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還小,家長做錯了有必要給他道歉嗎?孩子能聽懂嗎?

哈佛育兒堂


人非聖賢,為人父母也不例外!父母做錯有必要道歉嗎?答案是“有”!

孩子還小,但是大腦發育的速度卻是飛快的。3歲時已經基本發育成熟。他會吸收任何吸收到的信息。只是語言表達能力較弱而已。家長的道歉可以讓孩子學會做事的自我反省能力。

那麼家長怎麼道歉:

  1. 剛才媽媽/爸爸那麼大聲的罵你,你很難過了是不是。媽做的不對,媽向你道歉。
  2. 你知道媽媽為什麼媽媽生氣嗎?嗯,是因為……
  3. 關於這件事,如果你想……我們就一起定一個規則吧!

雖然孩子小,可能一下子不太明白家長的用心,但是家長耐心的正向引導不僅會強大孩子的內心,還會讓孩子學到遇事的處理方法,更好地面對未來!


心裡視角VS育兒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孩子再小 ,家長做錯了就該道歉!

孩子能感覺到的。

我家大寶一歲,剛會走,不會說話。有一次小區有娶媳婦的,帶她小樓去湊熱鬧,孩子很多,大的小的,我們這裡有撒喜糖的習俗,新人拜完天地,會有人往人群撒喜糖,一群孩子大人搶,不是因為糖多好吃,而是一種喜慶的氛圍!

我和她搶了兩塊,一塊是水果糖葡萄味,一塊奶糖圖案很好看!但一起的一個小女孩比她大半歲,沒搶到,我就想讓她分享一塊給小朋友!女兒很乖,就把那塊水果糖給她,但小孩子嘛,都對那個漂亮的糖塊感興趣,就想要我女兒另一個手裡的,還想跟她搶,女兒就把它藏在身後。

我覺得反正也不會讓她吃,太小不給她吃糖,哪一塊也無所謂,就想告訴她給小朋友,又有很多人,我覺得不好意思(現在想想,有什麼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的也不是我們呀,那個時候就是要面子,面子重要還是孩子身心健康正確的觀點重要,到現在都後悔這件事)

女兒躲不過她,就把那塊漂亮圖案的糖給我了,把那個水果糖給那小姑娘,那孩子不喜歡就把它丟了,還是來要那個圖案漂亮的糖!我一個大人,當時就給她了!但沒考慮我女兒。

女兒把糖給我是讓我給她保護起來,她相信媽媽可以給她保護的很好!而我呢?

結果就是那個小姑娘得意洋洋開心,而我自己的女兒委屈的哇哇大哭!我意識到自己錯了,抱起她回家,給她道歉,說:“對不起,媽媽沒保護好你的糖果,以後一定會保護好。”邊說邊比劃!

又逗她開心一下,她好像就懂了!不那麼傷心了還親親媽媽!

孩子是會懂得,她雖然理解不了那麼深,但能感覺到愛!


李四次方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而且兩個脾氣都不好,但是家長做錯什麼我都會說對不起,我要讓她知道這是尊重別人的一種禮貌,別以為孩子小,只要孩子上幼兒園了,我覺著她都能聽懂吧!別人家的孩子我不清楚,但是我家的如果我做錯事了,我就和她說對不起,她也會回應我,沒關係的,媽媽,而且現在的小孩都聰明,家長還是做好榜樣吧!


無名王臭腳


一定要要及時認錯,無論大小事。如果你覺得道歉很沒有面子,或者小孩聽不懂,那你完全就想錯了。

1,首先,你要明白孩子並不傻。你做錯了,孩子難道察覺不到嗎?以後遲早有一天他會知道你是錯的。

2,你是孩子的榜樣,你怎樣做,孩子以後也會怎麼樣做。

當以後他做了不對的事以後,他也會反思自己,並且懂得如何修正錯誤。

3,人無完人,要他覺得每個人都是正常人,都可能犯錯,父母也並不是高高在上不會犯錯的天皇。及時道歉能避免錯誤延續下去。

4,及時道歉能修復你與孩子的關係。不會讓孩子產生怨恨,打造和諧的家庭親子空間。

就拿我來說,我就沒少犯錯!每當我特別忙碌或者壓力過大的時候,我常常會忍不住大喊:“你別給我吵了,煩死了。去睡覺!”

但是我馬上就懊悔了。於是我通常給兒子說,爸爸剛才有點累了,心裡比較煩,才會忍不住大聲說你。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安心睡覺好不好?因為爸爸還要繼續加班,要不明天爸爸就要受領導批評了,就像你受老師批評一樣。

兒子每次都很理解我,並且很快就睡下了。

孩子們天生都會同情父母,所以做家長的也要同情孩子。我們錯了就要對孩子道歉,並且理解他,包容他的情緒,這樣他才會更快樂,也更懂事。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都有用,謝謝。


哈佛育兒堂


您好,很高興解答您這個問題,個人覺得無論寶寶多大,家長做錯了事有必要道歉,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做法來說一說,希望對您有幫助。

相信寶媽們在育兒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因為帶娃真的比什麼都辛苦,我大多數的時候還算溫和的,但是在輔導孩子功課時,就難免血壓蹭蹭上升,一不小心就可能大聲訓斥孩子,但是我每次冷靜下來都會向孩子道歉,我通常會這麼做:

首先,我會在發完脾氣後半個小時主動找孩子聊天,和孩子面對面坐著,或者輕輕擁抱孩子,摸摸孩子的臉或頭髮;

其次,會用盡量溫柔的語言,態度真誠,眼睛認真地看著孩子的眼睛說,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剛才是媽媽錯了,不該那麼發脾氣大聲訓斥他;

再次,在孩子表現出願意溝通的神情後,道歉後趁熱打鐵耐心詢問孩子面對媽媽發脾氣心裡的真實感受,並且告訴孩子自己為何要發脾氣,讓孩子知道媽媽不是無緣無故亂髮脾氣,而是自己作業不認真不專心引發的;

最後,取得孩子諒解後,向孩子承諾以後自己不會再這樣做錯,讓孩子監督自己,同時和孩子達成一致,比如以後作業要怎麼做,媽媽要怎麼做才好。

總之,家長做錯了一定要道歉,並且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真誠,感受到家長時認真道歉的。即使寶寶小也要道歉,因為寶寶再小,也是有情緒變化和個人感受的,可以換種方式來道歉,比如摸摸寶寶的頭,親親寶寶的臉蛋,或者抱抱寶寶等等,做這些充滿愛的動作時,要和寶寶說話,告訴寶寶自己做錯了,向寶寶說聲對不起。

我是“小明和小小凡”的媽媽,歡迎關注,在育兒路上我們一起努力,爭做優秀家長!謝謝!





小明和小小凡


還是要道歉的。

前兩天才看到一個熱搜說中國式父母道歉指南“吃飯了”。有評論說,多少父母等孩子的一句謝謝,卻不知多少孩子在等父母一聲道歉。

就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做錯事向孩子道歉,是最好的以身示範,教會孩子做錯事是需要道歉的。

會道歉的孩子不僅人際關係和諧,而且敢於承擔,有責任心。

而會跟孩子道歉的父母,在孩子心中更加親近,親子關係也會更加融洽,畢竟不道歉強裝自己的權威,隨著孩子年歲的增長,總有一天會破碎。長大的孩子會理解,會算了,但談及的曾經某件事的時候,還是會委屈。

記得之前有個朋友孩子上幼兒園,經常碰到別的小朋友也不道歉,老師問他為什麼不道歉,他說媽媽也從來不道歉。

所以還是要學習跟孩子道歉。孩子總會聽懂的。



林木木是胖媽


今天在網上看了一個小學生接受採訪的視頻,採訪的主題是:父母做錯了會向你道歉嗎?而採訪的對果是這樣的:

有些父母在做錯後會認真地向孩子說:“對不起。”

有些父母做錯後從不道歉,只會說:“都是為你好!”

有些父母會象徵性地孩子道歉:“好了,別生氣啦。”

也有些父母意識到自己錯誤後卻拉不下面子向孩子道歉,只會說:“洗洗睡吧。”(睡一覺就好啦?)

更多的父母並不把自己的錯誤當一回事,從來不會向孩子道歉。所以,我看到了一張張委屈又無可奈何的臉孔。

採訪中孩子們一致認為:父母做錯後應該道歉。

父母的哪些行為,在孩子眼中是錯誤的?

排在第一位的是:冤枉孩子。

冤枉孩子是讓孩子覺得最委屈的。兒子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段時間經常把丟文具。有時候早上明明給他準備好兩支鉛筆,到放學回到家卻一支筆也沒有了。

我認為是孩子自己沒把筆收拾,所以才會不見的,就批評了孩子。孩子委屈得半天不肯和我說話。後來我才知道,兒子的筆是被班裡一個調皮的男生弄壞了。

因為我沒聽孩子解釋就下了判斷,冤枉了孩子,讓孩子受了委屈。所以當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這樣才不會錯怪孩子。

排在第二位的是:強逼孩子服從。

用命令的方式逼孩子服從,這是很多父母經常採用的一種教育方式,這也是孩子們眼中一種錯誤卻又不得不接受的行為。

“我說你錯了,你就是錯了!”

“我是你爸,你必須聽我的。”

強逼式服從,可以讓孩子暫時“聽話”,但卻讓“叛逆”心理在孩子心裡滋生。學會用尊重與公平的對話方式與孩子溝通,更能建立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排在第三位的是:隨意打罵孩子。

“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這是很多父母奉行的教育方式。打罵的教育方式有時雖然能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由此帶給孩子的委屈情緒和不良影響。

一個8歲的孩子在父母打罵後離家出走,父母找到他後又是一頓打罵。孩子並沒有從中吸引教訓,反而由此對父母產生怨恨。

“用錯誤的方式去對待孩子的錯誤的行為”是最不可取的。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懲罰孩子,而是要讓孩子明白如何去面對錯誤、修正錯誤。

父母做錯後為什麼要道歉?

原因一:緩解孩子的受傷情緒。

每一個孩子都是有思想、有情緒的人,孩子高興了會笑,傷心了會哭。即使寶寶還很小,他依然會有喜怒衷樂,父母不能因為寶寶小,就忽略他的感受。

育兒專家說:有時父母的行為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孩子的心靈被父母傷害後,可能會有傷痕,有些傷痕會慢慢癒合,有些卻因為傷痕太深無法修復。

父母做錯後向孩子道歉可以緩解孩子受傷的情緒,避免不良情緒積壓,這對孩子成長及重建親子感情都是非常有利的。

原因二:為孩子樹立“知錯能改”的好榜樣。

昨天剛看到一條新聞“一個高中學生上網課遲到被老師批評後,就用方言罵了老師8分鐘”。這是知錯不改的典型。

這位學生為什麼不承錯誤還罵老師呢?很大一個原因是被批評了覺得沒面子,所以用罵老師的方式拉回面子。

我們家長做錯了為什麼不肯向孩子道歉呢?同樣也是因為拉不下面子。認為父母向孩子道歉有失尊嚴。

父母做錯了向孩子道歉,這是一種對待錯誤的正確態度。也讓孩子知道:犯錯了不重要,重要的是犯錯後如何去改正。我們不能一邊無視自己的錯誤,一邊要求孩子知錯能改。做好孩子的榜樣,才是讓孩子“知錯能改”最好的教育方式。

原因三:反思自己的育兒方式。

向孩子道歉其實也是對自己教育方式的一個反思。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每個人都有犯錯的可能。我們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做優秀父母的,也是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改正,才能做得更好的。

育兒的過程本身就是不斷成長的過程,敢於面對錯誤、勇於改正錯誤,就是為了讓我們成為合格的父母、成為優秀的父母。我們的孩子比我們想像的要寬容得多,他們會包容我們的錯誤,接受我們的改正,也只有我們改正了,我們的孩子才會成長得更快樂。

父母應該如何向孩子道歉?

道歉的方式有很多,唯有“真誠”二字不可忽略,真心到了,孩子是會感受到的。

①用真心實意的語言向孩子道歉。

父母做錯了,應該誠懇地向孩子道歉。我們應該用眼睛望著孩子,和孩子眼神接觸後,真心實意地向孩子說:“對不起。”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誠意,就會原諒父母的過錯,忘記不快,開心起來。

無論孩子多小,我們做錯了,都應該向孩子說聲對不起。我兒子兩歲的時候,由於強行給孩子洗臉,令孩子撞到牆角上受傷了。事後,我抱著孩子,當他的眼神和我接觸後,我真誠地向他道歉:“兒子,媽媽做錯了,對不起。”兒子聽到後,天真地笑了,他已經原諒我了。

孩子們就是這樣,儘管前一分鐘還在生氣,但後一分鐘已經原諒了我們。但我們不應因此而忽略他們的感受,我們應該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避免傷害到孩子。如果做錯了,應該真誠地向孩子說聲:“對不起。”

②用書信紙條的方式向孩子道歉。

有些父母覺得對著孩子說“對不起”會難為情,也有些父母覺得“拉不下面子”。如果孩子已上學認字,父母可以採用書信、紙條的方式向孩子道歉。這樣也可以避免再次與孩子發生衝突的場面。

有一位朋友上初中的時候,因一點小事被父親當眾打了一巴掌。他從此記恨了父親,整整一年都沒與父親說過話。後來收到父親的道歉信,他才解開了心結。透過父親開心見誠的文字,他也慢慢讀懂了那深厚的父愛,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

有時父母一個錯誤行為真的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讓親子感情破裂。在我們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衝突有時無可避免。但如果我們做錯了,我們應該誠摯地向孩子道歉。有時一個道歉,可能就會化解一場矛盾,為親子感情帶來轉機。

③用實際行動制訂改正的方案。

再多的道歉,如果沒有實際的行動支持,那都是徒勞的。所以父母在道歉的同時也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並與孩子一起商量和制訂一個可操作的改正方案。

比如,我和兒子曾經一起共同制訂了一個發火的“暫停”計劃。當我忍不住想衝孩子發火時,孩子會衝我做那個我們約定的“暫停手勢”,這時我就會記起我們的約定:不發脾氣。

於是,我就深呼吸幾下令自己冷靜下來,孩子也停下他那個令我發火的行為。我們相互監督,相互約束,直至錯誤慢慢改正。

孩子做錯了,父母都希望孩子“知錯能改”。同樣的,父母做錯了,孩子也希望能收到一個真誠的道歉。我們做好孩子的榜樣,孩子才能成會我們希望的那樣,更快樂、更優秀。


十安育兒


《小孩不小歌》

——陶行知

人人都說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

你若以為小孩小,

你比小孩還要小。

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寫的《小孩不小歌》。這首詩歌充分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相信兒童、尊重兒童、理解兒童的教育思想,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原則。這一原則告訴我們,教師以及家長對孩子每一點值得肯定的東西都要善於欣賞和誇獎,滿足孩子的成就感,就會形成一種有效的教育力量。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為他們心智比較單,思想不成熟,理解能力有限等,所以這時的他們更需要去學習,更需要去了解,來彌補自的“不足”。

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是“一張白紙”

然而我們每個一開始也不是什麼都會的,都是通過後天不斷學習得來的……所以此時孩子更需要一個“指路人”,而這個指路人只有父母是再恰當不過的不二人選。

每個孩子都會在不懂的年齡階段,有不同思想和行為略有差異。所以,父母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學會如何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與孩子溝通。

所以說家長做錯事,也應該向孩子該道歉就道歉。

如果你覺得或擔心他聽不懂、不明白,那你就用,你覺得他能明白的方式方法給他說。就像剛開始他什麼也不懂一樣耐心觀察、引導那樣來引導他們(不管是通過肢體語言,還是語言上的暗示,或遊戲解說只要你去做、去說、去用你覺得他能明白的方式和他交流,我想他應該能感覺感知到的。就好比他之前什麼也不懂,可現在他卻能和你簡單的“交流”了。不覺得是件很“神奇”的事嗎?

道歉還是有必要的!

向孩子道歉這不僅是一種“擔當”,也是一種責任,更是種對孩子的尊重。

所以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不分年齡,不分你我。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育兒小小漫的分享


作為孩子的家長,孩子做錯事有沒有必要跟孩子道歉呢?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呢?出於情理,既然做錯了事,就應該趁人自己的錯誤。但是,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過於低調,會不會影響作為家長的權威,或者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嚴呢?這個問題怎麼處理才好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家長很多時候犯了錯誤都不道歉呢?作為孩子的家長,一般是不會在孩子面前輕易低頭,那樣的話會把自己放得很低,甚至在孩子面前有失威嚴,長期下去,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這是十分有損自己形象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所以家長一般不會在孩子那裡去道歉。但是,畢竟是犯了錯誤,等孩子的認知到達一定程度,還是要道歉的,如果家長與孩子經常交流不暢,慢慢會影響到之間的溝通,這種矛盾也會慢慢被激化,後果不堪設想。

從另一方面來說,家長及時道歉,表達有時也很委婉。這樣做即可以保持自己的面子不至於碎一地,同時也贊成了孩子的意見,或者尊重了孩子本身。作為孩子就不要太較真,不要趕盡殺絕,更不要苦苦相逼,這樣的話,會把本來已經緩和的關係再次搞得激烈與僵化,以後再想改善關係就很難了。

也不要上綱上線,拿著人權、尊重、平等、禮貌的大旗,往父母的頭上扣帽子,這樣只會把事情搞得更糟。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這樣,作為領導或者上級,是輕易跟員工道歉的,他們表現的也很委婉。也就是說,理是沒有錯,可在現實中行不通。更需要的是一種交流的技巧與敏銳的直覺。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的感知也要特別的敏銳。能夠準確體會雙方的情感傳遞的真實含義以及沒有說出來的更多的潛臺詞。當然,這種關係是我們都希望的,也是一種最融洽、和諧的關係。

道歉的確好處很多,也是讓父母與子女之間關係能夠和諧與融洽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一種情感接納的表達方式。需要提醒的是,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或許不道歉是可以的。一旦孩子有了意識,如果父母在按照自己的思路來,自己完全說了算。這樣的話,慢慢地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小事變大事,長期的不和諧關係慢慢會爆發為家庭戰爭或者離家出走,這邊成為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你,一定要注意自己與孩子的交流方式。


披荊斬棘v珍惜0527


[玫瑰]父母通常做錯事情,不願意承認,是因為顧及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地位和麵子,但是,這樣的想法十分不可取。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也在無形模仿父母的行為,知恥近乎勇,父母也會有錯誤的時候,這是讓孩子應該清楚的一點,同時,也讓孩子瞭解,有錯誤,承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掩蓋自己的錯誤。所以,父母和孩子談談心,承認自己的方式錯誤,缺乏耐心,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反而可以讓孩子認識到,在錯誤面前,應該保持的態度。

[玫瑰]每一個父母都在學習中成長,每一個孩子也在成長中慢慢學習。懂得給孩子一點時間,尊重孩子的人格,即使大人做錯了也要勇於承認錯誤,和孩子道歉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孩子再小,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會從一些事情上慢慢區分怎樣是對的怎樣是錯的。我們的行為給他帶來嚮導,為他樹立榜樣的同時也會無形的增加我們的威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