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中的家鄉“聖地”

——大竹縣柳城山考究略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在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境內,就有這樣一座海撥僅430多米的山,不僅與“仙”融合得名,還與宋代蘇軾、明建文帝和當地王姓族人(見註釋①)緊密聯繫在一起,神聖傳奇的故事說不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地位。此山就是——柳城山。

柳城山,我們當地人也稱叫柳城寨(柳城庵),歷經風霜歲月,其實目前只有寨的痕跡。整山位於大竹縣山前(西槽)北端石河(原二郎)鎮白羊村境內,四圍巉截,東西二門,夐絕高挺,雄鎮北境。遠眺柳城山,整山似如眾山簇擁的“三層官轎”,象欽差大臣坐轎子自西向東巡視竹地、眾官護駕之勢;雨過乍晴,“官轎”旁浮現團團白霧,似天上仙境;憶孩童時,望見白霧,就心中直憾念,山上七個仙女(石刻)又在燒火取暖了,冒“煙”預示天還要下雨,步行上學還得走“泥丸”。身臨其境立於柳城山巔(萬山閣),一覽眾山小,層巒疊嶂,心曠神怡;面對朝陽、山象永遠在吸收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的“活佛”;一年四季不涸的山頂井水,“潤澤”著方圓百里八方百姓。就是這個地方,是我孩童挖“麻芋兒(藥材)”時玩耍範圍之地,也是站在遠處辨明家方位的記號,更是祖輩“鬍子”裡的一座 “祖山”。

今年大年初二,我再次涉足感慨頗多。山依舊、寨不見、亭已圮、仙人已故,留下一個大大的“魁”字,續訴說著當年柳城山一段段精彩的歷史。

一、“柳生修道”,講述著柳城山的山名來歷

清·道光《大竹縣誌》卷三十二載:“柳生,青神(屬四川眉山市)人,與蘇子瞻兄弟(指北宋蘇軾、蘇轍兩兄弟,)交最篤,同讀書中巖寺(在青神縣瑞峰鎮)。恬退好道,不慕榮利。蘇氏既貴,柳去中崖,至縣北柳城山,喜其地幽僻高曠,即山頂建“日岫亭”。抱一琴,攜一僕,隱名學道,住山上者數十年。子瞻謫後,生徒步萬里至瞻耳,聚首月餘而返,遂不知所終。山舊無柳名,因生乃得名也。”

這意思是說,北宋時有一個叫柳生的青神人,與唐宋八大家的蘇軾、蘇轍兩兄弟感情最深厚,與兩蘇一起在青神縣瑞峰鎮中巖寺同窗讀書。平日大家談古論今、吟詩作對。但他一生淡於名利,安於退讓,專致修道。宋嘉祐二年(1057),蘇軾進士及第後,柳生雲遊到大竹縣北柳城山,特別喜歡此地,在山頂建一亭子,取名為“日岫亭”。抱一琴,帶一個僕從,隱名學道,住在山上數十年之久。宋元豐三年(1080),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官為黃州團練副使後,柳生不顧路途遙遠,一路辛苦步行探望蘇軾,相聚一個多月就返回了,後來當地人就再也不知柳生去哪了。柳生潛心修道的這座山,原來與柳沒有聯繫,因仙人柳生得名為柳城山,山下之河稱為柳城溪。

又據民國《大竹縣誌》卷137頁載,日岫亭,在二郎橋柳城山,宋隱士青神柳生建。亭畔有石刻蘇子瞻寄柳生七絕二首,後久圮。清初邑宦王士品尋柳生遺蹟,復建亭於上,名仍舊,並作《柳城山日岫亭記》:柳城之巔,舊有日岫亭,今廢久矣。憶餘童時,見敘之筠皋公,嘗與賓友酌醴(酌酒)賦詩,登眺其上,叔之言曰:“昔宋處士柳生,讀書學道於此。”生嘗從眉山東坡遊。一日,求坡公書,公走筆贈兩絕雲:“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腳,莫厭家雞更問人。”“一紙行書兩絕詩,遂良須鬢已成絲。何當火急傳家法,欲覓誠懸筆諫時(見註釋②)”

《柳城山日岫亭記》中,“處士”是指古時候有德才而隱居不願做官的人;“嘗從”,當曾經跟隨之意。從中不能明證蘇軾(子瞻、東坡)來到柳生(據查史料,也有蘇軾的柳家二外甥另解)修道的柳城山,但蘇軾的七絕二首是贈給柳生的,並石刻於柳城山日岫亭畔。

從清·道光和民國的兩本《大竹縣誌》中看出,柳城山是宋代柳生隱名潛心修道之地,從得名之日起,就帶著濃烈的文化符號,屈指一算,柳城山之名已有千年之史了。

二、“魁星點鬥”,傳唱著柳城山的傳奇歷程。

宋代時期的柳城山,暫且簡述於此。過了近400來年,到了明朝時期,天下讀書人更有敬拜魁星的習俗。魁星,原指北斗星。《史記》曰:“魁,鬥第一星也”。魁也為第一的意思,“魁星點鬥,獨佔鰲頭”是舊時對高中科舉狀元的美稱。魁星,傳說也是個才子,曾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卻因貌醜驚嚇了皇后被亂棍逐出皇宮,憤而跳入東海,玉皇深憫其人,賜硃筆一支,命其掌管人間科舉文運。魁星點斗的吉祥圖案和讀書人信奉魁星的風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為流行。另一說法是:魁星高中進士,在殿試之時,皇帝見他相貌如此醜陋,跛腳加麻子,就問他為什麼臉上長了這麼多斑點?魁星答道:“麻面滿天星。”皇帝又問他的腳為什麼跛?魁星又答道:“獨腳跳龍門”。魁星的對答如流使皇帝龍顏大悅,高興之下就點了魁星做了狀元。於是,天下的讀書人都供奉起“魁星爺”來,以便圖個吉利,使自己也高中狀元。大多數人願意相信魁星點鬥可使家人“試”途光明。那為何柳城山上會刻一大“魁”?話還是要從明建文帝和王姓入川始祖友德的遜荒說起。

(一)一個魁字,蘊含著明建文帝和王友德等重臣遜荒竹地史。

“永樂三年(1405)二月,帝由黔入蜀,在渝居近一年後,至大竹縣善慶裡(屬李故鄉)。”“善慶裡、四山環繞、……帝居此,不習慣粗食,隨從侍臣程濟、史彬、宋和、馮翁、王之臣等皆往業他省棄職舊臣家,謀尋財物以供帝。故副都御史王友德(當地王姓人入川始祖),亦回籍變賣家產,攜資前來助帝,……於正統五年(1440)三月,奉帝離竹,景賢、友德等徒步送行,……帝離竹後,遍遊蜀中名勝,友德仍歸竹,卜居壽泰裡柳城山下。” (《大竹縣誌》(1992版)第861頁載)

永樂七年(1409年)三月,帝復至善慶裡……建文帝一日來到柳城山,人告之此地漸衰。帝曰,在此山北邊懸崖上書一“魁”字即可。邀帝書,曰:“遜國之人,性命難保,豈敢書也。”直至清朝中葉“二神童”王懷曾、王懷孟至此,聽說後便一書“鬼”,一書“鬥”,“魁星點鬥”便由此傳開去。(此引自練方恩《建文鼎新朝陽遭遜難,兩到大竹善慶裡》)

柳城山摩崖石刻現猶存,位於柳城山北面,距地面高1.70米崖壁上,正中刻碩大楷體“魁”字,高10.80米,寬7.50米。在“魁”字下方刻有兩方記事碑,面向大“魁”右邊記事碑銘文曰“達竹接壤,突起峰巒,巖峭陡壁,宋柳生創立讀書亭,峰巒跌曠柳城真,龍奶為架,仙女為筆,五佛為硯,郎為池,拜ⅩⅩⅩ人呈坐峭延此羅列,將諮之向人怎之因樓勢抱背信上臺氣大魁之此,兩邑中人,文尉起麼大化與洽焉至未衣惜點黃甲聯登人,其賒事耳也為記(白羊村王善成供)”,共11行110字,碑高0.93米、寬1.85米,字高7.2釐米寬0.7釐米。左邊為記事碑記事捐款人,由於被青苔覆蓋不能辯。在石刻的右邊100餘米處現有三龕七尊摩崖造像。柳城山石刻,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文物。在石刻另一面,天然而成了一個“魁星”像(筆者觀察,見圖)。

心靈中的家鄉“聖地”


心靈中的家鄉“聖地”


(二)一對神童,妙筆生出文化殿堂上的精典之“花”。

“懷曾懷孟兩神童, 柳城山崖書大魁”,只是兄弟倆文壇上一個縮影。懷曾,字魯之,生卒不詳;其弟懷孟,字小云,1786年生,1840年歿,世稱“二王”。二王資質穎悟,勤奮好學,才華橫溢,學問淹雅宏博,以詩文名噪一時。大竹縣原黨史辦主任廖提雙在寫江國霖傳記時寫了這樣一段文字:“丁憂在籍的江國霖另一重大功績,就是關注大竹的文化和文化人”,“二王皆可謂江國霖長輩。兄弟倆留下的大量詩作,受到江國霖的高度重視,遂與綦江士子伍浚祥合作,相繼編成王懷孟詩集《零礫詩存》,後精選76首,合成《小云詞勝》;王懷曾詩集《待鶴樓詩抄》”。現北京圖書館藏圖書中,有《待鶴樓詩抄》(大竹王懷曾·魯之著,綦江伍浚祥、瓊甫參訂。大竹江國霖、曉帆編次);《零礫詩存》(綦江伍浚祥·瓊甫參訂,大竹江國霖曉帆編次),皆由成都昌福公司印製。

“編次”猶言編排、編列、編印,是成書過程中的前期工程;參訂相當於現代的校審,是成書過程中的後期工程。江國霖是達州歷史上唯一高中鼎甲的一代大儒、伍浚祥是綦江進士,二人聯袂為“二王”收錄整理詩稿,足見“二王”詩作文學價值。“二王”的詩,有多篇入選《國朝全蜀詩抄》。據當代語言學家徐仁甫(大竹籍)介紹:“先師華陽林山腴先生嘗有清蜀詩三十家之選,吾竹二王並在所選之列”。林山腴乃近代古典詩人與學者,對“二王”詩如此推崇,說明“二王”已躋身清代四川30位著名詩人之列。

王伯心、馬大任、江三乘等都喜愛“二王”詩作併為之作序。王伯心認為:“小云於詩,以奇氣為主,不規體格,詞亦然,瑤臺大醉一闋最雄宕”;他甚至把王懷孟和宋代大詩辭家辛棄疾等同譽之。詩人馬大任稱讚王懷孟的詩:“長工大嘯起罡風,不管雀飛萬事空。如此才能量幾鬥,誰知仲氏更豪雄。”江三乘等亦認為王懷曾的詩文“豪情跌宕,有如生龍活虎,飛做劍客”。1914年,北大高材生、竹中名教師甘大文還把“二王”詩集作為禮品送給他的老師。江國霖、伍浚祥、林山腴以及徐仁甫、王伯心、馬大任、江三乘、甘大文等皆飽學之士,他們對二王詩作的喜愛和推介,是對“二王”詩的認同與肯定。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大竹詩人有專集行世者,唯“二王”與江國霖而己。由此不難看出,“二王”詩集不失為大竹文化殿堂的稀世珍品, 無疑是大竹王氏族人的驕傲和“不動產”,更是大竹一張璀璨的文化名片。王氏族人應當珍視,大竹人民應當珍視。這是文風鼎盛之大竹的題中應有之義。(《王氏族譜》473頁)

如今,王氏“修譜元帥”守華囑其在京宗親,竭盡全力,已將“二王”詩集迎回宗祠,收錄於《王氏族譜》,意在緬懷先賢,彰顯族望,弘揚尚善崇文之家風。

(三)一塊墓表,記載著王氏一門為簪纓相繼之望族

“二王”之父王萬眷,生於乾隆辛卯八月十六,卒於道光壬辰五月初七,享年六十有二。道光甲午五月二十二葬於柳城山之上。其墓毀於1974年秋天的小雨天。至今墓表殘碑尚存,縣誌所載墓表內容與實際殘碑內容完全一致,內容彰顯出王姓14代(後多代未表)為官的輝煌歷史。墓表內容見(註釋③)

據《王氏族譜》(民國.王道江)載:明清時期,王氏一門進士(3人):友德、以修(明代),履亨(清代)。翰林(1人):履亨(清代)。舉人(10人):友德、以孚、國重、以修、珍玉(明代),正策、以曜、懷曾、懷孟、履亨(清代)。副榜(2人):錫達(兩中、明代),懷曾(清代)。紀明拔進士(5人):中溪、錫燦、善政、良用、克臣。紀明朝明經選(10人):仲賢、彥青、良翰、北山、嘉旦、錫達、嘉寅、良用、嘉壽、士文。紀清歲進士(4人):奕恭、奕瑤、正暄、萬揚。紀明廩(lin)生(3人):良輔、良用、奕瑯。紀清明經選(6人):以暐、以昕,以暄、以晟、奕權、奕棟。紀清貢士選(2人):懷伊、寶仁。紀明國子監太學生選(10人):國璽、長宏、錫烈、良辰、良弼、嘉鼎、來封、元臣、居讓、良藩。紀清國子監太學生選(28人):奕孖、奕孚、奕琮、奕松、正醇、正平、正恪、正俗、仁霈、履亨、仁吉、仁寶、奕旦、ⅹ太、正璜、懷芳、萬寅、懷經、履康、履祿、履增、履培、道才、道全、道裕、道純、立言、子衡。紀清職員(11人):仁代、仁成、角三、履成、懷ⅹ、以崧、正命、萬楚、福堂(六品郎)、立澤、履範。紀明庠生(13人)、紀清庠生(36人)、紀清武庠生(5人)、紀清廩(lin)生(5人),略。解放後,王姓後裔縣處級以上的眾多。

(四)一方城寨,重現出知縣行署和百姓戰鬥史實。

清.道光《大竹縣誌》載,“……明末之亂,王氏合族保此。國初彭賊造逆,邑宦王士品復令子侄登山守險,賊不能害,旋請兵討平之。康熙初年,城池荒蕪,知縣行署在山前者住此。嘉慶初年,教匪騷擾,王氏子孫復聚親族守焉。”

知縣行署和百姓築寨戰鬥,已有史料佐證,在此不詳述。只引詩兩首為補證。

1. 詩人王懷孟作詩追憶先祖王士品,《柳城山懷先總戎遺蹟》:“將軍掛甲此夷猶,掉眼河山二百秋。遺劍已隨雷雨化,空亭仍為古今留。難銷忠憤傳家乘。自有英靈護故邱。聞說士人耕野地,夕陽拾得鐵槍頭”。

2.清代李作梅也曾作詩《柳城山懷國初高士王士品》:“乞師曾效哭秦廷,破賊歸來臥白雲。野服攜筇看山色,無人知是故將軍。”

(五)一些趣談,傳說著民間裡許許多多的離奇故事。

在考究柳城山的歷程中,當地百姓在民間代代傳說許多茶餘飯後的趣談,現略記二三,供大家雅賞和批評指正。

1.王萬眷下葬時神奇天象。下葬前,易經名地師說,下葬時要鯉魚上樹和戴“鐵帽子”過路才能“落坑”(定棺材方位),葬後會出9個“翰林”(意指大官)。當時下葬吉時到時,天空烏雲密佈、不一會暴雨傾盆,山下趕場的百姓紛紛避雨。有個買魚的人,就把魚掛在白樹上,在樹下躲雨;有個買鐵鍋回家的人,就把鐵鍋舉在頭上擋雨。此時,地師即撥正棺材方位,電閃雷鳴。雨越下越大,天就要掉下來似的。這時,孝子們也敢紛紛跑掉去寨上躲雨。地師嘆息說到,“主公啊,你的後人不能受全啊!”接著地師把棺材撥偏一點,風停雨住。後來,只出了一個“翰林”(指王履亨大人)。

2.石牛對石鼓的傳說。柳城山旁,有像石牛和石鼓的山,當地口傳說,石牛對石鼓,懷胎婦人跨過,銀子“二萬五”。本地人心想,那麼遠的距離,懷了胎的婦人,怎麼跨得過。後來,有一組勘察寶貝的人,識破了後,就用快要出穀子的水稻秧,從這山拋到另山,石頭隨後張開,露出銀子,撿錢走之。

3.靈芝草與馬賊的故事。傳說柳城寨上有顆“靈芝草”,是柳城灘裡“水魚子(音,一種神獸座騎)”的草糧,“水魚子”經常馱著白羊山旁的姓馬的慣偷(“馬賊”),夜行千里。“馬賊”不偷百姓、專偷官府。官府第一次把“馬賊”殺死後,“水魚子”把他舔活;第二次把 “馬賊”殺死後,還將身體砍成段,水魚子又把他舔活,繼續偷官府;官府氣憤至極,最後一次將“馬賊”砍段再身首異處,“水魚子”找不到全屍而作罷。

三、“繼往開來”,續寫竹鄉柳城的時代新篇章

柳成山,是我心靈中家鄉“聖山”,更是大竹縣的一張特別的文化遺址“名片”。在一些的史料裡,我用了一個大魁、一對神童、一塊墓表、一方城寨和一些趣聞等“五個一”形式,簡單地素描勾畫出千年柳城山 “歷史輪廓”。柳城山肯定是有“顏色”的,還需在後續學習考究中“補充”。同時,我長期在外省工作,對家鄉的新人新事知之不多,也望家鄉有關專家給予批評指正。

前輩奮進,疇昔榮旭,來者更要自強中堅、努力騰飛。站在殘垣荒蕪的柳城山的竹鄉人民及王氏後人,回想起這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和精彩的故事,我們應該受到哪些啟發,又應該怎樣修身、做人、辦事來回報古人,群策群力建設更加美好的竹鄉?本人略思一二,僅供參考。

一是要有民族大義整體觀。王氏族人中湧現的王友德、王士品等為代表的英雄人物,都是不忘初心、忠君愛國,當官一任、造福一方和具有民族大義的典範。當前全國上下最緊要的頭等大事是抗擊“新冠肺炎”。這是涉及到身邊每個人,十多億人口參與的“人民戰爭”。國難當頭,正是展現民族大義之時。各類各級在職在崗工作人員,要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堅守崗位,衝鋒在前,不怕感染,忘我工作,向人民群眾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同時,大家一定要一切行動聽指揮,做好自身防疫工作,傳播時代正能量,不聚集、不亂竄、不信謠、不傳謠,不在微信群裡亂髮負面的和影響社會穩定的消息,絕對不給政府添亂。要知道人沒了、還有啥,國亂了,家會好嗎?

二是要提高詩詞欣賞水平。一對“神童”的詩詞,是竹鄉人民的無價之寶和精神財富。我們要愛詩學詩賞詩,用詩詞歌頌新時代。堅持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古典和傳統文化。這次抗擊“新冠肺炎”,日本援助物質的的標語,具有很好的詩詞素養,非常傳統暖人心。日本等周邊國家,過去都是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的,可以說是中國的“學生”。但他們對傳統文化及文物古蹟保護和運用,是值得我們學習。大家都懂得唐詩宋詞很厲害,至今無有超越。為何如此,這是之前漢朝文化積累才成就了唐宋文化的高潮。一些人丟掉自身“文化之魂”是逐步來的,從韓愈倡導散文後,就否定了華麗上口的駢儷文。到了“五四”運動,倡導白話文,連古文也丟了。後來“文化大革命”更極端,於是今天就只懂得“武漢不哭”,“湖北加油”了。當然在大竹,有人可能還會喊“武漢雄起”。假如再出現什麼新語體來,可能我們連“雄起”都會丟掉了。“酒”越久越香,文化越久積澱越厚,是這個道理嗎?“二王”和“唐詩宋詞”永遠就在那裡,就看你會不會去學習研究了。

三是要加強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四書五經、孔孟之道,仁義禮智信等,這些都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裡傳統文化的精華,大家要認真學習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是從個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當前個別人不要說有多麼愛國,就連對自己的生養父母都不太好。不知道自己祖父名字的,也大有人在。這種不認祖先和對父母不好之人,難道他會真心對你好,會懂得感恩親人、朋友和社會?為點小事小利,金錢至上、自私自利,自家親兄弟還大打出手,難道他還會有仁愛之心力所能及去扶貧濟困,去為大家謀幸福生活?“人之初,性本善”。行善之人,必有善報。我們一輩子都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心地善良”是每個人最大最好的“風水”,“自強拼搏”是每個人成功的“力量”。

四是要保護和利用好文物古蹟。講好柳城故事,建設美麗竹鄉,是每個人共同責任和義務。考究柳城山,其目的是讓大家更好的瞭解認識柳城山,自覺地保護文物古蹟,建設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大竹文化和旅遊再添一道亮麗風景。據白羊村當地人王善成介紹,目前,柳城山已通電通路,山上水源供百人生存沒有問題。生態之山、文化之山、王氏祖山、歷史之山、修身之山、希望之山等著您來考查、規劃和建設,說不定新時代柳城寨的“寨主”就是您了!

參考資料:1.《王氏族譜》(王守華著);

2.《王氏族譜》(民國.王道江);

3.《大竹縣誌》(清·道光);

4.《大竹縣誌》(民國)

王明輝

2020年2月18日.百色

注 釋:

①王姓族人,本文指“懷仁履道、立名守善”上下32輩相同的王姓人。

②蘇軾兩詩,這第一首的大意是:用壞的筆堆成山,也未必能寫出好東西,多讀書才能寫出真正的好作品,每個人的書法都有自己的個性和風骨(元:唐劉禹錫戲稱柳宗元的書法,後亦指柳公權書法;腳:指筆形中的捺,俗稱捺腳,代指書法),不要認為自己的東西就一定不好而去盲目地學別人(雞隻是個比喻說法)。第二首意思為,蘇軾先舉褚遂良典故,意在說明書法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之術。紙上寥寥數行,似乎一揮即就,實質上若不是日日苦思苦練,直到兩鬢蒼蒼之時,是不能夠達到書寫得心應手的境界的。所以不必“火急傳家法。”,遂良就是緒遂良,書法家。唐太宗讓他臨摹《蘭亭序》傳世,然後把真品作為自己的陪葬品。兩絕詩就是蘇軾用行書體寫了這兩首詩。誠懸筆諫是個典故,柳公權字誠懸,他在皇帝請教他如何練好書法時,藉此機會諫言說,先要心正然後筆正才能字正,也就是說你皇帝處理國家大事也同此理,皇帝聽了心領神會。

③墓表內容:《王槐塘墓表》(貴州臬使周廷授),公諱萬眷,字天麟。其先祖諱友德,楚黃蘄水縣人,從明主建文入川至大竹。初居白雲寺,再遷月城,三遷大鹿山,卒居柳城山。時艱變產奉帝,復與程濟遊雲南歸,以寓竹久,還柳城焉。二世祖諱源,官侍御史,告歸講授,屢徵不復出。三世祖諱文吉,官隴西令,有循聲,卒祀鄉賢。四世祖諱宗,官遂溪令。五世社諱旌,以拔貢生遇挑,累官至戶部郎中,倡明道學,師事陽明而濟其志。六世祖諱嘉旦,任國子監助教,率國子生數百,疏劾權貴不報,歸隱。七世祖諱錫達,兩中副榜,考授通判。八世祖諱良弼以國子生考授迪功郎,皆以明政日非,不樂仕進,講學明道,以自娛悅。九世祖為公高祖,諱士品,有文武才,丁明季之亂、屢任榆林、川、湖、雲南總兵,永明間史,戰功多不載,國初屢闢不就。而士賊蜂起,公率族人保柳城山,擒斬彭時亨等,幕府欲上其功,固辭乃止,事詳《邑志》。曾祖諱以暹,敕贈奉直大夫。祖奕琮,敕贈修職郎,晉文林郎。父諱正策,篤行博學,以賢書授廣文,銓直隸阜城令,初至宦而卒。公,其季子也,孝友願恪,十餘歲時嘗脫伯兄於死,力學不第,川楚軍興,以勞授府經歷,籤安徽省,權三山巡檢,父老以為自有官未有賢明如此者,行時數百泣送之。查五河賑,向官率囊千金而歸,公獨不染,夜置冊枕中,人亦不能為奸,僕乃求去,以不能從主人為廉奴也。權池洲府經歷,終歲巡江,雖大風濤,挽之不止,曰:“吾職也”。中丞王公以璧,與公父為昆季交,公未嘗私謁。賊平而歸,將母課子,不與人事,處城市若深山,有司仰慕,公屢卻之,雖公不至。生平不言人過,終日危坐,望若神明。娶程孺人,黎平同知程公厚堂女,有女宗風,時人以方梁孟。子懷曾,次懷孟,皆少有才名。懷曾中嘉慶庚午副榜,道光壬午順天鄉試舉人,由教習敘芳授知縣,補山東費縣知縣。懷孟中庚午同榜舉人,授長寧教諭。懷伊廷授,猶子婿也。孫仁霈、仁裕、仁楫,曾孫履揆家無少長率願謹有度,公與儒人之教也。公生乾隆辛卯八月十六,以懷孟官贈修職郎,以懷曾官贈文林郎。道光壬辰五月初七卒於子懷曾費縣官署,享年六十有二。道光甲午五月二十二葬於柳城山之上。太子少保陶公既銘其墓。廷授不敏,何足以表公?然以姻家,知公尤悉。謹敘次如右,使後之修志者得以觀覽焉。(摘自民國《大竹縣誌》卷十四)

作 者:

王明輝,曾用名王名輝,初中時老師改為現名,大竹縣柏家鄉洪福村人,現工作於中共百色市委政法委,15807862928,廣西百色市右江區站前大道11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