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中对龚先生的太表姑奶奶一家人,大家怎么看?

爱吃甜食的谷梁季芸


大家好,我是徐州楼市频道。


《安家》是最近十分火爆的剧情,这对于房地产行业人员来说,更是必看的教材。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在《安家》的第十七集和第十八集,出现的这么一个剧情。


在《安家》的第十七集和第十八集,龚先生想把自己家里的老洋房卖掉来周转企业资金,但是几十年不联系的远方亲戚太表姑奶奶一家人突然上门来要钱。


原来太表姑奶奶几十年前走投无路,曾经被龚先生一家收留过一段时间。但是自那以后,两家人再也没有往来。可是房子卖了1.5亿,太表姑奶奶一家就动了心思了,想要分5000万。

老太太说:“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你看,几十年不往来,为了钱,立马就变成了“一家人”。


可恶吗?别以为这只是电视剧里的剧情,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在现实生活中,老太太拿走了8000万!并且被两个儿子迅速败光。


现实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这是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因为公共户口加上历来没有“租金来往”,最终成为了法理上的“既定事实”。而不像现在,产权非常清楚。


房子的归属要看产权关系,现在只有直系亲属之间才会产生财产分割的纠纷。像《安家》中的老太太这样的远亲,现在想要分得财产,很难再得到法律上的支持。


徐州楼市频道


剧里面龚家的老洋房被太表姑奶奶霸占一事,我觉得这个就是中国老一辈人传统的思想在作祟。

太表姑奶奶,最开始是寄住在龚老爷子的家中的。按说应该感谢龚老一家,可能爱于面子,龚家人能有说明财产的归属问题。而太表姑奶奶,误认为他们是一家人,应有权利处理房子。当然,还有个遗留问题,就是户口问题,在太表姑奶奶寄住时,户口是迁到龚家户口一起了。所以,太表姑奶奶更是认这个死理。虽然迁出,并且是公共户口,但是人们都有这种思想,例如:孩子成家立业了,在城里买房了,为了孩子上学方面,户口转到城市。但是呢!还是管老爸叫爸,管妈叫妈。情亲是分不开的。

但是剧中就有点扯皮了。他们并不是直系啊。支持龚家。




土豆爱西瓜


太表姑奶奶一家的表现可以说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在巨大的金钱诱惑面前,亲情、恩情、尊严都可以抛诸脑后。

想当年,龚先生的太爷爷善心收留了太表姑姑一家,让她们在老洋房旁边的违章建筑里暂住。太表姑奶奶一家子女在龚家人的帮助下也算过得生活滋润,也都买了自己的房子,但是“英明”的太表姑姑做了不迁户口的决定,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对老洋房垂涎已久,竟然从这么早就开始算计亲人的财产,罔顾亲情、恩情。

龚先生和他爷爷还是顾及这么多年的感情,好心提出和平搬出的条件,但是这些人确实人心不足蛇吞象,漫天要价,无奈之下,龚先生也只能叫来拆迁队,两家人的感情就这么一去不复返。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上到太表姑奶奶,下到两个孙子,在金钱面前,撒泼打滚耍无赖,一门心思钻钱眼里,说的话,做的事,一点做人的尊严都没有,可悲!


小老虎爱动漫


对于龚老板一家人来说,出现了讹诈钱财的事情,徐姑姑说:“不给,合法;给,合情’”

说实话,这句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可这是赤裸裸对龚老板的“道德绑架”、明目张胆的讹钱。为什么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是薄弱?当今社会常常把道德凌驾在法律之上,所以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 首先,龚老板的表姑奶奶不是龚老板的近亲,一个远房亲戚而已;其次,就因为在祖宅里住了四十多年,就倚老卖老,说龚老板没有资格和她谈。所有的这些,都在传递道德至上的处事原则,这是伪道德。


小周小


《安家》这部剧最新剧情迎来了可气的龚先生亲戚一家,其实这部剧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原型的。这套老洋房的真实故事发生于2013年,当时的挂牌价是2.2亿,电视剧里面是1.5亿。现实中就是老太太一家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还白白得罪了这么个有钱的亲戚。这里我要补充一句,现实中最后这老太太儿子在外惹事被打断腿,老太太也瘫痪在床。

人心不足蛇吞象,《安家》穷亲戚干扰卖房,龚先生为何还同意给钱?首先,龚先生一家世代经商,在上海属于有头有脸的人物,最大的弱点就是面子,而这也是远方亲戚有恃无恐的原因,俗话说的好“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远方亲戚的打算很明显,讹到了那就是巨大的收益,哪怕失败也不过是耗费点时间,至于脸面,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啦!所以最开始的和谈,以及提出的三百万、一千万,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先礼后兵,不会留人话柄!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便宜占大发了,连自己姓谁名谁都不知道了。这年头有碰瓷的,还有碰房的,典型的以怨报德,白眼狼。房子真跟他们一家人一毛钱没有关系。龚家还愿意和气生财,出资300万去解决这个事,说明人家龚家是讲究人,良善之人。龚家的治家理念是和气生财,所以龚家能数代兴隆,与人为善起了很大作用。而现在龚先生的公司面临资金紧张,更不会去破坏财气。

这其实也是有钱人的处事哲学,能用钱摆平的事情,尽量用钱摆平,除非对方狮子大张口触碰了自己的底限,那就是对方不懂事,再走一步就不能怪自己无情了。这次他们突然集体发难,很明显就是冲着钱来的,那么念在旧情上,他们也愿意分一部分给他们,不希望因为这事情彻底好在太表姑奶奶一家只为钱不为别的,而龚先生也深知非出血不可,所以宁愿破财免灾,也不愿对簿公堂。凡事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恩断义绝。


金先森VIP


太表姑奶奶一家的表现可以说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在巨大的金钱诱惑面前,亲情、恩情、尊严都可以抛诸脑后。

想当年,龚先生的太爷爷善心收留了太表姑姑一家,让她们在老洋房旁边的违章建筑里暂住。太表姑奶奶一家子女在龚家人的帮助下也算过得生活滋润,也都买了自己的房子,但是“英明”的太表姑姑做了不迁户口的决定,从这里可以看出,她对老洋房垂涎已久,竟然从这么早就开始算计亲人的财产,罔顾亲情、恩情。

龚先生和他爷爷还是顾及这么多年的感情,好心提出和平搬出的条件,但是这些人确实人心不足蛇吞象,漫天要价,无奈之下,龚先生也只能叫来拆迁队,两家人的感情就这么一去不复返。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上到太表姑奶奶,下到两个孙子,在金钱面前,撒泼打滚耍无赖,一门心思钻钱眼里,说的话,做的事,一点做人的尊严都没有,可悲!






丸子的老李头


这一家奇葩亲戚让观众们恨得牙痒痒,其中太表姑奶奶尤其招恨,你看她剧中表现:

龚先生去找太表姑奶奶谈判,她被儿孙扶着坐在藤椅上,未说话先开口笑了三声,一手摇着蒲扇,一手指着龚先生,嘴里喊着小重孙子,可话语中一丝旧情都不念。

“第一,你没有和我谈的资格;第二,你也不当这个家。”

当龚先生提出不管老洋房最后卖了多少钱,都给他们家300万聊表心意。

太表姑奶奶一听大骂:“300万,你打发要饭的呢,你看看我们,是不是缺那三百万的家?”

最后逼得龚家来硬的,这间平房其实属于违章建筑,龚先生请了一帮工人来拆除,太表姑奶奶一家不服,还打电话报警。

警察来了,龚先生提供了多项证据表明房子和他们一家没关系,太表姑奶奶发现自己不占理,拿起矿泉水就往自己头上浇,接着往地上一躺,哭天抢地。

这样一个市侩狡诈、欺软怕硬的老太太,你可能叫不出她的名字,但你一定看过她演的作品。





战神点


大家好,我是尹老二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了解很多影视领域作品,在影视领域方面,我有着丰富的经验是我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背财如山,你说她背的动吗”

《安家》播出到17集时,铺垫了这么久的神秘“老洋房”交易终于上线了。

然而,这场交易不仅让我们涨了专业知识,也见识到了人性到底有多恶!

龚先生因为公司资金周转陷入困境,不得已要将余韵路的祖宅龚家花园转卖。

这栋老洋楼原是龚先生太爷爷所建,后来产权归属于龚先生的爷爷,这一次转卖事宜,龚先生也是获得了爷爷的直接授权。

原以为这一单生意产权清晰,只需要进行前期修缮,然后就可以找买家洽谈转卖事宜了。

可谁知,半路杀出个“太表姑奶奶”一家子。

这里就牵涉出龚家花园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太表姑奶奶原本是龚家太爷爷的远房亲戚,当年丈夫病逝,留下她和两个孩子。

太爷爷见她可怜,无条件收留了太表姑奶奶,还在龚家花园院子内修建了一间平房,免费给他们住。

这一住就是40多年。

期间,龚家太爷爷因为家境本就优越,没让太表姑奶奶一家干过重活,甚至供养孩子读书

等到十几年前龚先生一家要搬出龚家花园的时候,太表姑奶奶一家才在外面买了房子。而这个买房子的钱还是找龚先生父亲借的,到如今也没提个还钱二字。

如今,听闻龚先生要转卖龚家花园,太表姑奶奶带着一家子开启了神操作——上门要钱。

而且这太表姑奶奶一家子不愧是在大富人家出来的,见过大世面。

对于龚先生在网上将龚家花园标价1.5亿,他们提出要分5000万。

太表姑奶奶的儿子说,我们要的不多。

这个要的多不多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栋房子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吗!

前面也提过,这龚家花园的产权证上写的就是龚先生的爷爷,龚先生全权代理转卖这栋老洋楼。

产权上没毛病。

而且这太表姑奶奶原本就是在龚家花园借住,只是龚先生一家人仁义,这么多年来不仅没有赶他们走,还包揽生活所需,连在上海买房子的钱还是龚先生父亲出的。

从法理上来说,这栋老洋房也轮不到这太表姑姑的远房亲戚来继承。

不念龚家往日的情分就算了,还狮子大开口要价五千万,这就有点过分了。

在他们眼中,这5000万也不多。

杰sir作为资深无产阶级,5000万没见过,但是我可以举个大家能参考的例子来感受下5000万的魅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如果按照一家四口来计算,一年的收入为11.3万元左右。

5000万大概相当于一个四口之家平均年收入的442倍。

但是太表姑奶奶一家子不一样,他们在上海坐拥着1000万的房产,下馆子一顿饭可以吃掉1000多。

这样看来,他们确实符合开得起“5000万”这个口的资格。

而龚先生一家也是知书达理的人,有着上层人士的面子,为了不让这件事闹大,给家族也给这栋老洋楼带来负面影响,龚先生在面对太表姑奶奶一家的无理取闹时,提出愿意支付300万的搬家费。

从5000万到300万,这一提议被太表姑奶奶给讽刺回去了。

她说:你看我们是不是缺那300万的家?

坦白来说,饰演太表姑奶奶的老演员苇青,演技甚是了得。

当她在剧中挤眉弄眼龇牙咧嘴,歪着脖子对龚家鄙夷再三的神情,我能感觉到从弹幕里即将溢出来的愤怒。(年轻演员们学一下吧)

这大概是继容嬷嬷以来,最让观众咬牙切齿的中老年角色。

剧中有一场龚先生初次在龚家花园找太表姑奶奶一家协商戏,太表姑奶奶的一番话,估计让多少人三观炸裂。

龚先生问她:太表姑奶奶,你们怎么来了?

太表姑奶奶说:我们怎么不能来?你听说过谁回自己家,还得跟谁打个招呼?

当龚先生提到,这是我们家时,太表姑奶奶拦下了他的话。

她说,要不是因为我们回来,我们还真不知道,你们一家的心咋就这么黑,竟然背着我们卖这房子。做人不能太过分了!

what?

这波神逻辑提神醒脑,你说气不气人?

这事,搁在谁身上都不好受。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电视剧,会有一定程度的事实夸大,制造矛盾。

其实这种事的背后,不只是一栋房子,而是金钱欲望下的人性丑恶。

如果把龚家花园换成一捆陈年老白菜,市场估值高达250块人民币。

或许太表姑奶奶这见过世面的人,就不会率众前来胡闹了。

然而,这是当代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在上海本就凤毛麟角的老洋楼,估值就在1.2亿。

太表姑奶奶一家并不是要回曾经的那间小平房,他们甚至怀疑当年怎么在这里住了四十多年。

但他们要钱。

这个章节的故事播出之后,在网上迅速引发共鸣,无数网友开启炮轰模式谴责太表姑奶奶的无耻行径。

3月1号晚上,网友@暖心小胖_ 在微博爆出,发现了这一故事的“原型”。

随即,网友@灏泽先生 点赞了此微博,并发文声称:

“家里的故事,被孙俪小姐的新片作为素材上了电视。”

同时他还提到,现实中那个老太太没有电视剧里这么好说话。

这个故事看起来,确实与《安家》中小洋楼事件极为相似。

也是作者的家族企业陷入资金危机,不得不转卖上海徐汇区的祖宅。

而这栋祖宅位于空军大院与宋家故居旁边,这是何等的地理位置,所以文中提到这栋楼的挂牌价是2.2亿。

与电视剧中不同的是,作者祖宅中的这位远房亲戚,在他们家待了60多年,直到作者要卖房的时候,他们还不愿搬出去,而且提出要8000万的费用。

作者提到,愿意补偿他们家1500万。这和电视剧中如出一辙,而且都被他们的儿子回绝。

剧中当龚先生的爷爷出面,表示愿意支付1000万的时候,太表姑奶奶的儿子立即回应,每人1000万。

到了现实中,作者指出,他们当年就是要的每人1500万。

而从网友截出来的故事“原型”来看,确实与剧中的结局走向差不多。

剧中太表姑奶奶最终什么也没得到,而现实中,作者回忆当年的处理过程,公家不方便出面,于是他们请了施工队,以装修为名,拆除了远房亲戚所居住的违建平房。

最终,这些亲戚一分钱也没有得到。后来一家过得也是非常惨淡。









尹老二


然这一家人看起来软硬不吃,其实就是个吃软怕硬的主。有的人说这个远方表姑的角色操着一口北方口音是个失败的点,其实,我倒不这样认为,反而是感觉这个老太太特别适合这个角色,够无赖、够地痞。

当然,电视剧安排这样的角色也是有考量的,现实中就有这样案例而且,案例中的人物相比较电视中的更为精彩一些。反而电视中的这家人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不会给人带来很好的负面典型效果。所以,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如果没错猜错的话,电视剧中的这家人的最后的结果应该和现实中的差不多,前面也说过了可能只是没有现实中的精彩罢了。

这所谓的太姑奶奶一家其实就是个无赖和地痞,仗着这家人的善心而不断地得寸进尺。自以为自己在这所老洋房里居住了就是这家的主人了,还妄想着分一些家产。不仅要分一些家产,还要狮子大开口的一要就是5千万。而电视剧中的老洋房的估价也就1.5个亿而已,他们一张嘴就想着要走三分之一。

电视剧中的具体的做法还没有播出,不过从放出来的片花也可以看得出来和现实中的很像。

现实中的老洋房的主人先是想着能够给他们一些钱让他们伴奏,比几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这群人太过无耻,太把自己当回事。一气之下,现实中的老洋房主人就找来了工人把他们“引以为资本”的小平房给强拆了。而且,那些家人还和拆房子的民工发生了肢体冲突。

既然是发生了冲突,那么出警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既然平房拆除了,那么这家人的“资本”也就不存在了。同时,房产中介还出具了这所房子的产权,并且证实了被拆除的房子是违章建筑。既然是违章建筑,也就没有了执法的基础,如果在闹下去,这家人就是寻衅滋事了。

这就是电视剧中可能出现的太表姑奶奶一家人还梦想着能够有些分成的剧照。

人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用在这家人身上一点儿也没有错。


唐查君观影


真实情况是房价2.2亿,收留的这个亲戚要8000万,就因为困难的时候收留他们一家,就感觉必须有他们的一部分,最后闹得太厉害了,8000万都给了。最后因为家里人分配不均,挥霍无度,很快就败光了。结局也还不错。


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是有的,这种人没有最基本的准则。忘恩负义,为人不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