家,武艺高强,深谙用兵之道。借别人的锅,煮自己的肉,一边撰写兵法,一边实战验证。但内心深处是满满的妇人之仁,厌恶战争,披挂上阵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得了吧,不稀罕。

再者,兵者,诡之道也。兵不厌诈。这人却不谙世故,直来直去,简单率真。真的假的,我问作家。真的,有史料。最后打下郢都,回师吴国平定叛乱,不辞而别,留下最后一篇兵法:不战不兵,闲云野鹤。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看作家访谈,得知更古的时候,一切讲礼,包括打仗——礼战。被后人笑掉大牙的宋襄公,要等对方阵势排好,再动手。

真没什么好笑。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描写的战争也这样。准备好了没有?没呢,再等会儿。开打,你死我活。暂停,坐在一起拉家常,递烟点火。

看着眼熟,哪是战场,体育赛事吧?恍悟奥运会的起源,敢情是军事大比武。投掷射箭奔跑竞走,都是作战基本功。

小说写出了时代大背景,春秋晚期礼乐崩坏,季札就是宋襄公一类不识时务众人取笑的呆子。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毕竟两千多年了,古人有古人的活法。蹴鞠的玩法、铸剑的门道、马掌的发明、战车的改进、“车战废而首功兴”的名堂、伍子胥建都的“费资”筹措等,书中写得头头是道。没在史料堆里灰头土脸下一番苦功,不可能这么有鼻子有眼。


用现代大白话,讲古代人和事,要活灵活现,有带入感,先坐几年、十几年的冷板凳吧。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有意思的是,伍子胥、伯嚭、范蠡,都是楚国人,都跑到太湖两边各为其主,大显身手叫板对阵,风云际会精英荟萃。吴国的两位是政治避难,范大夫则是云游雅士。

看来,民间“九头鸟”的说法,由来久矣。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历史力求客观公正,虽难免掺有书写者的臧与否。文学要有形象性情感性,历史文学无疑融入了作家的历史观价值观。

这部小说写了大量的阴谋暗算、伏击厮杀,却通过最会打仗的孙武,一再表达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形成了战争与和平的对峙张力。

这并不矛盾,翻开历史,就是一幅血与火的长卷,没有消停过。他回避不得,回避不得!追昔抚今,大写战争的残酷残忍残烈残暴,是为了以后,不,永远不再有生灵涂炭的人间地狱。

这是作家的美好企盼,也是他的写作动机。尤其这一幕幕惨剧的主要场景,就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无锡。有评论家说,家园情结是其最大的创作动力。

《重版自序》里说,“这么一个重大的曾经让我望而生畏的重大题材,我居然写得如此顺畅”,什么原因?长久以来的关注及吴地风物的熏陶,“让隐伏在我血液中的那些历史片段开始发酵、汇聚、喷发”,“作为吴人后裔,也许有某种历史传承的精神密码使我变得像个风语者”。神!

一把米煮成一锅粥——《阖闾王朝》

读起来不太溜,我的感觉,语言不大简洁。不过语感类似口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好戏还在后头。孙武挂冠而去,吴越之间隔着秋水美人,如何较量?且看《夫差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