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文字"光圈魅力,用成果證明實力

走出"文字"光圈魅力,用成果證明實力

溧之道

在上報課題成果時,上級徵詢我的意見,問"你們課題組的結題報告"可以上報,去角逐當年的科技成果獎。我婉言拒絕了,說:"成果中引用了別人的部分結論,作為交流材料,可以。但作為科技成果去競爭獲獎,有侵權現象,不妥。"

很多人說我傻,不夠靈活,但我一點也不後悔。課題研究,不同於推廣閱讀。推廣閱讀,可以讓少年兒童閱讀優秀的作品,只要優秀,是誰的不重要。但是,課題研究,要求研究人員首先要具有科學精神,杜絕弄虛作假,必須要是課題組獨立研究的成果,不能引用外來的科研成果。外來的成果,可以作為研究的文獻依據,但是不能移花接木。

走出

課題組研究,是進行創造性地研究工作,是從零起步,圍繞著要解決的問題,根據研究方案,進行實踐活動,收集整理過程性材料,從研究過程中,應用歸納法和演繹法,探究出研究結論,再進行理論論證和實踐論證,最後得出課題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是以說明文的方式進行科學描述,不是夾敘夾議式的散文描寫,不是寫作技巧的寫法渲染,不是議論文格式的旁徵博引。

課題研究結論,是實事求是的說明,不需要"文字"光圈的魅力。那種從文字到文字的課題研究,背離了課題研究的軌道,是用華麗的文字堆砌出來的抒情和議論,脫離了實踐中的過程性資料為依託,違背了科學精神和做法,充其量是浪費紙張。


走出

以"閱讀推廣"為例,簡單說明研究成果具備實力的由來。

三年級的學生可以閱讀注音讀物,能寫出簡單的讀書筆記了。面對三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怎樣推進少兒閱讀工作呢?一、瞭解農村、鄉鎮、城市三年級兒童閱讀興趣。二、調查不同環境中的三年級學生真實的閱讀水平。三、調查三年級學生從閱讀中獲取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教育?四、三年級學生經過閱讀推廣工作後,預期實現的目標。五、對實現預期目標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六、三年級學生閱讀推廣工作實施方案。七、實施三年級學生閱讀推廣工作。八、召開閱讀推廣工作階段研討會,形成會議決議。九、總結閱讀推廣工作階段性成果、存在的問題、落實解決問題的措施。十、調整研究工作,專家指導,初步探究實踐成果。十一、理論探究,推出適合三年級學生閱讀的文章和書籍,創編閱讀讀本。十二、彙總三年級學生閱讀筆記,從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思想情感教育、讀書領悟能力培養等方面,總結閱讀推廣工作取得的成果。十三、課題組召開研討會,總結實踐成果和理論成果,彙編資料,進行理論論證,推廣成果,準備結題。

實踐成果和理論成果,均從過程性材料中提取,在普遍性材料中歸納總結出成果,在推廣中驗證成果的價值。彙編閱讀讀本,編者是課題組的核心成員和提供文章的成員,引用的文章,註明原作者和出處。如果彙編讀本需要出版,還要聯繫原作者,協商版權等問題。如果聯繫不上,要在讀本首頁編者按中進行必要的說明。

走出

在閱讀推廣工作中,研究人員做了大量的實驗工作,親自進行研究,每一個人都會有滿滿的過程性材料,都有很多感受需要撰寫。面對學生在閱讀中獲得的收穫和存在的問題,需要歸納,需要指導,需要解決問題的策略,需要後續跟進,發現出解決問題提高閱讀能力的最佳方案。這些實踐和理論總結與探索,已經夠寫出一本書了,還需要抄襲別人的成果嗎?

閱讀讀本彙編,文獻來自於世界各地,上至遠古,下至當今,既然是彙編,編者是一群人。

課題組成員人人有責,人人有成果,論功行賞,論功排名。公平對待,公正辦事,實事求是,科學態度,尊重事實。這樣的精神狀態和研究環境中寫出的論文,才是熠熠生輝的科學論文,可讀性強,有收藏的價值。

走出

經歷了上述實踐過程的課題研究,研究組的成員,人人有收穫,個個長能力。這樣的課題研究,才是魅力研究,坐實成果,取得的成果才充滿了能量,具備了雄厚的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