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缘何被“发配边疆”北调昌平、修长城练边卒?

戚继光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抗倭名将,但是很少人知道,戚继光在40岁时奉命从福建北上、驻扎在昌平附近,训练边卒修建长城,余生都是在北方昌平附近度过的,朝廷为什么要将抗倭名将调到边境呢?这不是

发配边疆吗?

根据《明史》记载,戚继光被北调的确切时间是1567年(隆庆元年),也就是明穆宗登基的同一年,当时东南沿海一代“倭寇”已经被剿灭了,来自海上的外患消除之后,戚继光的主要任务转而变为对付山贼。

戚家军在与倭寇的经年战斗中不断强化,武器(戚家军刀)、阵法(鸳鸯阵)、装备(纸浆铠甲)都获得了质的提升,这时,来自北边的危险却越来越严重,女真这时候还没有崛起,北方面临的危险主要是来自“蒙古俺答”,不过最终促使戚继光北调的是1567年(隆庆元年)6月到8月期间发生的几件大事:长城倒塌祭祖被拦京师戒严北方无将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缘何被“发配边疆”北调昌平、修长城练边卒?

俺答入寇京师画

边修边塌的北方长城

1567年6月,北方进入夏天的雨季,这时北方边境蓟县附近的长城发生了大面积的崩塌,让京师震动,皇上龙颜不悦,不光是因为崩塌的长城无法抵御入侵,更主要的是,在穆宗登基的第一年就发成边墙倒塌的事件,实属不吉之兆。

但是就在发动民夫进行修缮时,又发生了连续的倒塌事件,北方长城边修边塌,让朝廷大为难堪,边墙倒塌的主要原因虽然是年久失修,也和守边无将有关,从前朝开始,北方就被有再发生过大规模的战斗,朝廷对蒙古部落的数次袭扰都以视而不见告终,边将更是不敢出击。

长城最重要的作用是以守代攻,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在遇到大规模机动兵力的敌人(骑兵)袭击时可以让敌人粮草耗尽知难而退,北方游牧民族无法存储和携带大量粮草,只能是边打边抢,长城的关卡堵截、配合坚壁清野和游击袭扰的战术,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缘何被“发配边疆”北调昌平、修长城练边卒?

蒙古部落在边市贸易中强买强卖

但是坚壁清野并不是遇敌就跑,大量物资留给敌人后,反而让蒙古俺答增加了实力,再加上武将不敢出击,更让战局不利,在长城倒塌后,6、7月就发生了边寇入侵的大事件,蒙古俺答从山西长驱直入,攻下了大明的石州,石州知州王亮采怯弱到什么地步呢?

根据《明穆宗实录》记载,俺答部兵临城下,亮采十分害怕,让城中的富商拿出自己的金银珠宝来献给蒙古人,换取对方的饶恕,结果石州这个地方是山西吕梁,这个地方的人很有骨气,就拒绝了王亮采的建议,结果带着一些人到城外结果被杀造成了城中无主的大混乱,导致石州被攻陷。

祭祖之争

石州被攻陷后,京师也震动了,紧接着发布了京师戒严令,然而就在戒严期间、8月26日这天,穆宗皇帝任性的想要去天寿山拜祭祖先,天寿山就是现在的昌平十三陵,从北京皇城到十三陵天寿山的距离只有46公里、不到100华里,骑马当天可以打一个来回,不过皇帝的这个愿望被内阁首辅大学士徐阶残忍拒绝了。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缘何被“发配边疆”北调昌平、修长城练边卒?

戚继光画像

《徐文贞公年谱》记载,当时内阁首辅徐大人是这么回复皇上的,您有这片孝心是好事,但是今时不比往日,东西都有贼寇,万一出点什么事,我们大臣们就得吃不了兜着走,您呀就走到午门意思意思就行了,十三陵就别想了。

徐阶一番好意,但是穆宗并不领情,皇帝回复的原话是,"朕旨一出,卿当即举传行,何有此烦言?"大意就是说,我说了你就照办,跟我这嘚吧什么呢。结果还没等大臣回复,就发生了俺答和土蛮联手入侵的大祸,两支入侵的军队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明朝首都北京。

大范围的烧杀之后,直到10月这场战事才慢慢散去,这次突如其来的战事让穆宗心惊不已,因为距离土木之变英宗率领百万大军被俘虏只过去了100年,况且此时北方的兵力也大不如前,只能是任人宰割。而蒙古俺答退去的主要原因就是冬季就要到来了,骑兵马匹的粮草就要没了,自己也掠夺了很多东西心满意足了。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缘何被“发配边疆”北调昌平、修长城练边卒?

长城中的一段义乌建筑风格

于是就有了工科右给事中吴时来的奏书,“福建总兵戚某,有练兵之长,以行取北来,驻扎昌平。”这篇奏章的大意是请调戚继光北上驻守昌平,训练当地的3万边境士兵,来抵御外族入侵,成为北方抗击蛮夷的长久之计。

戚继光北上

不过兵部的意见并不统一,对吴时来的奏书回复意见是打官腔,大体同意了让戚继光北调,但是需要时间来筹集粮饷,然后研究一下到底让他驻扎在哪里之后再正式下命令,也就没有确定时间,不过不光是兵部在犹豫,地方也不想放戚继光走,得到小道消息的福建巡抚徐泽民上书朝廷,说闽境一日不可无戚将军云云。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缘何被“发配边疆”北调昌平、修长城练边卒?

金山岭长城一段

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吴时来举荐来昌平北方的不光只有戚继光一人,还有戚家军的另一员大将俞大遒,以及为戚家军解决后勤保障的谭纶,朝廷为了安抚福建地方做了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留下俞大遒整顿闽境军务,谭纶8月赴京,戚继光10月上任,上任前处理好手边的交接工作。

10月14日,经历了俺答入侵的明廷终于下旨让戚继光北上,几天后给戚继光安排了新的职位——神机营副将,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戚继光北上之前还在当地征召了3000名闽浙义乌子弟。

戚继光和3000离开家乡的义乌兵再也没有回到故乡,在河北滦平境内,戚继光率领义乌子弟兵修建了一段长城,以南方金山岛的名字来命名——金山岭长城,也表达了对南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缘何被“发配边疆”北调昌平、修长城练边卒?

由戚继光和义乌兵修建的金山岭长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