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相漲價、課程超時、違規收費……疫情之下網課亂象頻生

居家上學進入第四周,各類社會機構的春季網課也已運行了一週多的時間。

变相涨价、课程超时、违规收费……疫情之下网课乱象频生

在各大平臺紛紛從線下轉戰線上的過程中,許多家長髮現擺在面前的是一場不等價交換。而洶湧襲來的海量網課中,也有一些違規苗頭正趁亂滋長。

变相涨价、课程超时、违规收费……疫情之下网课乱象频生

強行轉到線上 無視其中差價

“原來報的線下課不僅不打招呼就全都轉線上,而且一節線下課只能兌換一節線上課,這就是變相漲價啊!”家住海淀區的陳瑩最近被孩子所在的菲爾德國際少兒英語金源中心校區氣得不輕。

班級群裡,陳瑩看到班主任在通知的時候,把這種改變的原因歸結為“保證孩子們英語學習的連續性和安全性”,群裡的家長當時就“炸”了。

“為了讓孩子儘可能晚點接觸電子產品,我們一家線上課程都沒有報過,你現在隨便給我們改線上……”

“市面上的英語線上課程,比我們線下課的收費可是低很多的,直接兌換可不合適……”

事實上,疫情期間直接把線下課程轉成線上課程的遠不止這一家機構。記者在調查中瞭解到,勵步英語、英孚教育等大多數機構在告知授課形式改變時,並未提供任何增加課時或減免費用的選擇。

機構的這些做法讓很多家長非常不滿,同樣給孩子報了英語課的王婧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此前所報的線下英語課為例,一學年總共將近100節課,費用兩萬五千多,每節課50分鐘左右,核算下來,線下英語課每分鐘的費用在5元到6元之間。而線上英語課,即便相對較好的機構,每分鐘的費用也就是3元到4元之間。“這明顯是不等價交換,更何況很多線下機構之前根本沒有線上教育經驗,授課質量也無從保證。”

針對家長的質疑,菲爾德國際少兒英語遲遲未做出回應。記者又先後撥打勵步英語和英孚教育等機構的客服電話,瞭解有關情況。其中,英孚教育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的權限只是記錄,可以向上反映,但是不能給出任何答覆。而勵步英語的工作人員解釋說,因為疫情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怕耽誤孩子的課程,才改為線上授課。轉為線上授課之前也曾經請孩子試聽,反饋還不錯,之後決定改變授課形式。“價格確實沒有變化,但是我們增加了線上增值服務,比如提供了很多原版閱讀和視頻資源,也增加課後一對一的教學點評服務。”

超時現象普遍 違規收費仍存

“再這樣上課,一開學又該去換眼鏡了!”看到兒子每天長達數小時守在電腦前上網課,趙潔著實擔心他的視力。

教育部等六部門去年7月印發的《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中明確規定,線上培訓應當根據學生年齡、年級合理設置課程培訓時長,每節課持續時間不得超過40分鐘,課程間隔不少於10分鐘,但趙潔發現,一些平臺推出的課程時長還是會超標,“有的一節課45分鐘,還有的一節課居然長達120分鐘,再加上疫情期間孩子需要同時上多門課程,眼睛實在吃不消。”

記者瞭解到,課程時長超標的情況並非個例。在學而思網校推出的初中數學專題課中,每節課的時長均為120分鐘。在諮詢客服120分鐘的課程中間是否有休息時,對方表示中間會安排休息5到10分鐘,具體持續多長時間休息、每次休息多久,都是由老師根據課程安排來定,平臺並沒有統一規定。

此外,還有不少培訓機構未按要求做好公示。《實施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在培訓平臺和課程界面的顯著位置公示培訓人員姓名、照片和教師資格證等信息,公示外籍培訓人員的學習、工作和教學經歷。但陪著兒子上了半年斑馬英語在線課程的丁強恍然意識到,自己從未見過任何有關培訓人員的介紹,“平時用來上課的APP上壓根兒沒有公示培訓人員信息這項內容,網站上也只是在首頁強調有名校碩博領銜的教研團隊,卻找不到實際授課教師的學習、工作和教學經歷等具體信息。”

《實施意見》還規定,校外線上培訓按課時收費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按培訓週期收費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不過,徐雅還是多次遇到違規收費的情況,“課程顧問會以多報多送為誘餌,勸家長購買動輒上百課時的大課包,還有的平臺只能選擇按年來報,續費也是直接續一年。”

記者調查發現,收費時間跨度過長的情況普遍存在。以斑馬AI課平臺推出的斑馬英語為例,學員在上完20節的首月系統課以後如果想要續報,就只能選擇購買年課,並沒有時間跨度在3個月以內的系統課可供選擇。

(文中家長為化名)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宗媛媛 周明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