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做了肺部穿刺就一定是肺腫瘤或者肺癌?

葫蘆娃的弟弟葫蘆絲


康愛在線

肺癌的診斷邏輯是這樣的,對於胸部CT上發現高度懷疑是肺癌病灶的患者,肺穿刺,氣管鏡檢查如果沒有找到惡性細胞是不能隨意排除肺癌的,因為這些創傷小的有創檢查取到的標本體積也很小,有些只能抽點細胞出來,由於肺癌瘤體中也有正常的血管,結締組織以及少許的正常肺組織,如果穿刺到的部位是這些正常組織,則不能診斷,也不能排除肺癌。

有人問為什麼不能穿刺的準一些,直接扎到瘤體的腫瘤細胞中,這裡普及一下,事實上腫瘤穿刺是技術要求非常高的一項有創操作,目前有兩種方法引到穿刺,一種是胸部CT引導下穿刺,還有一種是彩超引導下穿刺,由於胸部CT更加精準,所以大部分採取胸部CT引導下肺穿刺,但即使是胸部CT穿刺,也是沒辦法區分瘤體那部分腫瘤細胞多,那部分腫瘤細胞少的,除非極大的腫瘤可以大致的判斷一下,其他只能做到能抽吸到啥就抽吸到啥了。

至於肺穿刺取得的細胞或者組織塊標本如果已經診斷了是肺癌,還有沒有可能誤診呢,這裡面有一個病理科醫生心理問題在裡面,大部分時候肺癌的診斷是比較小心和保守的,寧願不診斷不能診斷錯,所以如果他們心裡沒有把握,會在報告上寫疑肺癌這樣的字樣,但如果明明白白的寫著肺癌細胞和種類,大部分就確診無疑了,除非標本張冠李戴弄錯了,但這麼多年我還沒有碰到過。

肺癌診斷有特殊性,不取出腫瘤細胞不能確定,取細胞的方法主要靠肺穿刺和氣管鏡,萬不得已去手術去標本,如果手術取出來的標本都排除了惡性腫瘤,那基本上就沒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了。


胡洋

近些年來,肺部疾病在臨床上的發病率日益提高。對於肺部疾病的診療,人們也日益重視。有些人則會疑問,是否做了肺部穿刺後,就能夠確診為肺癌或者肺部腫瘤疾病了呢?


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需要明確的是,穿刺是通過微創來獲取機體少量的可疑組織,以進行送檢的工作。如果在檢驗的過程中,大家可以找到惡性的腫瘤細胞,那麼也就可以最終明確診斷癌症疾病的存在。當然,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加強CT高度以考慮惡性,如果取出活檢則提示炎性,那麼此時往往建議患者們再次取活檢,抑或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手術,以切除機體的可疑組織,以免漏診情況的發生。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我們首先要明確穿刺的意圖

肺癌的確診金標準就是組織病理結果,而穿刺則是通過微創來獲取少量可疑組織進行送檢,如果能找到惡性腫瘤細胞,則癌症也診斷明確,若加強CT高度考慮惡性,而取出活檢提示炎性,則還是建議再次取活檢,或直接行手術,切除可疑組織,以免漏診。。關於怎麼樣的肺部結節高度考慮肺惡性腫瘤,需要進一步穿刺或支氣管鏡檢查,筆者已經在之前的回答中詳細介紹,感興趣的好友可以去看。。

其次,我們來看看什麼是肺穿刺

它是肺活檢的一種手段,通過B超、CT引導完成,穿刺針一般小於1mm,也可以藉助特殊的設備經氣管鏡下完成。 主要用於獲得肺部腫瘤或肺結節的病理依據,從而區分良惡性。同樣,肺穿刺也可用於一些肺部瀰漫性間質病變的活檢。而穿刺結果的可靠性取決於穿刺部位和取材多少。同時也和醫生的技術、經驗、結節的部位、大小、病理醫生的水平都有關係。 穿刺並不可怕,一般都要先進行局部麻醉,然而再進行穿刺,所以,感覺疼痛的就麻醉那會疼一下,


惑許妳不懂

是不是做了肺部穿刺就一定是肺腫瘤或者肺癌?

關於肺穿刺,我有話說。


肺穿刺,是肺活檢的一種手段。主要用於獲得肺部腫瘤或肺結節的病理依據,從而區分良惡性。也可用於一些肺部瀰漫性間質病變的活檢。

肺穿刺可通過B超、CT引導完成,也可以藉助特殊的設備經氣管鏡下完成。 肺穿刺結果的可靠性取決於穿刺部位和取材多少。所以不管用什麼手段,

肺穿刺的關鍵是能否通過穿刺獲得有代表性的組織材料。穿刺結果的可靠性和醫生的技術、經驗、結節的部位、大小、病理醫生的水平都有關係。

肺穿刺的病理報告需要謹慎參考。在鑑別肺部結節的良惡性時,如果穿刺報告明確提示看到惡性腫瘤細胞,則肺癌的診斷完全確定。如果穿刺報告提示炎性細胞浸潤等良性表現,並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並不是所有的肺部結節都需要通過肺穿刺明確病理後才需要手術,大部分可疑的肺結節需要在沒有病理診斷的情況下完成手術。

肺穿刺一般安全可靠,常見的併發症是少量氣胸,並不必過於恐懼。

總體而言,肺穿刺需謹慎選擇,肺穿刺的報告也需謹慎參考。


胸外科許醫生

隨著目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的快節奏,飲食的不規律和不健康等不良習慣,造成疾病指數的逐漸增加。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12萬人,因癌症死亡超過200萬人;其中,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位居首位。

據中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新增430萬癌症病例,癌症死亡病例超過281萬,佔據全年死亡人數比例的28.82%,居於世界首位。即平均每天就有超過7500人死於癌症。在所有的癌症死亡病例中,肺癌患者死亡比例超過了35%,死亡人數達到了50多萬,平均每15個死亡者中,就有一個是肺癌患者。可以看出,肺癌仍然是非常可怕的惡魔,但是,肺癌的確診及診療方式有哪些方式呢?

我們都知道,B超、X線、CT、核磁是最常見的幾種醫學檢查手段,確實,很多時候,肺癌的初診是需要憑藉這些檢查報告的作為依據的。但是,醫學上,是不能僅憑几張影像學檢查報告就可以當機立斷,診斷為肺癌的。從診斷角度講,影像學診斷只能作為初步診斷,最終確診需要被稱為

疾病診斷“金標準”的穿刺活檢來最終定性。

那麼,進行穿刺就可以斷定是不是肺癌,為什麼很多患者還是抗拒進行支氣管穿刺活檢呢?可能患者一方面是因為懼怕手術,另一方面是擔心,進行支氣管活檢會不會扎破腫瘤、刺激腫瘤而導致轉移擴散。穿刺是否真如患者所擔心的這麼危險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證明,穿刺造成擴散轉移的風險低於千分之幾,屬於極低概率的罕見事件,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當然,這一風險確實無法降低為0,但這太正常了,因為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零風險事件。

大家之所以會認為穿刺會造成腫瘤轉移,是因為以前的防癌篩查沒那麼普及,影像檢查沒有那麼完善,對癌症的認識也不夠,很多患者確診癌症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而這個時候做穿刺很多病情都處在加速惡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錯誤地聯想為“是做穿刺導致了腫瘤轉移”。

其實,穿刺活檢並不想人們想象的那麼危險,它確實很冤枉。

既然它不危險,是不是就認為是非常安全的呢?

在最近的十年內,穿刺活檢的理念和所用的器械在發展中做了很聰明的改進。穿刺取材的裝置外面加了一個保護套,類似圓珠筆。一按開關,穿刺針就會刺到腫瘤裡面,取材結束後又會縮回到外殼中。而這個外殼不進入瘤體,這樣在穿刺針拔出的過程中,就避免了腫瘤細胞的外漏,對人體做了最大程度的保護。

退一萬步講,即便這樣的嚴密保護仍可能造成外漏,也不足以造成轉移。因為人體的血液循環中本身就有很多的腫瘤細胞,但它們會被人體的“清道夫”——免疫系統清除掉,因而並不表現為腫瘤。即便穿刺針帶出了腫瘤細胞,其量也非常之少,遠遠達不到人體正常血液循環中的數量,所以造成轉移的幾率微乎其微。

即便免疫系統沒有及時清理掉轉移的癌細胞,造成了轉移,其生長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國外曾有大量對接受過穿刺針活檢的乳腺癌患者的隨訪研究,時間最長達15年,結果發現,穿刺針活檢後2周內進行手術治療並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目前,也沒有證據證實穿刺針活檢後延期1個月內手術會對患者不利。也就是說,如果能夠在診斷後早期合理治療,如在活檢2周內進行手術切除,術後再合理地化療,腫瘤擴散轉移的風險是可以通過治療來抵消的。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kxfdt呼吸科柯大夫

國醫不只是固守望聞問切!需要不斷地創新中華醫學來滿足國民的需要!正穴堂在努力,在發展!希望你也一起努力!擁抱大自然!


用戶6312635404

當然不是了,穿刺之前只是懷疑,最後要把穿刺的組織切成薄片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才能確定是良性還是噁心,這在醫學上叫做病理切片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