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史上最長寒假進行到第40+天,最先崩潰的就是家有小睡渣的老母親們。


早上叫不醒,晚上睡不著,午覺更是想都別想,從早到晚拆家十幾小時不帶停的。


可能因為運動量太少或大腦太興奮,連消失了好幾年的頻繁夜醒都回來了,剁的老母親們的睡眠啊,跟餃子餡兒似的!


痛定思痛的我們也意識到,無論學校什麼時候開學,拯救渣睡眠這件大事兒可不能再等了。


不僅為了重新擁有晚9點半之後的快樂時光,更是為了抓住春季生長高峰期,讓孩子蹭蹭蹭長個兒啊!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本來挺好的睡眠,卻被我給帶偏了”


放假之前,我家孩子可是幼兒園裡“早七晚八+午睡倆小時”的天使寶寶,作息健康得很。


抓住假期難得睡幾天懶覺的我,面對早上7點就爬起來找媽媽的孩子,當然是不為所動!


沒想到他在枕頭邊玩著玩著竟然又睡著了,漸漸地,也開始跟著媽媽越起越晚。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起床晚,早飯午飯自然都跟著推後,等午覺睡醒天都黑了,晚上怎麼可能還睡得著……


於是,一個早鳥型寶寶,成功被我帶成了夜貓


本想著晚就晚點吧,大過年的當然開心最重要,等到新學期自然有老師管他睡覺。


可沒想到,假期延長再延長,直到現在開學依然遙遙無期,聽說不少媽媽已經決定跳過這學期,直接讓孩子9月入學,這下我真的慌了。


都說21天就能養成一個習慣,再不趕緊改,這晚睡晚起的壞習慣恐怕就要深入骨髓了呀!


“ 小小一個午睡,折騰得全家雞犬不寧 ”


特別想知道,一家老小熱熱鬧鬧困在家裡的日子,你家孩子還午睡嗎?反正,我家是早就沒了。


即使中午全家集體靜音,在孩子心裡,外面的誘惑也實在太多。


第N+1次哄睡失敗,筋疲力盡的我跟著精神抖擻的兒子從臥室出來後,我決定取消午睡,用一整天不間斷的全程陪玩,換取晚8點後的自由時光,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但是,孩子不睡午覺,對老人來說可是大事!下午但凡有一點點情緒不穩定,就是沒睡午覺的鍋!


哭著鬧著要看電視——鬧瞌睡呢

要吃零食——鬧瞌睡呢

想出去玩——鬧瞌睡呢

……


即使我搬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SF)的權威理論,試圖卸下他們的心理負擔,依然一點用都沒!


“一半的孩子在4歲時就不需要午睡了,而到5歲左右,有70%的孩子都不需要午睡”

——NSF


所幸最後在長期實戰中摸索出了一種平衡,才避免了之後的家庭大戰


早上起得早就午睡,起的晚就把午睡取消,就算睡也不能超過下午3點,要首先保證晚上按時上床,總之,睡眠總量大概一致就行。


“二胎家庭同輩效應?也可能是雙倍的難 ”


“同輩效應”是我最近學到的一個新詞,大概意思就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影響力並沒有想象中的大,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是孩子的同輩群體。


說人話就是,二胎家庭裡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無論哪個說話都比爸媽好使。


聽說不少育兒博主利用這招都省了不少心:老大不願意睡覺,但只要老二爬上了床,老大立馬自己湊過來,老二不愛吃蔬菜,只要老大說好吃,立馬跟著狼吞虎嚥。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可到了我家,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倆人總能讓事情朝我不願意看到的方向發展。


不知道有多少次,本來快睡著的弟弟,一聽到姐姐的聲音,立馬精神抖擻地爬起來一起玩,好不容易養成了固定作息的老二,分分鐘被姐姐帶成了睡渣!


要想安生會兒,必須和老公各帶一個,讓他倆暫時隔離……


“為了哄孩子睡覺,我用盡九牛二虎之力 ”


白噪音、深蹲、噓拍法、抱起放下、引入安撫物……相信家有睡渣寶寶的媽媽們,對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詞語都不陌生,這裡面,可都是我們一步步走來的血淚。


終於熬到孩子大了開始自主入睡,自由的時光還沒享受幾天,竟又在這個假期一夜回到解放前,每天睡前起碼折騰2小時!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於是開始重新翻遍全網,尋找適合大寶寶的哄睡良方。


最先嚐試的就是講故事,可無論給他講多麼平靜的故事,情節都能被髮散到九霄雲外,反正電視劇裡那些聽著故事睡著的場景,我是從來沒有見過。


看到朋友圈裡的“眼罩哄睡法”好像很有效,興致勃勃地趕緊給女兒戴上,結果不超過3秒一定被他拽掉,連個拍照留念的機會都不給!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後來轉變思路,想著只要讓他安安靜靜地躺著就行,於是,遊戲“天黑請閉眼”成功上線。


每次一說天黑,女兒閉個眼睛恨不得把五官都擠在一起,中間偷偷摸摸睜眼看,發現我剛好在看她,簡直比玩捉迷藏被抓住還要興奮.


對於我家這位自嗨型選手來說,遊戲這招還是算了吧……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但這招在綜藝裡看起來很好用的樣子

有需要的媽媽可以試試


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沒啥別的辦法,就靠熬,躺在旁邊裝睡,任她怎麼翻來滾去說說唱唱,都視而不見,看誰能熬得過誰。


最令人崩潰的是,有時候硬生生熬了倆小時,以為終於睡著了,悄悄跑到客廳剛打開電視,發現旁邊站著個小人兒笑眯眯看著你說:媽媽,我要看佩琦。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聽說孩子不願意睡覺是因為還沒玩夠,不肯結束這一天,只要讓他對明天充滿期待就行了。


於是跟滿床翻滾的女兒說,等到睡醒之後,就會帶她出去玩,這招對於憋了一個月的孩子來說,真有奇效,10分鐘不到,我就看到了一張可愛的睡顏!


可是萬萬沒想到,凌晨5點閨女就精神抖擻地爬起來,哭著喊著說睡醒了非要出去玩,為了做個言而有信的媽媽,還能怎麼辦,走唄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凌晨5點的小區裡,一個人都沒


雖說入睡問題解決了,早起的煩惱又跟著來了,顯然也不是長久之計,我們這屆睡渣老母親,真的是太太太難了!


“科學方法+實踐經驗,齊力拯救睡渣”


要解決孩子的睡眠問題,只有找準原因對症下藥,才能真正有效!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孩子們扎堆兒作息混亂的元兇,大多還是運動量不足,以及被大人們的壞習慣帶歪了等等。


所以,針對以上最突出的兩點作出改善,就能拯救大部分寶寶的睡眠


1、制定規律的作息時間表,並且務必要全家一起執行!


定時定點睡覺非常重要,人體是有記憶的,經過訓練,孩子的生物鐘每天到了固定時間就會告訴身體:該睡覺了。


如果不知道什麼樣的作息才是科學合理的,參考孩子在幼兒園時的標準就行,基本不會出錯。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在制定時間表的過程中,記得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睡覺時長和孩子的年齡大概保持一致就行,但要注意別讓孩子午睡時間太晚太長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2-8歲兒童睡眠時長表

(來源:www.babycenter.com)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時間表一定要全家一起執行!


一起起床一起吃飯比較好辦,一起按時睡覺顯然不太現實,但是依然建議到了睡覺時間先讓家庭成員都停止活動,營造出一起睡覺的氛圍,等到孩子睡了,再開始忙自己的事情。


畢竟,老母親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啊~


2、想盡辦法增加孩子的運動量,充分耗電


即使不能出門,在家裡也有很多輕量級的運動可以跟孩子一起來做。


雖然疫情還沒有到可以鬆懈的時候,但是隨著大部分企業的復產復工,讓孩子戴好口罩下樓玩會兒應該沒有太大問題。


跳繩、騎車、打球……只要運動量足夠,孩子想玩什麼都行,但是要注意錯峰出行,避開人群哦~


就連公司裡因為睡覺沒少捱打的小睡渣噹噹,最近也因為恢復了戶外時間,睡眠得到了不少改善!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3、孩子睡著後環境應繼續保持黑暗安靜


有研究證明,睡眠時燈光和聲響都有可能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孩子的發育。


因此,在他們睡著以後,也要儘量保持臥室黑暗和安靜,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關於孩子睡眠的科學方法,相信大家都已經聽過不少,除了以上這些,還有睡前不要進食、避免情緒波動、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固定入睡流程,到利用繪本培養早睡意識等等,都有一定效果。


關鍵點就在於,要堅持做到哦!


睡渣寶媽崩潰:睡前故事講出滿嘴泡?凌晨5點下樓玩?附拯救絕招


其實比起孩子,不少成人的睡眠問題可能更嚴重,與其求助褪黑素、蒸汽眼罩、香薰精油等等功效虛無縹緲的東西,還不如跟孩子一起好好運動,固定作息來得靠譜!


另外,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雖然每個年齡段都有推薦的科學睡眠總量,但總有一些孩子天生就與眾不同。


如果經過了重重努力,孩子依然晚睡又早起,建議媽媽們也不要強求,畢竟等孩子大了就會發現,吃飯和睡覺兩座大山,遇到學習都變成小兒科了……


最後,很想問問大家,假期進行到現在,你家孩子遇到睡眠困難了嗎?你是怎麼幫他改善的呢?熱烈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給更多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