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分娩前在忙什麼?

請叫我小小梁先生


看得出來,問這個問題的應該是一位好奇心非常強的媽媽,分娩前的這一段時間對於孕媽媽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難熬的時刻,孕媽媽們會經歷著一輩子可能都沒有體會過的極致的疼痛,有的生完孩子的寶媽說自己在分娩前等待開指的時候有最痛的幾十秒幾乎都意識渙散了,但在媽媽獨自承受著此生最難承受的疼痛的時候,其實寶寶也不是在閒著的。

胎兒分娩前在忙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母子連心”,在分娩前其實也是一樣的,媽媽為了能夠生出自己的寶貝而努力承受著疼痛,哪怕這疼痛讓孕媽媽們感到精疲力盡,但為了能夠見到自己的寶貝,媽媽們還在努力堅持著一次又一次摧毀人意志的疼痛,慢慢的,疼痛的頻率增多了,宮縮有原來的15分鐘一次變成了5分鐘一次,準媽媽們正式要奔赴戰場啦!

而胎寶寶呢?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也會感應到自己就要和媽媽見面了,雖然他/她也想不管不顧的一股腦兒的衝出去,好讓自己的親愛的媽媽少受一些罪,但又怕會給最親愛的媽媽帶來更大的傷害,於是胎寶寶只好配合著媽媽的宮縮,努力的把自己的小身子縮成一小團,試著從媽媽的骨盆入口通過,哦!好像有點困難,這該怎麼辦?

聰明的胎寶寶更加努力地蜷縮自己的身體,他/她會把自己的胳膊抱在胸前,雙腿蜷縮,收緊下巴,然後旋轉著身體,讓自己找到一個合適的角度通過媽媽的骨盆入口,隨後像一個披荊斬棘的勇士一樣,不斷的調整著姿勢,利用媽媽宮縮的力量把自己艱難的移動到媽媽恥骨的位置,從恥骨的間隙中奮力的擠出來,“看見寶寶的頭髮啦!”這個時候胎寶寶還會再做一次努力,他/她原本收緊的下巴開始慢慢的仰起,幫助自己把腦袋露出來,伴隨著媽媽的用力,胎寶寶的一個肩膀出來了,緊接著是另一個肩膀,然後一股溫熱的液體流出來,幾乎是瞬間的功夫,那難以忍受的疼痛消失,肚子也輕鬆起來,那種舒暢的感覺會讓人感覺自己剛才是不是做了一個夢。

直到身體傳來被什麼東西壓著的感覺,那個粉色的軟軟的小嬰兒趴在自己的身上,雖然他/她有那麼一點點的醜,但是,他/她真的很可愛啊!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沐依蘿


在分娩前很多的胎兒是剛剛入盆,不同的孕媽有不同的感受,而且第一胎和第二胎的感受差距特別大,我記得在第一胎的時候36周就開始入盆了,在分娩的時候就是感覺寶寶在子宮小鹿亂撞一樣,但是二胎的時候,是變入盆變開始宮縮的,感覺還是有很多的的快點,下腹墜脹和子宮收縮的疼痛是一起來的,感覺特別的酸爽。


分娩前的胎兒動態

在分娩前,因為宮口還沒有開,那麼胎兒想出來,它就需要要撞開宮頸口這個大門才可以,所以胎兒利用胎頭,不斷對宮頸口撞擊,這樣就可以觸發子宮收縮,達到加速開宮口的效果,所以臨產前,胎兒並不是還是有好動的。

上面是正常的狀態,但是有些胎兒在宮縮之後,還是很安靜,就在宮頸口觀望,很多孕媽最後都只好投降或者剖腹產,宮口開得太困難,就採取必要措施,不然胎兒在子宮裡面太久,容易發生事故,特別是羊水流失比較快的情況下,所以開宮口,及時跟醫生反饋情況。


陀螺轉身

胎兒不僅僅要經過骨盆,還要經過產道才能見到人世間,那麼胎兒要經過骨盆,恥骨內徑需要比較大,不然經過不了,所以胎兒的頭部會被相對擠壓、變形,而經過產道的話,也需要胎兒不斷的變化自己的一個體位,而這一切的變化,都是生存的逼迫,胎兒想快點出來,只能不斷尋找出路,因為產道不是直直的,它是有一點彎曲,所以胎兒需要自己去適應和適性,孕媽那麼用力生寶寶,這是一個外力的作用,推著寶寶出來,但是寶寶同樣也在努力擠出來。

上面講的是胎位正的,而如果胎位不正,怎麼辦,在古代的時候,有倒轉術,就是在分娩前把胎位轉過來,然後給寶寶的胎位是正的,但是這樣的結果也是比較危險,臍帶脫垂、胎盤早剝都直接影響到胎兒的氧氣提供。


但是現在面臨橫位和臀位,醫生不建議孕媽試產,還是選擇剖腹產比較穩妥,風險比較低,特別是臀位,腳先出來,萬一最後卡住的是頭,那不是特別的危險,而且還會耽誤產程,最後還得轉入剖腹產,經過兩次痛苦,主要是胎兒的危險係數更加高。

剖腹產的出現,自然有它出現的理由,以前沒有剖腹產,高齡產婦、有先天性疾病、子宮畸形、突發狀況、胎位不正、胎兒巨大,骨盆過小,都直接影響到難產,所以古代才有“生孩子去鬼門關溜一圈”。


分娩我們不能把希望放在胎兒身上,孕媽要把自己做好的事都做好,比如產前的檢查,分娩前要做一次胎心監護,這是保證胎兒的心率是否在120-160次/分,如果胎心監護不過,可能需要啟動剖腹產,胎兒在最後關鍵時刻缺氧,是比較嚴重的事,所以產檢之前做好檢查。

同樣孕媽在分娩前,不能為了開宮口盲目用力,不然宮口全開了,就沒有力氣了,進入了疲勞期,就像運動員突然爆發,身體透支,再用力就是抽筋,同樣孕媽也是一樣,宮口在把握好節奏,如果太艱難,可以上無痛,價格1000塊左右,不僅僅緩解痛苦,還可以縮短產程,為第二產程做好準備。


藝跡育兒


我的寶寶在分娩前在忙著從我的肚子裡面鑽出來,這是我分明可以感受到的。可別小看寶寶的力量,我可是被寶寶折騰的盆骨外的肌肉酸脹的厲害了,那感覺可真不好受!

好奇:分娩前寶寶在忙些什麼呢?

生孩子辛苦的可不只是產婦,其實,寶寶也是很辛苦的,這一點常常被大家忽視了。做了媽媽的你是否還記得寶寶出生之後往往都是睡了一個很長的覺呢?我的寶寶就是這樣的。寶寶出生清洗乾淨後被抱給我餵了母乳,隨後他就開始睡覺了,一直睡了五個多小時了,還在深睡,由於醫生跟我說過最好兩個小時喂一次母乳,不超過三小時,這樣有利於產奶。於是,聽話的我把寶寶弄醒吃奶,這一弄就弄出麻煩了,孩子開始大哭,媽媽抱著吃奶也沒法安撫好他,整整哭了好幾個小時,怎麼哄都不行,沒辦法,只能抱著孩子邊走邊哄睡了。從此,抱睡就成了寶寶的標配,還必須抱著走動,悲慘的抱睡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天就形成了。

後悔不已,那麼累的寶寶我是何苦要打擾他美美的睡眠呢。

那麼,分娩前寶寶在忙些什麼呢?

01 發出信號。告訴媽媽寶寶要出生了,這時候寶寶的身體會主動分泌一種激素,讓媽媽的身體出現見紅和羊水流出的現象,這就是在給媽媽發出“我要出來了”的信號。

02 調整自己在媽媽子宮裡面的體位。胎兒的頭部開始向下,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孕婦在孕9個月的時候胎位不正,而在孩子快出生的時候胎位又迴歸正常了,甚至有些是臨產前胎位才回正的。很多主張正常順產的國家,只是在臨產前才監測胎兒的胎位,並不會在孕後期做B超查看胎位是否正常。

03 慢慢下移。通俗來講,就是“先候著等待”,下移到宮頸口開始等候著出生。這時候媽媽的骨盆處會有明顯的脹痛感,我就是在這個階段感受到寶寶在我肚子裡面的力量的。不詳細描述這個階段的經過和感受了,回憶著都感覺痛,不敢細細回想了。

04 最後一步就是用力衝出子宮了。寶寶在從宮頸出來的過程中也是有技巧的,他會成螺旋式轉動鑽出,在寶寶用力鑽的過程中宮口就慢慢打開了,最後開到十指,不過,國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等到產婦宮口自然開到十指,而是在開五指之後就給側切了。

生孩子的過程是寶寶、媽媽和醫生通力合作的過程,媽媽辛苦,寶寶也辛苦。

家有一個非常磨人的“永動機”男寶,月子裡就不愛睡覺,是一個高需求難養寶寶,“久病成良醫”,我被訓練成了育兒達人,再加上自己本身是一名營養師、培訓師,而且專注於研究各種科學育兒的知識,現在我是集育兒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的全職媽媽,歡迎關注,一起進步吧!

安然成長


忙著迫切的要與這世界見面,我還記得要生前一兩天肚子有些痠痛,我還照常去買菜,第三天就疼的不想出去了,到了下午發現有褐色分泌物,俗稱粘液栓,就趕緊帶好準備的東西去醫院,到醫院辦理入院手續,開始抽血各種檢查,由於我孕期膽汁酸有點偏高,醫生說要催產的,我聽說催產是特別特別痛的,以至於我開三指了還在以為沒開指,晚上怎麼也無法睡著,去產房做胎監護士看了胎監給查宮口才知道開三指了,叫回病房拿好東西進產房待產,拿完後就進產後了,中間寶寶還轉了胎位,護士要我趴著矯正胎位,天啊,那半個小時簡直晴天霹靂疼,人家說內檢疼,我感覺內檢還能緩解疼痛一樣。期間有好幾個很快生完出去的,我記得我上產床生完後有一個進來20分鐘就生完的,聽說是二胎了,比較容易生,我這初產婦簡直了,各種用力,我一直用力,助產士在旁邊說對對,這樣就對了,我感覺不可能生下來一樣,最後值班醫生進來,他們準備手術刀,止血鉗,鑷子,被側切了,胎兒寶寶終於出來了,助產士說還好你小孩不大,不然你骨盆條件不好很難生了,接著胎盤出來了,開始縫針,有打麻藥。總之胎兒出生前。跟著媽媽一起努力了,哈哈,這會兒臭小子在我旁邊玩牙膠呢





專的生活錄


胎兒在分娩之前,要忙的事情可就多了。簡單歸納如下:

■1、儲備脂肪

胎兒分娩之前要從母體儲備大量的脂肪,寶寶出生後脂肪重量佔到體重的25%左右,所以新生兒天生自帶“嬰兒肥”。這些脂肪主要在懷孕後期也就是分娩之前要完成儲備,為胎兒出生後體溫調節起重要作用。

另外,胎兒做充足的脂肪儲備,還是為了預防產後營養不足。當新生兒產後營養不足時,寶寶就要動用這些脂肪儲備。因此新生兒出生之後自帶“三天口糧”是有科學依據的。

但是胎兒儲備脂肪是一回事,早點吸吮母乳是另一回事。要知道寶寶出生9個月之前,一直在儲備脂肪,這些脂肪儲備為寶寶抵禦產後感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新生兒臍帶結紮30分鐘之後,要及時哺乳一直都是正確的。

■2、胎兒分娩之前還要儲備充足的鈣、鐵、蛋白質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懷孕7個月之後胎兒生長髮育明顯加快,懷孕7~9個月是胎兒猛長期。這時候孕婦每天要補充1200mg的鈣,還要每天補充30mg鐵元素,以預防胎兒出現缺鐵性貧血。

整個孕期孕媽咪要補充大約1000mg的鐵,其中胎兒的需求量就佔到一半。寶寶分娩之前需要儲備400~500mg的鐵元素,而且這點量只能夠維持到寶寶出生後的4~6個月。所以到寶寶4~6個月時,媽媽一定要記得給寶寶加強化鐵輔食哦。比如說高鐵米粉,肝泥肉泥魚肉泥等等。

其它的營養儲備還有很多。比如說鈣,寶寶出生後可以通過母乳或奶粉來獲得。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哈。

■3、胎兒入盆

懷孕36周前後,胎兒一般就要入盆。入盆就代表寶寶為出生做好準備。胎兒入盆之後,孕媽會有宮底下降,腹部下墜感,尿頻尿急症狀加重,呼吸順暢、食慾增加等等這些表現。

■4、胎兒大腦分泌催產素

催產素,可不完全是孕媽咪一個人分泌的哦!當胎兒足月時,寶寶的就會主動分泌催產素並作用於母體,這一點通過測定胎兒臍帶動靜脈血可以被觀察到。

當然啦,正是胎兒發出通關信息被孕媽媽感知到,然後孕媽咪也會分泌催產素以促進子宮收縮、腹肌和膈肌收縮,以及孕媽的肛提肌收縮,這些宮縮力共同形成分娩時的產力,以方便寶寶順利通過曲折的產道,這樣寶寶就分娩啦!

■5、寶寶在產道內轉體翻身

胎兒在分娩之前就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視力,但是產道內是黑暗而曲折的,胎兒其實在通過產道時什麼也看不見,那麼寶寶是如何通過產道順利分娩的呢?

其實,這與胎兒的本體覺或者運動覺發育有關。懷孕16周開始,大多數的孕媽媽都能感覺到胎兒的活動。寶寶的活動刺激子宮壁被孕媽感覺到這就是胎動,比如說胎兒跳躍或翻滾、拳打腳踢等等。

胎兒正是通過這些胎動,來訓練和培養自己的本體覺。這些本體覺能幫助寶寶即使什麼也看不見,也能通過轉體、旋轉、翻身等一系列動作順利地通過產道。所以說我們的胎寶寶真的好棒哦!

以上這些冷知識孕媽是否get到了呢?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給我留言哦。祝你順產,母子平安!加油加油!!!



爸爸不講理


不管你信不信,胎兒在分娩前都是在跟寶寶一起努力,幫助媽媽加快產程,為相見做準備。

胎兒分娩前在忙什麼?

在我第一次生寶寶的時候,胎心有些不穩,我當時很害怕,生怕寶寶會有問題,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就一直默唸:“寶寶,加油!”幾十分鐘後,大寶出生了,當時臍帶繞頸三週。

1、分泌乳化酶

在馬上要臨產的時候,孕媽的身體會分泌一種物質,叫做乳化酶,它不僅可以幫助潤滑產道,而且也是即將分娩的徵兆。當乳化酶的分泌,到達一定程度(羊膜囊破裂),也就要開始有臨產徵兆了,比如宮縮、見紅。

2、下降到宮頸口

在宮縮來臨的時候,寶寶已經知道自己要出生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做好準備,不停的挪動身體,想辦法讓自己的腦袋靠近宮頸口處,蜷縮著身體,讓自己更快通過產道,減輕媽媽的痛苦。

3、調整姿勢

在胎兒下降的過程中,他在不斷調整姿勢,努力想要更快通過,調整姿勢的過程中,如果比較順利,也就能轉成頭位,但如果沒有做好準備,那麼夜就是臀位了,可能就很難分娩,或者需要剖宮產。

4、衝撞宮頸口

胎兒在分娩前,會一直用自己的頭部,衝撞宮頸口,直到宮口完全打開。強烈的宮縮會讓產道產生力量,推著胎兒往外走,胎兒順勢利用自身的優勢(小巧),往前努力的鑽,直到看到光明,和媽媽第一次見面。

總之,在媽媽為分娩做準備的時候,胎兒也很忙的,他也在為即將到來的見面,而努力這,甚至比媽媽還要努力呢!是不是很暖心?

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高級育嬰師,一位兒童心理學專業的二胎媽媽,專注孕期、育兒、早教、餵養與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其實準媽媽在分娩的時候,胎寶寶也不會閒著,母子連心,胎寶寶也會努力得配合著準媽媽一起使勁。

胎寶寶在分娩前忙什麼呢


  1. 忙著將頭向下靠近宮頸口:在準媽媽開宮口的時候,胎寶寶也會使勁向下,收緊下巴,全身使勁,並不斷轉動自己的身體來測試準媽媽的骨盆能不能容自己通過。
  2. 蜷縮身體緩解準媽媽的壓力:由於產道比較狹窄,為了順利通過,胎寶寶只能蜷曲自己的身體,雙臂抱於胸前,雙腿併攏收縮,做好準備等待和準媽媽一起用勁娩出體位。

我生過兩個寶寶,在分娩之前可以感覺到寶寶的胎動多在肋骨下面一點,好像是寶寶在踢我肚子,然後用力向下。在分娩的前一刻,我還能感覺到寶寶似乎很用力得往外頂。然後一瞬間寶寶就“湧”出來了,接著我就感覺肚子一下子就變得空空的了。

總之,胎寶寶在分娩之前一定要積極配合準媽媽,當然,這也是對胎寶寶的一次鍛鍊,經過陰道的擠壓,胎寶寶會變得更加健康。


學而時習之育兒


一說到分娩,沒有經歷過的媽媽並不能夠體會那種滋味。對於媽媽來說,分娩是一個大難關,在分娩的時候,不僅是媽媽一個人在戰鬥,胎寶寶也會努力配合媽媽一起度過難關。

胎寶寶在分娩前在忙什麼?

1、入盆

臨近預產期,胎兒手腳蜷縮,努力把姿勢調整成頭朝下,慢慢下降,一點點入盆。

2、靠近宮頸口

臨產時,準媽媽宮縮加劇,疼得準媽媽在床上翻來覆去,還發出輕微的呻吟。此時胎寶寶也在努力找出口,陣陣宮縮把胎兒往下推,看到宮頸口時,胎寶寶會收緊下巴,使勁轉動身體,成功頂住入口,然後繼續通往狹窄的產道。

3、不斷旋轉離開產道

當媽媽宮口全開時,胎寶寶不斷調整自己的姿勢,再次旋轉自己的身體,努力將腦袋從恥骨擠出,這時助產士會告訴媽媽,看到寶寶的頭了。接著胎寶寶又轉身,同時收緊下巴,慢慢仰起頭,配合著宮縮一點點往外挪,準備離開子宮。

胎寶寶會再扭一扭身體,頭部再次轉向側面,將小肩膀擠出,再慢慢地露出另一個小肩膀,隨後寶寶的身體伴著溫暖的羊水滑了出來。

曾經的理科女文青,現在是兩個男孩的媽媽,堅持一手寫作,一手生活,專注孕嬰育兒知識分享,歡迎大家關注頭條號@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謝謝!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相比較於孕媽那走樣的體型和身體的各種不適,胎寶寶藏在孕媽的肚子裡顯得很神秘。雖然有時候孕媽能明顯感受到他的活動,甚至在隆起的肚皮上看到他各種活動痕跡,有時候我們也藉助現代的醫療器械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然而對於胎兒的活動我們還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在臨產前,胎兒在幹什麼?他是否對知道自己即將要搬家並做好準備,還是對面臨的出生一無所知,一切隨意?

在分娩前,胎寶寶忙著儲存脂肪和糖原,為適應外界環境做準備。和準媽媽溫暖的子宮環境相比,由臍帶供著豐富的營養,由羊水,子宮保護著,室內恆溫37度,過著風不吹雨不淋的安逸日子,外界環境真是糟糕透了。溫度要低很多,而且經常變化,營養的攝取需要自己去吃奶,而能不能吃上奶還需要別人喂,所以胎寶寶在決定自己要出生以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儲存糖原,出生後及時沒有及時吃上奶,還有力氣去哭幾嗓子,告訴媽媽餓了。所以以前老人說,新生的孩子自帶三天的口糧。胎寶寶從7月的時候就開始儲存脂肪,不但使自己美觀起來,主要是在出生後要保持體溫恆定,做好能源儲備。

在分娩前,胎寶寶調整好姿勢,保證以最佳的姿勢入盆,出生。一般在孕32周之前,胎兒的姿勢是不固定的。這是因為這時候胎兒的個頭還不夠大,活動比較方便。等到孕32周後,許多胎寶寶在活動受限的情況下,提前做好了出生的準備,保持著頭下臀上的姿勢,直到出生。也有的很固執,遲遲不願意改變姿勢,那就需要醫生和媽媽通過做操一類的來改變這些執拗的小傢伙的姿勢,最常見的調整有胸膝臥位法。也有的遲遲不入盆,卻往往是邊入盆邊生產,一口氣操作下來,最常見的就是二胎的生產的時候。當然,入盆以後什麼時候開始生產,這個並不固定,需要胎兒和準媽媽之間的協調和溝通,即使準媽媽毫無意識這種溝通。

在分娩前,他的內臟器官還繼續發育,尤其是肺部器官。肺部器官的成熟標誌著胎兒具備體外生存能力。同時也是肺部器官的發育成熟促使了分娩的開始。對於肺部的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胎寶寶出生後首要保證的就是正常的自主呼吸。早產的胎兒為什麼護理那麼困難,主要就是不能自主呼吸。正常出生的寶寶都會被醫生倒立的托起,幫助他清理掉鼻子裡的液體,促使他大哭,開始呼吸,如果他不哭,醫生就會打他的腳掌,直到打哭他。就是為了促使他自主呼吸。當胎兒肺部成熟以後,會分泌一種激素通知到媽媽,促使媽媽的腦垂體分泌催產素,開始分娩。催產素有倆種功效,一種是宮縮,是胎兒出生的動力,另一個就是軟化宮頸,使宮頸的肌肉放鬆,結締組織溶解,促使宮頸開口。為胎寶寶打開出生之門。

在分娩過程中,在母體肌肉的擠壓下,胎寶寶趁機鍛鍊了肺部,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母體的免疫球蛋白類物質,使之出生後可以自主呼吸,免疫力強。在分娩時候,隨著子宮的收縮,寶寶的胸廓也收到了有規律的收縮。他的肺部迅速產生一種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使肺部容易擴張。同時胎寶寶受到產道擠壓,呼吸道了黏液就被擠壓出來,從而出生後可以自主呼吸。另外在產出的過程中,胎寶寶從母體中獲得了免疫球蛋白,身體的抵抗力加強,不容易患病。這就是為什麼自然出生的寶寶比剖腹產出生的寶寶身體要好照顧的原因。


達令育兒


俗話說: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在分娩的時候,不是媽媽一個人在努力,還需要胎兒的密切配合,母子同心,才能保證分娩的順利。

胎寶寶在分娩前在忙什麼呢?

1、增加自己的保溫能力

在出生之前,胎兒的皮下脂肪還會繼續增厚,為他出生以後能迅速適應較冷的環境做準備。在羊水的包裹下宮內溫度是40度左右,出生後要適應20幾度的環境,確實是巨大的考驗

2、獲取足夠的抵抗力

要趕在出生之前從母體吸收足夠的抗體,獲取免疫力,防止出生後感冒生病。6個月內的寶寶很少生病,除了和純母乳餵養有關係外,和從母體中帶來的抗體抹不開的關係。

3、儲備足夠的鈣質

寶寶出生後要在體內儲備30g鈣質,用於骨骼和牙齒的發育。最主要就在孕晚期儲備,每天要沉積330mg才可以滿足需求。

4、調整姿勢入盆

胎兒在出生前會發生一系列運動,有的媽媽會感覺忽然胎動頻繁了,這是因為胎兒在調整姿勢入盆。要保持頭部向下、身體蜷縮的狀態扎入骨盆腔中,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胎兒要經過一番努力奮鬥。

5、向媽媽發出信號

胎兒的肺部成熟後,就可以出生了。這時候,會分泌激素告訴媽媽,媽媽的大腦接收到這個信號,會分泌催產素,促使宮縮,從而開始分娩的過程。

6、旋轉通過產道

胎兒在分娩過程中,胎兒的頭骨發生變形以適應產道尺寸,不斷旋轉頭部和身體方便自己通過長長的桶形產道,在宮縮的推進下,胎兒才能慢慢地娩出。

總之,胎兒自己的努力也是順利分娩的主要因素,他乾的事情還真不少呢!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